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正在热播中,该剧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记录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以来的征程。
日前,总编剧梁振华接受媒体采访,在他看来,《理想照耀中国》像是在写一次次盛大演奏的回响,或者宏大而激昂的故事的序章,理想或许很宏大,但绝不是高高在上。正是因为如此,《理想照耀中国》在叙事上刻意“规避”掉了一些人物的高光时刻,以细节来构建40个选题整体的震撼和温暖。
《理想照耀中国》讲的大多是不为人熟知的人物。
开篇
《真理的味道》的主角变成了《共产党宣言》
作为全剧的开篇之作,《真理的味道》要给全剧奠定基调。起初,梁振华想从陈望道的生平或者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切入,但是做了好几版方案,都不尽如人意。在梁振华看来,陈望道最大的功绩是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但他并不是作家,他只是翻译家,怎么找到他翻译行为和要追求的理想之间的关系,编剧团队构思反复了好多次。到后来实在找不到出口的时候,有一天梁振华就直接读起了《共产党宣言》原文,“《共产党宣言》像诗一样的语句,充满了激情,而且充满了文采,读着读着,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触,这些理论的原句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诗一样的语言,把他们对革命的感触,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描述出来。《共产党宣言》怎么会成为所谓的真理?恰恰因为它在100年前能够解决很多中国的实际问题。我就有了一个想法,干脆我们用理论来破题。”因此,梁振华选取了《共产党宣言》里面的四个经典论述四段话,通过陈望道的叙事线索,带出了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带出了当时剧烈的阶级矛盾,也带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仍然在寻找中国出路而不得的苦闷。
最终,《真理的味道》的主角变成了《共产党宣言》,而陈望道则成为了叙事的线索人物。梁振华认为,理想就是带有一定的超越世俗体验,“我们尽量不去说教,尽量把口号宣讲的元素,在故事里面降到最低。只有认同了这些人做出来的抉择,情感跟他达成了共鸣之后,才能够理解他的行为举止当中所渗透出来的理想元素。”
破题
刻画大家并不熟悉的人物
寻找40个原型人物的故事切入点和破题方向,这是编剧工作的第一步。全剧40集每一集时间都很短,25分钟一个故事,梁振华坦言,这部剧不能像一个“百度词条”,求平均,求工整求全,这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抓其一点不及其余,这个点要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又得有思想的穿透力。”
最初,梁振华拿到的是一个46个人物素材库,这份名单有近三分之二的人物没听说过。一部主旋律作品,讲述的却是大众视野之外的人物,如何刻画这些大家并不熟悉的人物,梁振华坦言,一方面需要各种查资料,包括互联网上面查到的资料,图书馆查到的学术资料,去全方位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之外,编剧团队还会去相应的革命博物馆,当地的政府,包括文史机构,用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来丰富对这些人物的认知。“他们特别动人地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真的以这种方式哭过,笑过,生过,死过。《理想照耀中国》也让我和所有编剧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走近和了解这些人。”
《理想照耀中国》之《青春之歌》。
创作
讲巨大高潮来临前的那个转折点
创作之初,梁振华与总导演傅东育对46个人物进行了反复仔细的甄别;在跟分集编剧导演沟通之后,根据采访采风、文献搜集的情况,有增有减,最终确定下来40个人物。大家拿到的这40个人物,很多人在百度百科里面有他的基本事实,但是这样一个简要词条的介绍跟找到叙事的突破点差距还是很大。梁振华当时确立了几个方向:第一,尽量不去正面宣讲。由于每集掐头去尾后只有25分钟,剧作基本回避了展现人物一生最华彩的高光时刻,而是去挖掘人物建立理想信念前的变奏。“我们要讲巨大高潮来临前的那个转折点,要讲一段旅程里的拐点,要讲高光到来时刻的序曲。”梁振华表示,这些人的最高光的时刻在某种意义上面很难做出戏剧色彩,因此他建议找高光时刻的铺垫,高潮到来的时候,“这种拐点就是,找到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理想人物的这样一种精神情感和思想的源泉。”
此外,梁振华要求在创作中要尽量从新颖的,有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共情的角度去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所以相对常规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表现方式,能避免就尽量避免。比方邓稼先的这一集,邓稼先是40个人物当中最有名的。作为两弹一星的元勋,无数的人写过邓稼先,而剧中这次找的“突破点”是冰糖,邓稼先有低血糖,在特别紧张要做决定的时候,他要吃糖,用吃冰糖来镇定他的情绪。但当时的物质特别匮乏,他的爱人在北京到处寻找冰糖帮他寄过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糖,又被他们的一双儿女给吃掉了。这一集通过这样一组特别有意味的故事,在两个地方把邓稼先一家人串联起来,讲述了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不辞艰苦,苦中作乐,又为理想而拼搏的故事。
希望年轻人看完剧以后对“理想”有所理解
梁振华表示,希望年轻人看完《理想照耀中国》之后,知道理想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种信念,它可以是我们在个体生活当中,一种对自己的反观,但同时又利他的一种精神追求。“理想”包含了为国献身的这些情怀之外,同样有扎根岗位、磨砺自己的专业水平,孜孜不倦的追求幸福生活,这样一种个体的理想,这些都是属于理想的范畴。所以“理想”并不是一味的宏大,它跟我们个体生活也是相关的。
严肃题材影视作品现在逐渐受年轻人喜欢,如何通过剧作能让毫无经历的他们回到那个时代?
梁振华说:“我们尽量让这个故事有今天的情感支点,也就是说不管故事有多遥远,我们尽量找到今天的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情感要素。我们还有些故事有意识地进行现代时空和历史时空的穿插也是这个目的。我们也要尽量提升审美水平,今天的年轻观众审美层次比较高,有创新意义的作品他们同样是欢迎的,也就是我们不能够用传统的说教、机械方式来讲这些主流的故事。我们要换一种新鲜的,让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艺术语言。这部剧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在年轻的时代,比方说方大曾、熊大缜、蒋先云,他们都是20多岁就完成了生命当中特别有意味的理想举动。这些人20多岁做出了这些行为,会让今天的年轻人反观自己,我们在20多岁的时候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梦想,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