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会议一散场,满桌“半瓶水”,太浪费了!

2021-05-27 05:53 青岛早报  

会议一散场 满桌“半瓶水”

小学生给早报来信建议“光瓶行动”杜绝浪费 记者调查发现会场景点等场所“半瓶水”现象随处可见

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节约,就餐时杜绝浪费,倡导光盘行动……但令我不明白的是,在校外经常能看到叔叔、阿姨们开会后留下满桌的瓶装矿泉水,有些只喝了一两口……”5月25日,崂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给《青岛早报》编辑部送来一封信。在信中,这名小学生提出了上述疑惑。收到来信后,早报记者找到了这名小学生,并且围绕着瓶装水浪费情况展开调查发现,就像这名小学生所描绘的那样:会场、景点、运动场馆等场所,被人们丢弃的“半瓶水”随处可见。

事件

从一封小学生来信说起

5月25日,《青岛早报》编辑部收到了一份特殊来信。写信的是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名字叫刘美乔。

刘美乔在信中写道:“亲爱的记者叔叔、阿姨: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想跟您说说心里话。我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这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我非常喜爱我的家乡。每天能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还有朝气向上的同学们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节约,就餐时杜绝浪费,倡导光盘行动。课堂上,我们懂得了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老师还告诉我们地球上能被人们所利用的水资源极其有限。但令我不明白的是,在校外经常能看到叔叔、阿姨们开会后留下满桌的瓶装矿泉水,有些只喝了一两口。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我都会想:好浪费呀!要是把这些水送给缺水地区的小朋友们,他们该多高兴啊!并且一次性塑料水瓶更是一种污染。每年大量的白色垃圾无法得到有效降解处理。我们是否能够人为地控制它们的使用量呢?”

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小学生给早报写信

在信中,刘美乔还发出呼吁:“我爱我的家园,我想呼吁周围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要再伤害她。”

早报记者随后来到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找到了写这封信的刘美乔。她告诉早报记者,在学校里,老师经常给大家讲如何保护资源,学校也积极推行光盘行动,而自己也在生活中很注意勤俭节约。“假期里,我跟着爸爸妈妈外出旅游,在饭店里看到一些大人们开完会,就把很多没有喝完的瓶装矿泉水扔在桌子上,这种情况太浪费了。”刘美乔说。

“我们全家人外出,都会自带水杯,很少买瓶装水。”在多次看到浪费瓶装水的情况后,刘美乔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父母和老师,他们都鼓励刘美乔把自己的建议写下来。

早报记者了解到,刘美乔是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学习成绩优异,平常在校就餐都是按需取餐,从不浪费,是学校里有名的“环保小卫士”。当其他同学得知刘美乔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后,都为她的做法点赞并积极响应。

调查

会场:散会后现场留下60个“半瓶”

早报记者走访了多所酒店、景区点、公共运动场所等,结果发现:瓶装水在给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被浪费的情况随处可见。

25日下午,记者在一家星级酒店会议厅看到,这里正在举行一场会议,参会者有两百多人,其中前排就座者有90人,他们面前摆放着一瓶或者两瓶550毫升的矿泉水,其中一些位子已经空闲,但是桌子上的矿泉水却没有被拿走,里面大多装有半瓶水。记者注意到,仅有三四名参会者是自带水杯的。

临近会议结束,不时有与会者离去,极个别人员会拿走没喝完的瓶装水。下午5时许,会议结束,酒店的服务人员随后开始收拾会场。记者现场数了一下,在剩余的81瓶矿泉水中,有60瓶几乎都是“半瓶水”。

会议结束后,很多“半瓶水”遗留在现场。

酒店负责会议厅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期他们接待了不少类似的会议,在收拾会场后发现参会者对于瓶装水大致有个“三三三规律”:三成多的参会者会喝掉或者带走瓶装水,三成多的参会者不喝或者是自带水杯,三成多的参会者会剩余一些瓶装水,剩余量往往在半瓶左右。“今天全天参会的共有500多人,按照这个规律算,大致有150多瓶‘半瓶水’被浪费了。”该工作人员介绍,进入5月份以来,他们酒店已经接待了上千人次的会议,“瓶装水都已经包含在会议费用中了,我们也不好去提醒参会者。”

