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水下考古天团闪耀青岛力量

2020-09-01 11:04 青岛早报  

迄今为止,青岛目前具有水下考古资质人员5人,开展和支持国内外水下文化遗产工作近40余项。青岛逐步成长为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力量。8月11日,2020年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水下考古精英齐聚胶州湾,其中4人来自青岛,他们中既有70后“老队员”,也有90后“小萌新”。8月11日,早报记者在考古队驻扎的基地,对这些队员进行了采访。

左至右依次为钱程、尹锋超、魏超、薛广平

2020年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队副领队 尹锋超

水下机遇挑战并存

1978年出生的尹锋超毕业于山东大学,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与水下考古的双重认证资质,山东省文物局认可的考古勘探个人领队资格,具备独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考古项目的资质和能力。同时,是我市文博系统第二个取得国家认可的水下考古资质和第一个取得60米国际氮氧混合气技术潜水资质的专业人员,是我市文博系统第一个取得潜水长资质专业人员,极大地拓展了我市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度和范围。曾参加20余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10余项青岛及全国沿海地区的水下考古工作。自2009起从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加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山东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西沙水下考古调查等多项水下考古工作。

尹锋超表示,水下考古看似神秘而刺激,事实上每次下水都是在危险的边缘游走,经常遭遇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浑浊水下环境、残存的渔网。数月浮在海上,大海捞针般反复潜水的考古调查工作更多的是枯燥与无趣,而且工作环境也都比较艰苦。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租用渔船出海工作,渔船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大家只能一直待在甲板上,也没有遮阳的地方,日晒雨淋已经是家常便饭。”尹锋超告诉记者,水下考古受天气情况影响比较大,遇到风浪便无法出海。“可以这么说,水下考古不怕下雨就怕刮风,哪怕下大暴雨也不影响下水,但是刮风的时候就不能继续工作了。尤其遇到台风天,可能一个星期都无法出海下水,队员趁着时间抓紧做好资料整理工作。”他表示,大家在船上会时刻掌握天气情况,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船舶安全,只要遇到恶劣海况就会立即撤离回港。“在海上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

除此之外,饮食不规律也是海上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船上工作无法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尤其我们每天出海都要根据潮汐的时间和规律来规划,经常得等干完活才能吃饭。”尹锋超说。

“从事水下考古的队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沉着冷静、团结协作,尤其是在水下遇到危险情况时。我遇到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水下27米、能见度只有5厘米时被渔网挂住,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最终才能和潜伴一起平安出水。”尹锋超告诉记者。

“之前有一次在西沙那边出海,我们晚上住在渔船里,睡觉的时候发现蟑螂从自己的身上爬了过去,‘听着海浪声,蟑螂身上过’,这应该是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了。”尹锋超说,“印象中自己最长一次出海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是住在船上,每天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忙着整理资料。“船上活动时间和范围都有限,而且在远海的时候手机也会没有信号,大家没有其他的休闲方式,唯一的娱乐可能也就是坐在一起聊聊天了。”

据尹锋超介绍,出海作业,为了防晒,队员们都要穿长衣长裤“全副武装”,“脸上黑、身上白”成为队员们共同的外貌特征。队员们潜水时还得穿上厚重的潜水装备,当进行大深度技术潜水时,全身的装备重量可达50公斤左右,可以说每次下水都是对队员们身体素质的一大考验。

可即使工作条件如此艰苦,仍然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钟情于水下考古。尹锋超告诉记者,水下考古队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严格,入选培训班首先要具备考古专业能力和潜水技能,另外因潜水对人身体条件有要求,人员选拔更是十分严苛。入选培训班后,还要通过两个阶段的系统学习,第一阶段包括潜水理论和潜水技能两方面内容。通过了第一阶段严格的训练,接下来是水下考古实习,水下考古队会选择一个水下遗址,进行系统的水下考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培训。只有圆满完成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考古队员。

水下考古调查

2020年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队队员 钱程

从“进山”到“下水”

1993年的钱程是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队员,从武汉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便来到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致力于青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是青岛水下考古最年轻的后备力量。

