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青岛,抵达一本书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为阅读“奔忙”,满城盈书香

青岛日报2021年4月19日11版

在青岛,抵达一本书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

为阅读“奔忙”,满城盈书香

●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青岛2021年全年将有超过200场读书活动陆续在线上线下开启

●第二卷《青岛全民阅读蓝皮书》将于年末由全民阅读研究院发布,为阅读提供新数据科研支撑

●阅读立法代表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理应呈现的阅读态度,利于全民阅读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代,我们希望阅读始终在场,思考始终有力,用新的技术浪潮,激活新的人文精神。”2020年疫情期间,书店人的期冀应犹在耳,并在又一个春天到来之时映照城市公共阅读服务的能力和方向。

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青岛2021年全年将有超过200场读书活动陆续在线上线下开启,社会各界不同领域、机构的创新阅读内容和形式,依托新的技术平台,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抵达一本书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

青岛人对于阅读的热情和品质需求正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攀升。

日前,《青岛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进入了立法调研阶段,青岛将对标深圳,推进阅读立法;中断数年的第二卷《青岛全民阅读蓝皮书》业已确定将于年末由全民阅读研究院发布,为城市阅读提供新的数据科研支撑……

尽管进展缓慢,但是步履不停,如里尔克的诗句:“就醒来,读书……”整座城市都在这个春天醒来,读书,开始重塑一个长长的“书单”,为阅读“奔忙”。

为阅读立法,阅读同样需要城市“顶层设计”

2019年,国民阅读调查对全国5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采样分析报告,青岛的城市阅读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位,排在深圳、苏州和北京之后;其中反映市民阅读需求的“个人阅读指数”高居第二,仅次于深圳。两年过去了,每每提起,闪光的排名依然让偏爱城市排位的青岛人引以为傲。

北京阅读季、深圳读书月等政府主导的城市品牌阅读活动,影响力和聚合力持续上升发力,而青岛全民阅读领域则蓄势待发。直至传来市文旅局成立立法工作小组,拟定《青岛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初步思路和立法推进工作方案的消息。

2021年,阅读成为国家层面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先是中宣部发布《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紧接着,“建设‘书香中国’”出现在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实际上,无论一座城市是否真正关注阅读,阅读都已成为推动社会内在发展的一种趋势,而提供最为便捷的阅读场馆和服务也将是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青岛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文彦认为,青岛此时为阅读立法,即是从城市“顶层设计”的高度规划全民阅读的开端,“立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势必让相关部门的力量得到整合发挥,有利于城市全民阅读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立法’也代表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理应呈现的阅读意志和态度,青岛全民阅读的发展水平,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以全国最早为阅读立法的城市深圳为例,城市每年用于全民阅读的财政投入,已经写入了法律,并呈现稳步增加的态势。如此便避免了诸多城市的政府文化补给旱涝不均、随时削减的不稳定通病。“实际上,为阅读立法,是规范一个地方政府为阅读提供条件、权责分明的过程,也是增强城市整体阅读意识的过程。”张文彦说。毕竟,全民阅读需要政府投入,如果相关部门愿意去做,并且能够长期坚持,必能见到成效。

2016年,《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实施,在全国率先把“市民阅读权利”上升到法律层面,而重点规范和约束的则是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责任与义务。不单是阅读,回顾深圳与经济同步推进的文化建设,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始,每一步所倚靠的都是完备的顶层设计,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务实推进,以人为本。而这或许可以给青岛促进全民阅读提供一些借鉴。

从2021年开始,阅读不仅要在场,更将进驻城市文化发展的C位,而立法的目的正是一种推进与促动。

基层阅读力量壮大,制造超越阅读本身的能量场

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冲击,青岛李沧区的八个悦读书房虽然关闭了一段时间,却并未终止阅读活动的开展。创始人林风谦告诉记者,线上的阅读微信群、亲子群等社群组织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活跃度更是空前高涨,让他这个一直致力于基层全民阅读的公益阅读推广人倍感惊喜。

林风谦是曾经拥有正团级军衔的“林政委”,由他发起创建的军人和退伍军人共同捐资助贫的基金组织“快乐沙”,五年前参与到李沧区政府致力的社区书房建设运营中,创立了“悦读书房”的社区阅读空间品牌。这些驻扎于人口密集的社区公共阅读空间,被称作社区居民的“外挂式”家庭书房。

