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亚洲最大!青岛这个在建风电产业园“五一”不停工,预计今年底投产

2021-05-05 00:2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5日讯 5月的第一天,天气晴好,位于上合示范区的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里,“95后”工人李松如常进行着工作。只见他头戴安全帽,从厂房屋顶的井字梯“降落”到地面,一边解开安全扣,一边和观海新闻记者介绍,“五一”假日期间项目不停工,“我们钢架组在铺外立面,半天就能铺500平米屋顶。”

据悉,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为新能源项目,由中国500强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6.6万平方米。未来,“海上风力发电机”将成为这里的主产品。与此适配,园区厂房不用一般的土木结构,钢结构占了主角,钢结构组的任务也成为“重中之重”。

“厂房的‘骨架’就长这样。”顺着李松手指方向看去,不远处一座厂房刚刚完成立柱、架梁,整座全由钢材构造而成,一副“铁架”规整如模型。李松和记者介绍,钢架构厂房没有传统的屋面、墙面,结构立好后,只需在表面组装特殊板材,主体建筑便能完工。

观海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外,一圈圈大“卷轴”整齐地堆放在地上。这又是什么呢?原来,这就是构成厂房外立面的“镀锌彩钢板”。伴随一阵机器轰鸣,厂房外的卡车上载着的剪刀型升降车和移动式压板机,伸展开“卷轴”,把其分割成每块长6米、宽4.75米的板材,运送至屋顶。

屋顶上则是另一番景象:钢架上铺着铁丝网,铁丝网上铺着保温棉,李松带领着钢架组,将一块块板材严丝合缝地拼接到保温棉上,并将卡扣和屋顶檩条扣实。“用这种材料‘拼’成的屋顶完全不需要水泥、砖头,就能严严实实。除了通风口的四道边,其他地方都不用做防水。”李松说。

谈到结构、材料,李松滔滔不绝:“墙面的板材和屋顶是同一款,只是锌含量不同,抗光和耐腐性有差异;还有个不同是墙面板材有两层,把保温层紧紧夹在中间,防止里头垂直的玻璃岩棉长久后下垂。”在施工现场,李松这样的“95后”面孔显得十分新鲜。但是,这群专业院校走出的年轻“工人”,在当下的工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往,建筑行业常被视为学历条件、准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工人习得技术以“师父带徒弟”的现场现学模式为主,不乏不尽与不规范之处。李松和记者介绍,自己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学了4年土木工程专业。专业同学毕业后,有做技术的、做设计的,大多留在建筑行业。这些经过大学教育走进工地的年轻人,对建筑学、材料组装与机械使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常常担负起培训与管理其他工人的工作。

“李工,你过来看一下。”说话间,一位工友走过来向李松“求助”。在工地,不论职位、年龄,大家一律称X工。对于大多数“X工”而言,如今的工地,新材料、新机器越来越多,施工流程改变、施工方法“花样百出”,具有专业素养的年轻人对他们的帮助不小。

“这是个细致活儿,也挺辛苦的。”李松笑着说,“工地很熬人,年轻人确实比较少。但是看着一座建筑从无到有,我很有成就感。”

目前,李松和他的工友们建设的风电产业园正在加快前进脚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山东分公司负责人孙飞介绍,项目1期全部厂房、2期部分厂房预计提速至今年底完工、投产。园区将引进德国西门子核心技术,主要进行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打造亚洲最大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利用上合示范区的优越条件,进一步为上合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先进的智能风电装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罗震 文/图)


责任编辑:马妮娜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