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日报聚焦 |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不能单靠吞吐量

青岛日报2021年4月22日3版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不能单靠吞吐量

国内主要港口掌舵人和专家学者青岛论道,逐鹿一流港口核心是航运、贸易、金融功能升级

4月21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港口协会成立40周年活动在青岛举行,500多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济济一堂,畅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中国港口界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中国港口协会选择在青岛度过40岁生日,足见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吸引力。除了东道主山东港口,宁波舟山港、天津港、江苏港等国内主要港口掌舵人悉数前来,会议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各大港口均志在必得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数据显示,2001年-2011年是中国港口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速达两位数,但最近五年仅维持不到5%的中低速增长。

“全球港口发展动能不足,GDP对货物贸易、港口吞吐量的拉动能力也在逐年减弱。中国港口业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收益率也处于下行阶段,需要寻找新的盈利空间。”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景涛认为。

这意味着中国港口必须要加快转型,由追求吞吐量的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由单一装卸功能转向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粗放资源投入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集约聚合发展。

在世界一流港口的角逐中,各大港口均志在必得。比如,山东港口致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国际领先的物流枢纽港、国际领先的产城融合港、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宁波舟山港的思路是以服务战略为使命,发挥硬核力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双循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天津港提出五个世界一流建设,即世界一流“平安港口”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枢纽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服务港口”建设。江苏港也提出转变行业发展理念,发挥港口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作用,加快密切港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招商港口则采取3项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包括以国际化视野聚焦重点区域,完善网络布局和全球供应;利用新技术构建产业互联网,服务向终端客户延伸;打造传统码头智慧改造的样板典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总部位于青岛的山东港口又有着独到之处。在区位优势上,山东港口既是“一带一路”的海陆十字交汇点,也是沿黄流域的唯一出海口;既是新发展格局的双节点,又是RCEP协定区域的重要桥头堡。在策略上,山东港口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特别是聚焦主业,转变发展模式,发力高端港航服务等新业态。在组织架构上,山东港口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数字印证了山东港口在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上的强势发力。2020年,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增长7.5%,高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3147万标箱,同比增长6.5%,高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同时旗下所有港口均实现了增长,货物吞吐量方面,青岛港单港超越新加坡港,日照港单港超越鹿特丹港,双双占据全球港口前十;集装箱吞吐量方面,青岛港单港超越釜山港,成为全球第六、东北亚第一大集装箱港口。

智慧港口建设应“因港而异”

智慧港口建设是全球港口发展趋势和一流港口的鲜明标志。在迈向国际强港的征途上,各大港口以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绿色低碳、效率提升为着力点,要将自身打造成为多式联运枢纽港、智能服务信息港、绿色低碳生态港、高效运营安全港。

山东港口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建成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5G智慧码头”,解决永续充电、无人驾驶等世界难题,大力推进信息无纸化。自2017年运营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已经6次刷新自己所创造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平均装卸效率达到了36自然箱/小时,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比人工码头效率提升30%的同时,减少作业人员80%。

不过,自动化码头都是新建码头,全球已建成使用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只有十几个。在沿海港口基础建设投资放缓的当前,通过改造传统码头进而实现港口的智慧化升级,将是未来港口发展的主要方式。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港口建设已趋成熟和饱和,再新建大量的自动化码头并不现实。智慧港口建设应“因港而异”,加快存量码头转型,对现有传统码头进行智能化改造,对集装箱码头推行“远控岸桥+无人驾驶集卡+远控自动化轮胎吊+智能理货”的自动化作业模式。

今年1月,天津港全球首创的全流程、全自主创新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项目全面投产。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介绍,天津港通过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港口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港口智慧化转型,强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创新是核心,数字化转型是创新驱动力。”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提出了港口智能体的概念,根据其设想,未来的港口将形成人-机-车-船-货协同作业,实现“船悦于行、物优其流”的世界一流港口的智慧港口愿景。为助力港口数字化转型,当前华为5G技术已在智慧港口多场景创新落地,并打造出AI智能生产新引擎,提升码头作业效率。

以航运贸易金融为衡量标准

某种程度上,世界一流港口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除了一流的规模水平,还要有一流的运作效率、一流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一流的价值创造能力等,最突出的就是航运、贸易、金融功能。

