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胶州湾海星数量已基本恢复正常!青岛将研究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应对“复发”

2021-04-27 18:04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今天,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胶州湾海星暴发处置情况通报会。据介绍,经科学处置,胶州湾海星捕捞作业取得绝对性成效,海星数量大幅减少,贝类养殖生产实现有序开展。同时,为确保海星再次暴发时可以及时、有效应对,青岛将加强对海星产卵群体和幼体的监测,研究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

据市海洋发展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26日,共捕捞胶州湾海星约126万斤,日捕捞量从高峰时的11万斤下降到1万斤左右。其中,潜水员日捕捞量从2000斤下降到100斤左右,单个地笼网捕捞量从每日20斤趋近于零。

市海洋发展局海洋管理保障中心副主任韩兵介绍,鉴于胶州湾海星数量已降低到较低水平,且大型甲壳动物、海胆等海洋生物的产卵期即将到来,为防止地笼网误捕到其它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市海洋发展局征求有关专家建议,已于20日起停用地笼网和拖网等禁用渔具,只保留潜水捕捞方式清理海星。目前,只有个别养殖区域还存有少量海星,贝类养殖户已陆续开始进行蛤苗投放和贝类收获上市。

据了解,海星捕捞期间,市海洋发展局严格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围绕红岛中心渔港码头及重点捕捞作业区开展岸上、海上巡查8次,累计派出执法船艇50余艘,检查渔船500余艘次,严厉打击和查处以清理海星为名从事违规捕捞的行为。停用地笼网和拖网之后,市海洋发展局同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每天派出4艘执法船艇进行监督巡查,对于仍然使用地笼网等禁用渔具的行为,一经发现,一律予以没收,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市海洋发展局海洋管理保障中心林治术研究员介绍,海星暴发后,已第一时间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联系,对海星成体进行生物学等相关工作研究。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强对海星产卵群体和幼体的监测,进一步对海星的分布、产卵等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探索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光涛团队已着手开展海星研究,据他介绍,目前对胶州湾海星的生活史知之甚少,因此,从基础研究做起,不仅对于探索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非常重要,而且可能找到有效应对海星暴发的手段。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青岛胶州湾海域部分养殖区出现大量海星,海星主要分布区域种群平均密度达50个/平方米。3月15日,青岛紧急出台措施,允许4月底前渔民在养殖区内通过布设大网目地笼网或使用拖网等手段加快捕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