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老舍之子舒乙去世享年86岁,1935年生于青岛

中国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1日14时1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1935年,舒乙出生于山东青岛,其时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三十年代初,老舍还曾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留下名篇《济南的冬天》,后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不少国人对他那清浅俗白、纯净至极语言风格的人生初体验。

2015年1月19日,《老舍青岛文集》在青岛骆驼祥子博物馆首发,老舍之子舒乙先生亮相首发式。人民视觉资料图

回首舒乙的成长历程,走的却并非如父亲一般的文学道路——实际上,老舍的三女一子竟然没有一位是学文科出身的。上世纪50年代,舒乙赴苏联留学,专攻林业化学专业,后作为北京市光华木材厂高级工程师,负责领导科研室及中心实验室,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促使舒乙后来走上文学之路的,还是父亲的死。1978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同年,舒乙也开始凭借“老舍之子”得天独厚的身份,做了大量调查,搜集父亲生前资料,并走访了100多位知情者。1980年,舒乙写的《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每期由丁聪配图。丁聪先生称得上是老舍的插图专家,《四世同堂》《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小说作品,昔年都是由他绘制插图。

1985年,舒乙曾于《收获》杂志上撰文《爸爸的最后两天》。文中写到,“父亲一九四五年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写过一个叫祁天佑的老人,他的死法和父亲自己的死法竟是惊人的一模一样,好像他早在二十年前就为自己的死设计好了模式。”

在搞史料工作的同时,舒乙写了一系列极有价值和见地的学术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是《老舍著作和北京城》,得缘于他在阅读父亲作品时发现,其中提及的240多个地名,有95%都是真的,由此开辟了老舍著作“文学地理学”的进路;1949年以前,老舍极少提及自己是满族人,创作中也从未说明哪个人物是满人。舒乙通过细致的阅读和缜密的分析,品出了老舍作品里浓浓的满族气质,著文《隐式满族文学》,发表在很少有人看到的《满族研究》上,为老舍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舒乙研究老舍的另一个层面,是特别留心老舍文学世界里的特殊现象,比如巡警现象。舒乙研究发现老舍笔下的巡警人物形象全都是好人,他们虽不失狡猾,却一律是劳动者,同情下层百姓,最典型莫过于《我这一辈子》中的那个巡警,而这与社会惯常认为的巡警人设形成很大的反差。他还对老舍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食文化”感兴趣,时间一长,自己也成了京城“食文化”的专家。

1984年,舒乙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历任副馆长、常务副馆长;2000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落成,他担任馆长。舒乙为新馆的破土奔波数载,从跑立项,到建筑设计,庭园绿化,作家雕塑等,都倾注了巨大的心血。除了馆务繁忙,舒乙对馆内的业务积累和专业研究一点不放松,曾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等,是国内呼吁建立“手稿学”第一人,更有颇多散文、传记文学问世。

北京是老舍的写作源泉,作品里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舒乙在任职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期间,为保护北京的旧有文物和古都风貌呐喊。2002年至2007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致力于对城市文物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写了《京杭大运河,残缺的辉煌》、《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和《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三篇考察实录,积极呼吁保护大运河。

曾有媒体报道,老舍生前藏了很多名人字画,仅齐白石的就有80多幅,而且都是精品。“那会儿没人买画,画家揭不开锅,老舍帮着卖也卖不出去,只能自己买了。” 舒乙后来曾与舒济、舒雨、舒立三位姊妹商量,将家中所存父母旧藏的多幅书画作品无偿捐赠中国美术馆。他更是笑言自己六十岁后始学画,并在《舒乙的画》中提及此节,“第一个画家说:你的画不合我们的规矩,还有许多不该犯的错误。第二个画家说:你的画没有章法,只有一份大胆。第三个画家说:你的画像个孩子,充满了天真的童趣。第四个画家说:你的画有一股难忘的激情,可以借它去讨论艺术的真谛。第五个画家说:你的画是一股冲击的力量,还不千篇一律。”

扫码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2015年1月,舒乙曾受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出席了在南海路23号海滨旅馆旧址举行的“城市的记忆与传承——城市文化与城市风貌保护学术交流会”。在会上,舒乙做了题为《老舍与青岛》的主旨演讲,回忆了老舍先生寓居青岛期间的故事,感慨青岛为纪念老舍先生所做的种种积极工作,赞扬了青岛在传承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历史文化名人足迹和影响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