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100个青岛先模故事64 | 88岁老党员张公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发挥光和热

青岛日报2021年5月21日2版

在当儿童团团长时就曾参战、报名参军后抗美援朝、退休后家里家外忙碌……88岁老党员张公臣——

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发挥光和热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提起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总会在人们心间回荡。对于今年88岁、党龄68年的张公臣而言,这段光辉岁月更是他38年军旅生涯的起点。

在市委组织部、市委网信办联合青岛日报社推出的《丹心一片·风华百年——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活动中,老党员张公臣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是一个兵。”这是张公臣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老党员张公臣讲述过去的故事。 杨琪琪 摄

张公臣出生于山东泰安,1947年,还是儿童团团长的他就参加了莱芜战役,“任务是给前方战事送粮食。”1948年,张公臣又参加了济南战役,负责扛炸药管,“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我走了半天一夜,回家时已是第二天清晨了。当时心里一点也不怕,满满的全是骄傲。”

1951年,19岁的张公臣报名参军。“头天报名,第二天我就和大部队集合,坐上火车出发了。”张公臣说,参军后的第一站,是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的大虎山,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训。随后,队伍出发到达丹东,分发装备准备过江。“一人一支步枪、60发子弹、4个手榴弹、一把小铁锨和一些炒面、炒米,总共六七十斤重。”

“为了躲避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只能绕过大路夜里行军,白天就在山沟、树下隐蔽起来。渴了就近取水,饿了就用凉水和着炒面来吃,干粮紧巴巴的,必须计算着吃。”整整一个月,张公臣和战友们终于和所在部队会合。“我所在的部队是65军195师584团,当时,这个团经历了五次战斗刚刚撤回,我们顺势补充了进去。我被分到2营6连1排1班,是个机枪班。”

1952年10月2日,张公臣所在的部队牢牢占领了100高地,此时他们的目标,是另一头敌人的86.9高地。“敌我所占山头的中间是一条河,河底是深深的泥沼,人一下去就被陷在了里头,想要到达另一边,唯一的办法就是拿下86.9高地。”张公臣回忆,在这场战役中,他所在的机枪班打头阵。“趁敌人不备,我们的炮火覆盖先急速射,再等速射,机枪压制让敌人抬不起头。随着一声‘冲锋’,爆破组用4根总共4米长的爆破筒摧毁了敌人的铁丝网,随后战士们勇猛上前,给了他们最后一击。这场战斗打了3个小时,最终大获全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公臣先后担任机枪班副射手、射手,连队通信员,团部警卫员等。1960年10月,张公臣调至海军北海舰队,直至退休。退休后,张公臣也没闲下来,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家里家外忙碌着,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党员档案

张公臣,1933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北海舰队第一训练团原副政委。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荣立三等功,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等。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