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恩师故事”: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一位“姐姐”,她把席慕蓉的诗送给每个同学

2021-04-28 10:50 青岛早报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2017届博士毕业生黄国平的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刷屏。他回顾了自己从山坳穷学生到计算机博士的艰辛历程,言语间更令人感受到作者浓厚的感恩情怀,让许多人潸然泪下。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黄国平没有忘记,一路上得到亲朋、师长、爱心人士的帮助,自己最终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尤其对小学时计算机启蒙老师邱老师念念不忘,邱老师像一束光照进了黄国平的求学生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有没有一位老师也照亮过你的人生?不管是孩童时代陪伴你成长,教你做人守纪;还是在你求学路上始终如灯塔般鼓励、引导你,助你圆梦名校,温暖人生之路?早报教育周刊将启动“恩师故事”征集,让我们共同寻找和发现记忆中那些温暖感人的师生故事。

讲述者:王纤清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

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位“知心大姐姐”

恩师读的诗仍记忆犹新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

2012年,15岁的王纤清在青岛四中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她的班主任臧麒老师在班里每个人的笔记本扉页都贴了这样一首打印裁剪好的席慕蓉的《青春》,直到今天,时隔多年,即将在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的王纤清都仍能背出其中的句子。

“我还能想起臧老师给我们念那首诗的样子,既像是回忆着一些属于她自己的往事,又像是为了在座的她的学生们而感慨。 ”今年24岁的王纤清告诉记者,现在想来那的确是个重要的节点,“那段日子,我们同窗三年的一群孩子们即将结束国家提供的九年义务教育,就此走上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臧老师亲手为全班同学一一贴下的这首诗,成为了王纤清第一次用心体会一首现代诗的情感,而这情感是臧老师在那三年中带给全班同学的千千万万件东西之一。

“姐姐”填充了初中美好记忆

“我们那时的2009级6班,是臧老师作为班主任,从初一直到初三带的第一批学生。仔细算算,那时的她比现在的我也大不了多少,所以即使现在她已经结婚生子,与我一样步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但在我的记忆里她也总是年轻的、活泼的、漂亮的。”王纤清回忆道。很多人习惯将女性恩师比作母亲,但在王纤清的眼中,臧老师还始终年轻和亲近,所以当时班里的同学都更习惯将她当成一个姐姐。

王纤清清晰地记得,授课时臧老师特别认真严格,作为语文老师,她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也让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多数时候都是年级第一。 “教课好,成绩好,我想这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臧老师的智慧。而在另一些时候,她也会和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话题。 ”王纤清对于初中的美好记忆很大一部分便来源于当时同学们与臧老师共度的那些课余时间。 “我还记得她会给我们讲实习时的趣事,讲她的外祖母,讲她的求学经历……我们也乐于同她分享我们自己的烦恼和趣事。 ”王纤清特别感动,因为臧老师从来不是居高临下,而是真正地把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看作是同她平等的存在,“在她面前我能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着的个体,我想这些体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 ”王纤清说道。

感恩老师的陪伴与指引

“王纤清,太棒了!你通过了! ”中考那年夏天,那时27岁的臧老师高兴的欢呼声和祝贺声,还飘荡在王纤清的耳边,震动着她的心畔。王纤清记得,放学后臧老师特意请她吃饭庆功。 “臧老师告诉我,可以去上海看看,去更多大城市看看。 ”王纤清清楚地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也的确将此付诸实施。高中读文科的她继续保持着勤奋好学,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了复旦大学并顺利录取,就此从本科读到硕士,现在即将硕士毕业的王纤清已经找到了喜欢的理想工作,将继续到广州发展。 “未来的人生仍有诸多变数,谁也无法预料,但我能肯定的是,如果没有初中的诸位恩师,没有我的臧老师,一定也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我。 ”王纤清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硕士预答辩,她知道不管自己走的多久多远,都不会忘记初三时那个不再回来的夏日,都会一直感恩臧老师对她的陪伴与指引。

对话老师

记者:从教这些年,觉得与初中的学生们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

臧麒:今年是我从教第14年,当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青岛四中工作,送走了一届届学生,现在也是初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我相信“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老师教育孩子不光是知识,还有情感上的交流和融入,老师要真正地爱孩子,那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也就会为了喜欢的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微笑或点头,而去努力和前进。其次,现在的学生们比过去也更为聪明,能接受到更多元途径的学习,所以要求老师教学要更加专业和有能力,一定要提高课堂效率,将自己拿得出手的知识和专业教育带给他们。

记者:看到自己像王纤清这样的优秀学生,发展的越来越好,有什么想法?

臧麒:遇到这样的好学生是老师的幸运,那时的我很年轻也没有太多经验,但就是喜欢孩子,与他们是师生也是朋友,希望在他们成长路上发挥自己过来人的点滴作用。对于这样的好学生,可能更多的不是具体学习上的指导,而是一些人生观念和理念的交流。而对于帮助学困生进步,看到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赶上来,其实也很有成就感,各有各的幸福感。总之,希望学生都能发展得比我们好、一直幸福快乐下去,就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心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写作讲堂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毕业论文中的《致谢》部分,近日在多个网络平台走红。本期教育周刊,早报邀请资深教育主编兰君,从考场作文的角度解读这篇网红作文的写作技巧。

专家“拆解”“网红作文”写作技巧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兰君点评:我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一篇文章的起笔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局。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兰君点评:现在的中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关注孩子“痛并快乐着”的自我成长,走心的有“我”之文,是高分写作的明确方向。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

兰君点评:细节是一篇文章的聚光灯,也是突破读者心理防线的“奇兵”,特别是来自生活独特感受的细微之处,很容易让阅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情。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兰君点评:上文特别赞的是,作者首句的运用,既是上下文的有效承接,又是本段内容的高度凝练。另外,想让作文里的故事元素更丰富,读起来更动人,就要多凸显自己的心理感受。

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兰君点评:我们经常把好的结尾叫作豹尾,简短有力是它的特征。深刻地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和关照自己,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总而言之,好的作文都是“有我”之文,把自我成长放在宏大的家国情怀的大背景之下。(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扫码参与读者互动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