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师:妙手仁心 古物获新生
- 缪小军、胡可佳是青岛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也是最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他们目前的工作是古字画的修复。缪老师算是这里的长辈了,师从上一任的文物修复老师,从入行到独立,摸爬滚打了6年之久,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知识。胡可佳是刚刚入职的文物修复师,她在大学专攻文物修复专业,来到这里几乎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图为缪老师正在为古字画原件去除表面的污渍。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文物修复师,顾名思义就是文物的手术医生,他们掌握着一件文物的生与死,掌握着一段文化的留存与遗失。他们具备超于常人的知识储备,更具备着过人的责任心与毅力。每件文物修复工作都是一个细致而又漫长的过程,多则几年,少则数月。耐心与恒心也成了一位文物修复师的必修课。将字画上墙需要两个人来完成,喊着口令一步一步的完成,非常的小心。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两位文物修复师可谓是博物馆里稀缺的人才,他们亦师亦友,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最好的搭档,面临大篇幅的古字画时,他们就要有细致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些工具都是每天要用的,很多都是自制的专业工具。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缪老师介绍,一般一副古字画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有时要经历一年的四季变化才能封存起来,然而前期准备工作才是关键,要进行专业的病害分析、制订详细的修复方案、对于纸本的不同进行固色、再用专业工具去除原裱件、清洗画心、再次托裱、根据颜色进行染色、绷平、全色等等十几个步骤。有的步骤需要等待很久,所以一件文物作品的完成真的要经历漫长的岁月。图为上墙后的作品,缪老师都会仔细的检查一番,豆大的汗珠早已落下面庞。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据统计,如今全国的文物修复师一共不到2000人,这个职业大部分都是师父带徒弟,因为除了现代技术的学习以外,更多的传统的手工作业,所以技艺非常重要。图为为缪老师修复文物。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用宣纸一点一点的吸出水分。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这里存放着各式各样的裱件。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这里用的水都是经过专业处理的水,这样才不会损坏古字画。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
- 排笔经过得地方会留下笔毛,胡可佳都会一点一点的去清除它们。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