宁波舟山港归纳出的世界一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数字化管理、营商环境指数、航运经纪服务、海事法律服务、航运咨询服务、船舶维修服务等29项指标,吞吐量早已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宁波舟山港在国际影响力、航线覆盖度、港口能力、港口吞吐量、港口作业效率、港口岸线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航运经纪、海事法律、金融等航运服务以及集疏运体系、智力支撑能力、能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存在短板。”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成波表示。

宁波舟山港的短板其实也是中国港口普遍的短板。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2020年度报告,仅从港口条件单项来看,青岛位列全球前5,但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中却名列第15位,主要是航务服务和综合环境低于大部分著名港口城市。中国是港口大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单论货物吞吐量,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8个在中国,但位列全球综合实力前十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只有香港和上海。

以港航信息、商贸、金融保险、期货交割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占比超过传统业务,这被视为世界一流港口的显著标志。

“2020年,山东港口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利润贡献率占比是7:3,其中金融、贸易、服务等新兴行业占比30%;到2025年,山东港口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各占50%;到2035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利润贡献率成‘倒37’占比。”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在会上透露。

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的实施意见》中,2025年正是山东沿海港口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时间点,而2035年沿海主要港口将建成国际领先的世界一流港口。

在青岛,一场以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为目标的强大攻势也正有序展开。《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作战方案(3.0版)》明确提出,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位次前移,力争经过5年努力,进入全球前10位,做优航运、做大贸易、做强金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嘉宾观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

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汪鸣就“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及经贸发展趋势”展开解读。根据规划,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将达到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智慧发展水平,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鼓励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

要推进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协调,实施交通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排放,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

要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健全适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新型治理机制,加强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着眼加强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鲁存:

加强枢纽功能突出的沿海重要港区建设

朱鲁存解读了“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他表示,规划包含七大主要任务。一是集中攻坚,重点建设高等级航道;二是强基优能,打造高能级港口枢纽;三是降本提效,发展高水平水路运输;四是创新驱动,引领智慧水运新发展;五是开放拓展,提升水运国际竞争力;六是巩固提升,推进绿色平安新发展;七是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

其中,内河水运建设方面,将加强对高等级航道达标、畅通、延伸项目的支持,重点纳入既有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的继续达标攻坚项目。纳入“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布局中“十四五”时期能够建成的航道项目,力争新增约2500公里。同时,纳入一定规模的跨“十五五”的高等级航道建设项目作为储备。

沿海港口建设方面,将落实国家战略实施要求,重点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广西、海南等港口的公共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央资金导向作用,引导港口集约、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将继续加强辐射带动范围广、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强、综合运输枢纽性功能突出的沿海重要港区建设。

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景涛:

全球经贸和港口将呈现五大趋势

白景涛认为,未来全球经贸和港口将呈现五大趋势:

全球产业链将趋于多元化、分散化和区域化。白景涛表示,面对全球产业链日益缩短,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等有利条件,港口企业需要有国际化视野,寻找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内贸将延续快速增长。白景涛称,新发展格局下,可以预期内贸业务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其中,满足客户端到端的定制化内贸精品服务,更具有价值潜力。

国际贸易将进入数字贸易时代。白景涛表示,数字化将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资源对接、商品对接的关键手段。港口企业需重视数字贸易,加快向柔性化、定制化服务模式转型。

新一轮智慧技术浪潮正在引发新的港航业变革。白景涛称,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引发时代的新变革。新基建将肩负起助推传统经济迈向智能经济转变的重任。

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智慧化物流服务供应链势在必行。白景涛表示,打造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有利于不断提升港口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为上下游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成波:

以口岸营商环境为依托 发挥港口强大辐射力

陶成波分享了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思路举措。他表示,国内港口企业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要以服务战略为使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港口企业应以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为依托,以发达的金融、贸易、海事、信息等航运服务业为支撑,发挥港口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牵引力,带动区域港口经济、产业经济、数字经济等繁荣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强港还应以数字技术为牵引,打造智慧港口。陶成波认为,对现有传统码头进行“智能化”改造,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港口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招。港口企业还应创新发展业态,推进特色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产业,推进大宗散货供应链服务,推进“四港”联动发展。

陶成波建议,政府部门应出台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重要保障。同时,需要中国港口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港口交流、培训港口人才、保障港口权益,推动我国港口企业共同发展。需要国内港口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有序竞争,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国际港航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共同为构建新格局、服务“双循环”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整理)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