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翰墨三万尺,画到顽猴也通灵
——读刘景曾先生《猴画文苑》小记
近得景曾先生《猴画文苑》一册,置之枕边,随手翻读,乐以忘忧,似饮香茗。
此书大雅,书中陈列先生猴画作品近三百幅,笔墨淋漓,意态纵横,五笔七墨,形神恣生。其谐趣游戏之小品,令人忍俊不禁;情理哲思之画作,又令人掩卷遐思。虽是画集,亦文,亦史,亦哲。古云开卷有益,此书常翻常新,实足当之。
此书浩博。景曾先生雅好画猴,喜则习之,习则专之,专则精之,精则通之,通则神之。先生不满于泛泛闻见,草草运笔,则纵搜千古,横求八荒。上考远古,则甲骨、图腾、诗经、楚辞……凡珍稀史料,爬梳备至;外求四裔,则川、陕 、鄂、湘、浙、闽、滇、桂……万里考察。《猴画文苑》迥非画册,实为猴画之小百科全书也。
此书得趣。先贤画猴,摹其形态,则有啸狖、挂枝、咬栗、拾虱;状其神态,则有怒、喜、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沐猴而冠之喻,心猿意马之禅,岂猴之情志,异于人类乎?先生挥洒画之,状尽人间百态,有立镜正衣之妙,随手翻览,得非浅焉。
我于画坛万千气象,知之甚浅。但耳目所及,巨匠名师之间,刘景曾先生当是卓然独立。或曰,先生非专业美院毕业,惟其如此,景曾先生以医入画,以学入画,以考据致知入画,反而引入新风,别开画境。
刘景曾先生出身杏林,雅好丹青。初以治病救人为志,则悬壶济世之余,潜心医学研察,学术著述煌煌。然则神农本草经在,浩渺实物何征?景曾先生发愿一一求之,验之,绘之,存之,故成《神农本草经全图》著作。私意以为,此书博物价值,或高于艺术建树,李时珍先生有知,当感于后世同仁之勤力,查疑补阙,功德在焉。
而先生自幼师从赫保真先生学习国画,六十余年不辍耕耘。此逸兴之作,跬步日积,终至大成,为纷纭画界,增一色彩,辟一领地。先生本草全图见其博,专攻猴画见其精,博大精深,渐得之矣。
业内人士评说画坛,常说急功近利者恒多,兀兀穷年者几稀。以怪险奇崛争抢眼球,譬如闹市猴戏,耸动一时。景曾先生以科学精神专注猴画,以医者仁心融入艺术,年逾八旬而笔力不辍,自是另一番艺术人生。古语云,良医如良相,用药如用兵。故弃医从政者,有中山先生;弃医从文者,有鲁迅先生。景曾先生亦医亦画,医而臻艺,或得之于医者的仁心、严谨、勤力、灵慧乎?为作《贺新郎》小词,聊表景仰之意:
读画穷千古,
仿佛间、啸吟散入,九嶷青浦。
揖别人猿林泉后,知我喜悲惊怒?
笔走处、跳踉腾舞!
孤诣搜求惊史册,
又八荒四野相与语。
君有知,寿桃举。
朝三暮四从头数,
只几个、沐猴而冠,紫袍文武。
放眼人间须一笑,尽入画图烟雨。
犹耳畔、呢喃尔汝。
廊庙江湖仁心事,
且手挥七墨绘媚妩。
毫发动,正栩栩!
辛丑初夏王东升写于山水居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