“我从小就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后来慢慢缩小范围对古代历史、考古比较喜欢,所以就进入了这个领域。”2018年参加工作的钱程这是第一次参与水下考古工作,之前更多的是参与田野考古。“说实话,考古这个工作确实是比较艰苦的,之前田野考古的时候,大都是在一些偏远农村或者深山里,吃住、洗澡一开始都不太习惯,交通也不方便,但是慢慢地就适应了,更何况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提起此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钱程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参与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希望跟着前辈们学习更多经验,完善自我,同时对水下考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020年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队队员 薛广平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今年35岁的薛广平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文物局认证的水下考古队员,从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出水文物保护工作。自2013年入职,迄今为止已经有10次左右水下考古的经验了,自2015年起参加过福建、辽宁、安徽等地,及山东威海甲午沉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工作。

历史专业出身的薛广平坦言,从事考古工作是出于热爱。“2015年有一次在福建那边参与了一次水下考古,看到水下那些精美的青花瓷,那种场景真的特别震撼,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薛广平告诉记者,每个从事考古的人都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参加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青岛上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已经是2012年的事情了,当时我还没有参加工作,今年有机会参与这次水下考古调查,尤其还是在家乡青岛,我充满了期待。”

2020年青岛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队队员 魏超

初入深海记忆犹新

“从事水下考古工作已经有十多年,每次下海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些经历让我成长,给予我新的能量。”今年37岁的魏超告诉记者,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十多年,不论是经远舰、致远舰、定远舰的水下考古工作他都参与过,具有一定的水下考古经验。

记者了解到,魏超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德国留学2年,是国家文物局认证的水下考古队员,主要从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去西沙群岛海域作业,当时在海上一待就是70多天,那里中午气温能达到45摄氏度,我们每个队员在船上被太阳炙烤,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只能穿着紧身衣、防晒服等来防晒,当时身上明显晒成了黑白人。”魏超说,水下作业人员不允许涂防晒霜,主要是怕对海洋生物造成污染,这是业界都知道的一个规矩。

“在海底,‘潜伴’就是你最亲密的人,关键时刻也是你的救命人。”魏超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他从事水下考古工作,当潜到很深的位置时,突然气瓶没气了,当时惊慌失措的他赶紧求助于潜伴,给对方比手势,对方毫不犹豫把备用气源给了他,两人共用一瓶气,平安返回。

人物

考古前辈讲述潜海苦乐

(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队员、市博物馆馆长邱玉胜)

他是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队员之一,参与了国内大部分的水下考古项目。如今他是青岛市博物馆的“掌门人”,与文物相伴30多年,他就是水下考古专家邱玉胜,一个痴迷水下考古,又专注文物研究的“多面手”。在青岛,提起邱玉胜,许多人都很熟悉,因为他不仅作为主力队员参与了大量水下考古工作,还为其他国家培训过专业的水下考古队员,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水下考古的老前辈,倾听他讲述海底奇遇。

邱玉胜参与了大量水下考古项目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文化遗产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要替子孙后代保管好这些文化遗产。”邱玉胜说,青岛是水下考古的富矿,对于水下考古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文物保护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从未停止过。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邱玉胜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30多年的发展历程。水下考古相较于陆地考古难度更大,不仅要求考古队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潜水技能、体能的要求也很高。

邱玉胜作为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队员之一,参与过国内大部分的水下考古项目,发掘、出水了大量文化遗产,如辽宁绥中出水的瓷器、福建“碗礁一号”出水的康熙年间景德镇青花瓷、“南海一号”出水的大量宋元时期文物等等。

接受培训潜水考古

1986年,大学毕业的邱玉胜被分配到青岛市文物局工作。1989年,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人员培训班在青岛举办,这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在青岛合作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邱玉胜凭借专业的考古知识和良好的水性,成为山东唯一一位入选的学员。

“我们11名学员住在八大关里,培训了近半年时间,9月到12月在室内学习理论,之后在青岛沿海海域进行潜水培训,还要找基地实习。”邱玉胜说,当时第一个实习目标就是鸭岛。在那之前,青岛市博物馆和文物部门已经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水下考古发掘,由于没有专业水下考古人员,只能雇当地的潜水员。邱玉胜告诉记者:“这应该是青岛第一次进行有意识的水下考古调查,市博物馆里的一只青花瓷碗就是当时发现的。”那一次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不但印证了沉船的存在,也找到了青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的有力物证。

