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

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青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

■青岛市“项目落地年”重点工程争先创优劳动竞赛启动。

党建统领铸魂

顶格协调推进改革。市级遴选66个单位、区(市)选择50余家企业进行了试点。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改革工作,将其纳入市委、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市委督查事项和人大重点监督内容。完善和发挥以市委副书记为召集人的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引领、技能素质提升等“六项机制”。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出台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实施加强政治关怀等22项硬措施。2021年评选表彰的市劳模中,产业工人占比达49.9%,为历届之最。

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先后出台40余条利好政策,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破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成员在攻关无人码头建设的关键环节。

服务大局建功

聚焦国家战略建功。每年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3000余项,提质降耗10亿余元,2020年获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120余项。成功承办上合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人工智能技能大赛等国际、全国赛事。举办十六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30余万人参赛,带动岗位练兵300余万人。“项目落地年”劳动和技能竞赛汇聚30余万职工,筹集奖励金5000余万元。

聚焦重点产业育匠。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每年命名“青岛大工匠”10-20名、“青岛工匠”40-80名,分别奖励8万元和2万元。近年来涌现管延安、宁允展等大国工匠和齐鲁(大)工匠14人次,青岛(大)工匠100人次,培育各级工匠1273名,技能人才112.15万名、高技能人才27.2万名,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名以上。

聚焦创新创效发力。每年出资600余万元,培育全员创新企业、奖励职工创新创效特等奖奖励50万元。建成全国、省、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91家,全市年均应用职工创新成果5000余项,直接效益12.5亿元。

素质提升攻坚

围绕创业城市建设,在促进产才融合发展上攻坚。出台高技能人才奖励《实施细则》,对全职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给予20万元或3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60万元-2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对柔性引进人才,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薪酬补贴。

实施促进产才融合发展19条措施,对有相应贡献的头部企业、领办人、各类人才给予重奖。加大职工培训力度。

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6.8万人,职业培训32.2万人。发放补贴资金1600多万元,4万多名职工受益。

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1138”素质工程,帮助1.6万余名职工提升技能和学历水平。

围绕企业自主评价,在搭建职工成长阶梯上攻坚。29家企业成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近5000名技能人才参与评价,居全省前列。

壮大队伍赋能

全市134个镇街全部建立总工会,1237个社区建会944个。

加强平台建设,为改革提供保障。打造66个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100家模范职工之家,命名13个职工培训基地。

全国首建“职工赋能中心”,建立20家职工赋能基地、30个职工技能实训基地。新建劳模工匠展示馆、工人运动纪念馆,7项服务职工项目纳入青岛的市办实事。

改革以来,送演出400场,组织1600名劳模、2万多名职工疗休养、安排近10万名职工免费体检。推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发放保障金2.2亿元,惠及53万人次。投资2.2亿元升级改造7家工人文化宫。“智慧工会”普惠服务平台获全国互联网+普惠服务“市级十佳平台”。

加强权益维护,为产业工人护航。建立建会企业大数据平台和205个劳动关系监测点,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2020年以来,受理职工维权法律援助案件4131件,法律咨询8500余人次。职工维权“莱西模式”全国推广。

加强产教融合,为壮大队伍蓄能。全市63个单位、150家行业企业、近3000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所有高职、28所中职参加“1+x”证书试点。青岛技师学院等89家职业院校与企业构建学习共同体,每年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10万余名。

数说青岛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就

青岛是实体经济大市、制造业名城,同时也是一座青春之岛、一个创业城市,拥有197.4万产业工人。作为全省首批产业工人改革试点城市,青岛紧紧聚焦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青岛实际,汇聚各方力量,用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冲击钻,打造新时代青岛工匠之城。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2018年11月:市委印发《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市委改革办按季度对产改工作进行调度督导。

2019年6月: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发改、教育、财政、人社、国资委等15个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

2020年5月:印发《青岛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工作制度》,下发《青岛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

2021年5月:青岛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召开,完善了以市委副书记为召集人,16个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市总工会组成的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纳入市委、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综合考核。

扛起“产改”试点任务 打造全省“产改”青岛模式

——产业工人队伍试点改革典型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让职工当上CEO

“我们在物联网时代首创提出了人单合一模式,始终坚持以人的价值为第一,驱动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生态品牌的升级,在真正实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职工自身价值,职工人人都能当上CEO。”日前,海尔集团工会副主席宋振华告诉记者,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要求,集团推出企业合伙人和人单合一管理机制,所有单位部门转型为“小微公司”,在内部大规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激发了职工主观能动性。