他们聘请多位来自全国的阅读推广专家,组成社区书房专业顾问,进行与居民阅读相契合的图书选品,书房的日用设施则通过社区读者们亲力亲为的共建来完成。林风谦视之为一次包括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以及社区读者在内的多方力量的“合谋”,而这恰恰是书房最具生命力和社会价值的所在。

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社群的活动还联系到了湖北武汉的一位播音员,对方专门从武汉发来音频,与青岛的社区百姓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这让所有参与者都激动不已。另一个让林风谦感到惊喜和兴奋的“事件”,则是“领读妈妈”的崛起。

“领读妈妈”是由社区的妈妈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一支领读队伍,她们主动排班,与居民邻里分享读书心得,给孩子们讲绘本……从线下到线上,妈妈们组成的领读团队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扩充,如今已经发展到超过百人,不久前她们刚刚组建起了五个社区联动的“领读妈妈联盟”。

一个新的家庭亲子读书会建立起来,阅读专家也加入进来,统一组织培训,让阅读活动更专业,也更为读者们喜爱,一支活跃的基层阅读力量脱颖而出,并且还在慢慢壮大。

与此同时,林风谦创办的众多公益阅读项目也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耀出光芒:“行走的书箱”行至临沂和青岛的平度,家长和孩子共同认领书箱,将留下阅读体会的图书置于其中传递给更多偏远困难地区的小读者;位于城阳上马街道林家社区的乡贤书房,由20多位归乡者共同在当地老屋创办,现已衍生出了一家乡村记忆馆;作为全国首个由退役军人发起并运营的社区书屋,位于李沧九水路街道的“老兵书屋”则成为一个服务于退役军人的公共阅读交流空间,一个红色宣讲基地……

“你会发现,在最基层的社区,那些阅读空间不仅是用来看书的地方,阅读不仅是阅读,它还是社区的文化休闲中心,居民和谐交融的文明基地,志愿团队的培育中心……”在林风谦看来,超越阅读本身的人们共同营造的文化场域和由此带来的能量效应,以及受益于此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的改变,才是他所追寻的阅读目标。

图书馆的“云博弈”,开展最大化的“合纵连横”

2021年,青岛市图书馆新馆的选址工作仍在推进。现在的市图书馆,18年前完成老馆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排在副省级城市的末位,也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青岛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现状。然而作为城市全民阅读核心载体的图书馆,从未停止在阅读服务领域的创新与改进。

青岛市图书馆每天都接待大量前来阅读的市民。

采访中,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徐月霞一连报出馆藏的41种数字库资源,囊括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QQ阅读、知识视界、3D互动模型、名师讲坛、FiF外语学习资源、职业能力与就业技能、云图有声、雅昌艺术图书、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以及青岛的地方特色古籍……这些数据库都能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进行访问,目前市图可访问的数据容量达到380TB。手机移动图书馆、歌德电子书下载机、云借阅电子书刊自助借阅机等新媒体科技服务形式,保证读者能以最快捷的方式抵达这些海量的数字资源,而其过程只需要免费在线申请注册一张数字资源访问证。

多年的数字化积累,青岛市图书馆较为完善的数字资源体系在2020年获得了试炼。据统计:2020年,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外访问平台点击量达到29721708次,同比增长397%;移动图书馆点击量15710853次,同比增长28%;移动图书馆App的下载量34099次。

徐月霞透露,图书馆已计划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服务器更新换代,增加存储空间,引入大融合技术,确保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目前正在起草申请报告。而改造场馆空间、建设数字互动体验场馆的规划也提上了日程,图书馆将购置一批新型数字互动体验设备,为读者提供高级别的数字体验和数字阅读服务。

以服务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动力,市图书馆“合纵连横”式的合作共享发展新模式也呼之欲出。

2020年9月上线运行的青岛公共文化云平台,以App端、小程序端和电脑端为依托,整合七区三市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文化机构资源与服务,即时提供包括文化资讯、直播、视听、百姓点单等内容在内的本土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还与山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实现了链接,共享更多高品质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了全市以手机移动服务为核心的基层公共文化智能化服务,带来的是更广博的阅读便利。

读者在线选书买单的“青图U书”,也是市图书馆创新推出的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新型图书采购方式。它将图书馆的选书权赋予读者,由读者在线采购,新书借阅,快递到家,实现了 “图书馆+电商”的馆藏与线上图书的融合,也推动了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与物流网络的融合,在图书馆、网上书店、读者间搭建起了一个高效的不断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