记者在另外一家酒店的会议室看到,会前摆放的88瓶350毫升瓶装水,会议结束后浪费的“半瓶水”约有二十几瓶。“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客人基本上都会把水喝完,浪费水的情况比以前少了。”服务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因为气温升高,浪费的“半瓶水”数量有所减少。

景点:环卫工每天清理200多个“半瓶”

早报记者随后又来到了石老人海水浴场,当天不少游客前去游玩,正在巡查保洁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随着崂山区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到周末石老人浴场会有三四万人来游玩,小麦岛游客人数也有3万多人,我们环卫工人每天要清理2000多个矿泉水瓶子,有一成多是‘半瓶水’,确实存在着浪费的情况。”这名环卫工人随后带记者调查了几个垃圾桶,里面确实有几瓶“半瓶水”。对于这种随意丢弃“半瓶水”的情况,该环卫工人表示,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减少这种浪费行为。

环卫工人展示捡到的“半瓶水”

运动场:水没喝完就丢进垃圾桶

不仅是会场、景点,日常生活中“半瓶水”现象亦十分常见。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青岛几处公共运动场发现,许多市民会在运动后喝瓶装矿泉水,但许多瓶装水没喝完就被丢进了垃圾桶。

“砰!”一处公共运动场门口,一名市民随手将一瓶喝了大半的瓶装矿泉水扔进垃圾桶内。就在此时,一名废品回收人员听到声音迅速走过来,熟练地捞起水瓶,拧开瓶盖倒出里面的水,将塑料瓶踩扁拿走。“每天都能捡到不少矿泉水瓶,里面或多或少都会剩一些水。”环卫人员表示,他会将瓶内的水倒进垃圾桶内,再把塑料瓶集中处理。走访中记者发现,像这种被丢弃的“半瓶水”,在运动场边经常看到。

公共运动场边剩下的半瓶水被扔弃。

生活中,一些私家车主常常会一次性购买多瓶矿泉水放在车内或后备厢里,以备不时之需。“有时候我会把没喝完的瓶装水带回家浇花,不过有时候也会犯懒直接扔掉。”车主陈先生称,他习惯在车上储备几瓶矿泉水,开车外出会时常喝上几口,但瓶装水开封后如果忘记喝完,次日他一般就会直接扔掉。

声音

每年“半瓶水”浪费数字惊人

“记得有一次参加会议,全场大概30人左右,走的时候我发现有20多瓶喝一半的矿泉水留在了会议室,并没有人想着要把没喝完的水带走。”对于会议场合的“半瓶水”现象,市民吴女士认为应该引起重视。

吴女士表示,因为工作需求,她经常需要参加会议,如今许多会场都会提供瓶装水,甚至无限量供应,也造成了近几年瓶装水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在她看来,会场利用瓶装水代替茶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会人员对于喝不完的水应该自觉带走。吴女士说,公众场合不管是谁掏腰包,都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半瓶水虽然不多,但肆意浪费体现的往往是个人素质。

瓶装水在各种会议场合普遍提供,大量瓶装水仅饮用了一部分就被遗弃。来自北京当地媒体的报道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接待会议人数1723.8万人次。按70%的人次饮用瓶装水、次均饮用1瓶水计算,每年会议瓶装水超过1200万瓶。以10%的浪费率估算,仅北京一年就会浪费100多万瓶“半瓶水”。

目前,青岛星级酒店共有200多家,业内人士估算,青岛一年浪费的“半瓶水”超过30万瓶。

“光瓶行动” 人人有责

“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在借鉴‘光盘行动’理念,在会场设置‘光瓶行动’‘喝完每瓶水’等宣传标识,提醒参会者节约用水,但这样做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落实不浪费‘半瓶水’,还需人人有责。”青岛水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供水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周广安表示,对于开会喝不完的瓶装水,企业、单位、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等要引导市民将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到生活中,把自己剩下的半瓶水喝掉或者带走,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每一名市民也要将“光瓶”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来落实。

“每个人应从细节着手,尽量减少浪费。”周广安表示,中国人有喝热水的习惯,可以提倡自带水杯参会。而对于“半瓶水”,酒店也不要简单地当作垃圾丢弃,要把剩余的水攒起来用于清洁等用途。下一步,相关单位将会通过一些鼓励性措施,推动瓶装水生产企业推广记号瓶装水,让大家从细节上养成不浪费“半瓶水”的习惯。

