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威控:布局万亿储能大市场

青岛威控:布局万亿储能大市场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多个省市出台新能源强制加装储能政策,储能的商业化变得可行

●但与前期就获得巨额补贴支持的光伏和风电不同,受制于成本及运营模式,行业整体尚处于商业化应用初期

■青岛威控建设的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固定储能式应急电源。

储能电站就像超大容量的“充电宝”,由多个40尺集装箱组成,一个集装箱装载的储能电池可以充2000度电,在低谷电价时充满电,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

储能通常分为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而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早的储能技术,已有100多年历史;而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国内大规模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镇江储能电站,就选取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

“储能的春天来了。”青岛威控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洪章感慨。春节过后两个多月时间,他只在青岛待了十天,奔波于连云港、济南、泰安、上海等地,推进储能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一条万亿级的储能赛道冉冉升起。多个省市出台新能源强制加装储能政策,极大地拉动了电力系统储能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上网电价持续下降和电池成本降低,都使得储能的商业化变得可行。

4月13日,国内首套岸电储能一体化系统在连云港建成投运,建设这套储能系统的正是青岛威控电气有限公司。

改善新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储能市场站上了风口。

按照规划,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势必要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

“发展风电和光伏存在一大问题,风有季节性,太阳能白天有晚上没有。风电和光伏要替代火电,必须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吕洪章介绍。

从新能源分布来看,中国80%以上的风能资源分布在“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也是“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大于东部”,而主要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大小不一、时间不定,而用电需求是持续稳定的,作为平衡发电端和用电端的解决方案,储能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

在吕洪章看来,储能的意义不只是改善新能源波动性问题,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今年2月,一场暴风雪横扫美国德克萨斯州,导致近年来最严重的大规模停电。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化石能源大州的德克萨斯州反而更强调新能源的使用,其40%电力来自天然气发电、23%来自风电、18%来自火电、11%来自核电。在极端天气下,德克萨斯州供应天然气的管线冻结,风电机组也因设备结冰无法发电,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凸显了储能的市场机会。

电池储能是主要技术路线

储能通常分为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而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早的储能技术,已有100多年历史;而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国内大规模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镇江储能电站,就选取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

“储能电站由多个40尺集装箱组成,一个集装箱装载的储能电池可以充2000度电,在低谷电价时充满电,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吕洪章将储能电站比作超大容量的“充电宝”。

目前大规模入局储能项目的,多为财大气粗的国有资本和大型上市公司,比如国家电网、国家电投、北控清洁能源、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

相比行业巨头,青岛威控显得比较“另类”,虽然公众知名度不高,但强在储能逆变器研发及储能系统集成。在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中,电池占比超过60%,其次是储能逆变器,青岛威控在这个产业链核心环节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对吕洪章而言,如今的行业地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家始创于2006年的中小企业,最早的业务是煤矿用防爆变频器。2008年面对煤矿行业天花板,吕洪章开始布局与煤矿变频相通的储能技术,参与英利保定工业园区锂电池系统飞轮系统和沈阳工业大学风电场飞轮储能等多个国家863示范项目,参与广东电网首个城区低压配电台区锂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完成江南大学微网项目系统集成设计及工程实施。

去年,青岛威控相继中标连云港港35kV庙岭变岸电储能系统以及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固定储能式应急电源项目。其中,连云港岸电储能项目建成了功率为5兆瓦的储能电站,可以满足总量10兆瓦以上或单个泊位3兆瓦以上岸电接入需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固定储能式应急电源是国内首个煤矿应急电源储能系统,保障了矿井安全供电有备无患。

仍处于商业化应用初期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十四五”期间,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有望实现57.4%的复合增长。能源顾问公司Wood Mackenzie也预计,全球储能投资总额预计将从2019年的180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000亿美元。

虽然储能产业技术路线相对成熟,但成本水平有待降低,运营模式也需要探索,整体上处于商业化应用初期。

“储能现阶段更大的意义在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未必那么明显。一个储能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报周期要七八年。”吕洪章表示,以连云港岸电储能系统为例,单体投资就达到一千万元,普通工业企业做类似储能投资的动力并不大。

与产业前期就获得巨额补贴支持的光伏和风电不同,储能没有获得过更多的补贴青睐,储能的投资主体也主要是发电企业。

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各个省市出台的政策来看,新能源配储能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常态。截至目前,海南、湖南、新疆、陕西、贵州、青海、陕西、宁夏等超过20个省份,明确提出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比例,一般配置比例在10%-20%。其中,山东省印发的《关于开展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新增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0%比例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连续充电时间不低于2小时。

“储能是大的产业布局,不是小打小闹。”吕洪章告诉记者,“可以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来引导储能发展,比如你的工厂在青岛,我在德州有光伏储能电站,我可以把电输送给你,给电网公司‘过路费’就行。这些售电政策放开后,储能的商业模式也会越来越成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