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制造业服务业融合,青岛制造打开新空间

青岛日报2021年4月22日1版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驱动乃至引领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跃迁

“两业融合”,青岛制造打开新空间

注视青岛制造发展的昂扬曲线,贯穿于制造业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引擎”。

在这个颠覆和变革时刻发生的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早已水乳交融般地互为表里,相互支撑,特别是在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跃迁的进程之中,生产性服务业扮演的角色更为关键。

正是凭借抢占融合发展先机,在“两业”融合的全新语境之中,青岛制造不断创造着发展的全新空间。

抢占先机,“模糊”的制造边界

制造业要抢占制高点,发展具备融通产业循环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所在。正是依靠生产性服务业高密度的技术和知识,制造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得以触发。

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需求依附”到“相互支撑”,再到“发展引领”阶段。当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时,城市就进入了以创新为主动能的服务经济时代。在这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赋能能力,被看作是“点石成金”。研究显示,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提高1%,制造业效率可以提升39.6%。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竞速中必须锻造的“长板”。

正是对这一产业演进规律的准确把握,青岛抢先布局,从制度层面突破,发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出台了做强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软件和信息、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意见,通过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变革,推动青岛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日趋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87.5亿元,增长6.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3.7%,增速分别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2.1和2.5个百分点——青岛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擎已经点燃。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更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与此同时,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由2012年的55%回落至2020年的36.9%。

只有走进青岛制造发展的现场,人们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数据的分量。

过去一年间,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进程中,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产业全链条、全流程资源,强化要素支撑、拓展应用领域、构建产业生态跨行业赋能先进制造业,仅卡奥斯平台就带动制造业产值新增110多亿元,“基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荣获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软件、人工智能、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更是实现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020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更重要的改变发生在企业内部。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青岛制造的优秀代表,也早已不能单纯地用工业来定义。202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遴选名单,共涵盖40个企业和20个地区。青岛分别有海尔集团、青特集团、特锐德3家企业和城阳区入选,获评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3月,市发展改革委启动了青岛市“两业融合”试点企业申报评选工作,入选首批试点名单的十家企业中,既有双星集团、有屋智能等与消费品、装备、汽车等制造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可以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的服务环节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也有高测科技、山东科讯等从互联网、物流、研发设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中孵化出的企业,具备技术和专业化优势,可以衍生服务业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化。

谋篇未来,“清晰”的服务方向

步入“十四五”,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已成城市间的共识。

上海依托于长三角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价值链研发、销售“两头在沪”的格局;深圳搭建十大先进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位居全国第三的苏州,旗帜鲜明地提出高规格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成都则以《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系统性布局城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全新的城市竞争态势之下,青岛正谋求高起点突破,进一步聚合融合效应,更大幅度地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正在酝酿中的《青岛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将“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作为未来五年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目的地经济、流量型经济。

相应的路径也进一步明晰。打造现代物流先导城市,青岛将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建设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物流、制造物流和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保税物流、城乡配送、网络货运、即时物流等业态,拓展物流衍生服务;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综合功能。

构建现代金融服务生态,青岛将积极设立法人保险、证券、期货、公募基金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培育引进财富管理机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有序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本土企业跨境融资、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等试点业务规模;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先试。

营造高端商务会展平台,青岛将发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总部管理、人力资源、会展广告等行业,培育引进一批专业服务业法人机构,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会议引进申办联动机制、国际会议举办竞标机制,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议展览活动,组建胶东会展业战略联盟。

建设工业设计和软件信息服务高地,青岛将引导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设计,发展产品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等高增值工业设计服务,培育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品牌设计企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App、工业操作系统、工业防火墙等高端工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

据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对标先进城市,青岛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扶持政策,护航企业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