应对

瓶装水“大换小” 瓶身做记号

昨天下午,青岛鲁商凯悦酒店一个20余人的小型会议正在召开。记者发现,每一名与会者面前并没有会场的“标配”——瓶装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茶杯,服务人员在会议过程中酌情添水。“让每一名与会人员喝好水并不浪费水,我们已经开始不主动提供瓶装水了。”鲁商凯悦酒店市场传讯总监邱媛媛指着会议室的一角告诉记者,“我们在会议室的饮水台设置了各种茶水,与会者可以自行取用。如果需要瓶装水,也可以在这里自取,而且以前的大瓶水都已经换成了小瓶包装。”邱媛媛说,以前会议室提供的都是每瓶500毫升的大瓶水,经常会看到没喝完的“半瓶水”。从去年开始,酒店很多会议活动的瓶装用水都改成350毫升的小瓶水。“从需求上减少用量,也是一种节约。”邱媛媛说。

记者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一场刚刚结束的会议室门口发现,这里的一些瓶装水有点“不一样”。“从今年开始,很多与会人员都会在自己没喝完的瓶装水上标上‘记号’,以便随时找到自己的瓶子,并把它喝完。”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市场传媒总监张炜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在会议结束清理矿泉水瓶时发现,不少与会者的瓶子上有一些“专属记号”。曾经有与会者向工作人员解释,标上这些记号的原因就是为了不与别人的矿泉水混淆,提醒自己把瓶子里的水喝完,避免浪费。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客人节约会务用水,在每次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提醒与会者将没喝完的瓶装水带走。“绝大多数人听到我们的提醒,都会将没喝完的瓶装水带走,有的客人甚至当即喝完再走。”张炜告诉记者。

| 记者观察 |

让“光瓶行动”成为一种习惯

经常参加会议的人,恐怕对“半瓶水”浪费现象都不陌生。只不过,有人发现后对此产生了思考,有的人却司空见惯,并未引起太多的重视。

确实,半瓶水值不了几个钱,可账却不能这么算。水资源是紧缺资源,很多地区都缺水,全世界都在倡导节约用水,一滴水都不该浪费,这是一个性质问题和态度问题。一瓶两瓶“半瓶水”可能微不足道,可如果很多人都不当回事,积少成多,浪费的水就不是小数目了。

造成会场瓶装水被大量浪费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会务用水大多都是免费提供的,而且是不限量提供;二是一瓶水一旦被打开而没有喝完,其他人也不宜再继续饮用。但是,这样的水资源浪费,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意识,能否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从意识上来讲,要大力倡导节约瓶装水,提倡有需要才取用,取用必喝完,以避免浪费。其次,从技术上来讲,为了避免有人打开一瓶水没喝完,再想拿起来喝水时却不敢确认眼前的是不是自己那瓶水,我们不妨采取在瓶装水上贴标签、做标记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瓶装水。

此外,也可以采取“以瓶换瓶”的举措,比如,规定非特殊情况一名参会者一上午只给一瓶水,不够喝须拿空瓶来置换。

除了这些措施,我们还可以跳出瓶装水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发布会议通知时,告知与会人员要自带喝水器具,然后由会务场所提供桶装水,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浪费现象。

| 互动 |

“光瓶行动” 你怎么看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和尝试应对“半瓶水”现象,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2014年,“瓶装饮用水消费者识别要求”就写进了国家标准——“鼓励通过打码、印制、连接、粘贴、喷涂或其他方式,在容量小于600毫升的瓶装饮用水包装上设置使消费者能够辨认自己饮用产品的数字、文字、图形、符号或用于标记的涂层、区域等。”然而出于成本考虑,加上只是推荐性条款,一些生产企业不愿意在瓶装水包装上增加这样的标识。鉴于此,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应通过强制和鼓励性措施,推动瓶装水生产企业落实“瓶装饮用水消费者识别要求”,推广记号瓶装水。

你对“光瓶行动”如何看待,抑或有什么好办法来减少“半瓶水”现象?欢迎市民拨打早报新闻热线82888000,给出你的建议或意见。(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钟尚蕾)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