2019年至2020年,有42238人次登录“青图U书”,书目检索383824条,生成订单数4115单,图书8680种/12175册。数字并不抢眼,但徐月霞认为,图书馆多渠道创新开拓阅读服务效能的努力不会变,过去一年,市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推广度、关注度、认知度上的提升有目共睹,得到了更大范围读者的参与与认同,已经初步搭建起了覆盖全市的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公共阅读服务平台。下一步如何继续合纵连横,使平台的功能和使用率最大化,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以及读者等多方协力来达成。

因阅读而兴的“聚会”,汇聚多方力量的创意蔓长

作为全民阅读研究领域的专家,张文彦对于一座城市阅读文化实力的评判主要基于它所具有的吸纳聚集能力。每年,由政府主办的深圳读书月都会吸引众多书界顶流到场,多位知名作家曾坦言,如果要做新书签售,首选城市一定是深圳。无论是出版机构还是作家群体,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所独有的阅读氛围,它不仅来自爱阅读的市民。

而这样一座城市也特别能成长起具有国际先进性的阅读推广项目,张文彦提到了爱阅公益基金会,他们发起的一个公益阅读项目“月芽计划”已经运作五年,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向在深圳出生的儿童发放月芽书包,书包中有免费的图书和绘本,而这些书目的内容,全部都由国内儿童教育家、作家编写,具有极高的普惠性。张文彦认为,月芽书包虽小,却是一座城市汇聚各方合力、推动高品质公共阅读的表现,呈现出的是城市的经济实力、企业家精神、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援。这场因阅读而兴的“聚会”,是城市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自上而下生长起来的文化能级。类似的集聚多方合力的公益项目,2019年阅读指数排在青岛之前的苏州也在做,而这正是青岛所欠缺的。

不过,青岛人对于阅读的热情和品质需求也正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攀升,生发出诸多新的基于阅读的创意聚集。

市南区图书馆近日就汇同青岛海韵国乐艺术中心,与银行企业联手,为都市白领女性搭建起了一个文化服务活动平台,它也是市南区“啡阅青岛”公共阅读文化服务品牌的又一次服务创新。

目前市南区已有超过100处咖啡馆、民宿、美术馆等加入“啡阅青岛”服务计划,由区图书馆实施统一图书配送和活动。市南区图书馆馆长刘岩告诉记者,在为这些不同业态的公共空间配送图书的同时,一系列融合业态新场景的读书文化活动也陆续开展,而与海韵国乐艺术中心联袂启动的“文化进楼宇”活动,则是市南区政府主导的“啡阅青岛”全民阅读文化服务品牌在写字楼内再行拓展的新形式,它也为民间机构参与城市公共阅读服务提供了路径。

入春以来,中山公园的林荫阅读室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读书。

由政府引导,整合区域的企事业、社会团体、专业人士等多方资源力量,依托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场所,对接文化需求,或将成为城市阅读推广的一个方向。

此前,青岛市图书馆的“青图驿站”项目也曾联合各区市图书馆与政府机关、银行网点、旅游景点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建设馆外微阅读空间,形成线下聚集多方合力的因阅读而兴的“聚会”。目前已建成遍布全市的达标驿站100个。或许正是这些逐渐增添阅读氛围的创意之聚,终将聚沙成塔,让阅读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2021年即将开展的青岛全民阅读活动中,良友书坊正待推出的一项“云扩散计划”也令人耳目一新,负责人冷艳介绍说,这将是一个青岛本土版的“燃灯计划”。2020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在企业的赞助下开创了这个在线阅读讲座品牌,通过各地的书店社群,为更多的读者带来了高品质的图书分享。冷艳期望“云扩散计划”以良友书坊的读书会资源为依托,也能够以此种方式,扩散到青岛各个单位企业机构中的阅读群。而做这件事情的缘起同样是因为阅读的需求。在做线下读书会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企业或者机构找到书店,询问能否为他们的员工或者客户做读书会。比之人数受限的线下读书会,在线的阅读分享输出显然能够一次覆盖到更大规模的群体。在冷艳看来,“云扩散计划”将是书店倡导阅读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目前所欠缺的,则是资金上的赞助与支持。

2019年在深圳的一次采访中,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说过,“应该说深圳的阅读发展是从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它已经不仅是政府的一种惠民政策,而是一项长效的文化福利,这本来就是公众的文化权利,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推动阅读,保障居民读书求知的文化权利。”2021年,以文化权利之名,我们共同期待着一场来自政府、企业与民间的阅读“聚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本版摄影 王雷)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