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4日讯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科考船完成2021年度设备海试及共享航次任务,于近日靠泊深圳蛇口邮轮中心码头。这是“海洋地质九号”船2021年首个航次,共完成了18台套调查设备的海试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于1778米水深获取到15.83米柱状沉积物,创造了该试验海域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柱状取样最长样品的纪录。
据本航次首席科学家、青岛海地所高级工程师杨源介绍,本次海试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一是首次在南海1778米水深处获取深海超长、连续、低扰动的沉积物柱状样品15.83米,大幅刷新了海地所地质取样最长9.5米的长度纪录,同时创造了该海域采用柱状取样器获取的同时具有姿态和方位信息最长样品的纪录,标志着深海沉积物柱状取样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利用自主研发的海底沉积物原位探针及布放系统,首次在1700米水深完成沉积物多参数连续探测,获取海床面以下2.66米深度内沉积物力学性质、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共9个参量的原位数据剖面。三是首次完成了自主研发的多用途水面自主测量系统与“海洋地质九号”船协同作业试验,为实现智能化、一体化多船组网探测技术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自主研发的声学深拖系统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应用,与船载设备获取的数据相比,数据质量和数据精度均有显著提升。五是完成了高负荷条件下超大容量气枪阵列的稳定性测试,为开展地球深部构造探测提供了高质量的主动气枪震源。六是配合大容量主动源气枪阵列,完成国内首批量产的全海深OBS深海试验,获取了稳定可靠的高质量数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七是完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共享任务1项,获取了满足项目需求的高精度多波束、浅地层剖面和CTD数据。
据了解,本次海试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海地所深海调查装备体系,为即将开展的大洋航次调查奠定坚实基础,为走向深海、探索深海提供有力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