摸清鸭岛沉船遗址

1989年,第一期考古培训班的实习地点首先选定了鸭岛,但是因为风浪大、暗礁多,各种不利因素叠加,没能找到沉船遗址,培训班改去福建定海白礁遗址实习,就这样错过了鸭岛。

“2002年秋天,国家博物馆和青岛市文物局又组织了一次水下调查,与上一次不同的是,鸭岛沉船遗址考察是由专业考古人员进行的。”这次潜水调查重新发现了沉船遗址,出水了一部分瓷器。邱玉胜说,这应该是青岛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2007年,国家举办了第四批水下考古培训班,重新把鸭岛沉船遗址作为实习地点,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培训实习,把鸭岛沉船遗址摸得更清楚了,认定沉船为中小型商船,并出水了大量瓷器。

常与危险艰苦相伴

“水下考古的困难和危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需要潜伴互相配合、信任。那时候潜水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水下经常遭遇各种状况,比如被渔网或其他东西缠住、气瓶氧气不足等,我们凭借积累的工作经验,一点一点慢慢解决困难。记得有一年在福建工作时,一名考古队员潜在水下,竟然被渔民的渔网拽上了海面。其实水下考古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神秘浪漫,大多数时间是枯燥和寂寞的。如果是远海作业,很可能整个工作季都要待在船上(一个工作季为1至3个月)。长期海上作业,时间长了,船上的淡水变味,新鲜蔬果也早已吃完,剩下的时间我们只能吃些南瓜、饼干。” 邱玉胜说,此外,一旦因为天气、水温原因无法下水,几十个人在船上无所事事,大伙只能钓鱼、聊天,自娱自乐。而且以前在海上作业没有通讯信号时,经常一两个月都不能和家人联系。

“如今虽然我已不再从事水下考古的具体工作,但是我对这方面的关注却从未减少。此次胶州湾外围海域水下考古调查意义重大,我们博物馆也计划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举办水下考古相关展览,让青岛市民了解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成绩和相关海域的历史故事。”邱玉胜说,现在青岛市博物馆正有部分鸭岛遗址出水瓷器展出,还举办了“一花一世界:丝路文物海报接力展”等跟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展览,感兴趣的市民可前来参观。

邱玉胜

新闻延伸

共同协作保护水下遗产

记者了解到,今天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正在从文物部门单一部门主导发展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协作。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多部委参与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以国家文物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统筹领导全国水下考古工作。近年来,文物部门不仅与外交、 科技、公安、财政、交通运输、海洋、 海监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机 制,而且在打击非法盗捞和走私水下文物活动、开展水下文物监控、日常巡护和远海水下考古等多方面同样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共同推进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依山傍海的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大海孕育着这座城市的蓝色产业和海洋文化。蔚蓝的海底深处更是蕴藏着丰富的奇珍异宝,浩瀚海洋里越来越多的秘密勾起人们的好奇。已经出水和还在海底沉睡的文物, 都在见证和诉说着中国水下文化遗产 保护和中国古代文明在蔚蓝色海洋上的辉煌。30多年水下考古进程已经发掘了很多故事,未来,更值得我们期待……

新闻内存

“中国考古01号”船落户青岛

 2014年,“中国考古01号”落户青岛,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艘考古工作船。令每一个青岛考古人骄傲的是,“中国考古01号”将以青岛为停泊母港,这无疑为我市发展蓝色经济又增加坚实的一环。

 据悉,早在2010年,市文物局就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建造水下考古船的设想,并主动承担了“造船可研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在“中国考古01号”的设计、论证和建造过程中,青岛的文物工作者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身为青岛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的邱玉胜多次到“中国考古01号”建造现场,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专业技能配备要求等方面提出建议。例如船内的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考古文物储蓄平台、摆放平台等设置,都采纳了我市文物专家的意见。2011年,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共同推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协议,考古船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管理。在建造过程中,北海分局委派在驾驶海洋科研调查船方面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轮机长到船厂熟悉船体,协调建造工作。“青岛的条件得天独厚,是著名的海洋城市,基础设施也很好,可以说很多条件促成了这个结果。”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李彦宏 康晓欢/文 刘宇航/视频剪辑 )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