“人单合一的人是员工,单就是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体验,把员工和用户连接在一起就是人单合一。”宋振华告诉记者,海尔集团以“人单合一”模式为抓手,实现了职工角色、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四个升级”。

员工角色升级指从打工者升级为企业合伙人,企业和职工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组织结构升级指从职能部门构成的科层制组织升级为业务小分队联合构成的网状组织,打破职能和层级划分,围绕用户需求组成直面市场、灵活机动的业务小分队,再由业务小分队并联起企业面向市场的整张网络。管理模式升级指企业由管理者变为人才成长和小微企业孵化器。激励机制升级指从员工做事、企业付薪升级为联合共创、利益共享,实现“高贡献、高分享”。

据了解,海尔集团持续搭建技能型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升级通道,建立涵盖技能型员工本岗岗位技能、多技能、专业技能发展路线以及技能大赛竞比路线在内的职业发展路线。2020年,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大典要求与企业需求,海尔形成了覆盖冰冷洗涤空调电厨等所有产品线的7类首席技师规划,分别是装配类、专业技能类:焊工、冲压钣金、塑料加工、涂装、检验、机器人。

集团将技能岗位设为A、B、C三类,每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根据职工技能进行岗位技能评定,激发职工“升级”的主动性。同时在集团内开展技师竞比活动,通过互联工厂竞比产生互联工厂级首席技师,产业线竞比产生产业线级首席技师,再到集团级首席技师,最终诞生一线创客的最高荣誉——海尔智能工匠。通过全员技能竞比、逐层角逐,挑战与晋级并存的竞技形式,实现创客共同进步,技能迭代,打造高端的海尔智能工匠品牌。

中车四方:为产改注入“匠心”活力

“我们的产改经验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强化技能培养,二是搭建‘1+3创新发展平台’。”作为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从提高政治站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专多能员工培养、资质管控、技能竞赛等方面积极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不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工人生活质量,为产改注入“匠心”活力。

据中车四方工会副主席王正强介绍,中车四方高度重视改革工作,成立了由董事长任组长的产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搭建起“1+3”全员创新发展平台,为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

“1+3”全员创新发展平台,1即建立配套机制支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核心人才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管理制度办法,建立完善了核心人才、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的评聘、使用、激励机制,为技能员工提升技能、施展技艺提供平台。中车四方于2009年成立培训中心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包括4个理论培训教室、2个焊接实训基地、2个钳工实训基地、1个电工实训基地、1个精益培训道场。3即持续优化高端育才培养机制、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优化产业工人创新工作机制。

为持续优化高端育才培养机制,中车四方进一步加强“大师”“工匠”的选树和培养,组织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培育集技师和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

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领军示范作用。中车四方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山东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中国中车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2个,山东省技师工作站1个,青岛市技师工作站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

优化产业工人创新工作机制。中车四方每年度从技术开发费中划拨900万元用于一线员工改善创新,为技术工人配置专利申请流程,技术工人在工作中产出创新点后通过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管理系统进行专利申请。截至目前,技术工人共计申请专利162件,其中发明58件,授权有效专利共计78件。

与此同时,中车四方不断加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全能型”员工培养,通过优化技能员工持证上岗管理机制助推职工能力提升。在今年启动的职业技能认定报名工作中,共有900人报名参加14个工种鉴定,其中申报高级技师75人,技师309人;在第六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中车四方获得三个单项一等奖,在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中,分获第一名、第六名。

山东港口青岛港:“产改”助推职工创新立业

六次刷新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双节约”竞赛活动累计节支6300多万元、完成科技创新563项……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会《产改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畅通职工职业发展通道、维护职工权益等有效举措,锻造了一批懂技术会创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企业与个人利益双丰收。

据了解,青岛港积极落实技术工人待遇工作,坚持为技能人才发放技能津贴和激励奖,坚持提高薪酬向核心技能人才予以特别倾斜,坚持企业年金倾斜缴费,坚持聘任集团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获聘人员除享受每月技能津贴外,还可享受每月600元和400元的高技能人才津贴。

2019年,青岛港集团成功申请为山东省首批自主评价试点单位,2020年在10个职业33个技术岗位中全面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顺利完成48个级别1654人的评价认定工作,共有960人顺利通过自主认定,其中高级技师60人,技师149人。2021年将组织5个级别,涉及48个技术工种7600多名技能人才,开展每人不少于40学时的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1791名技术工人参加考工晋级自主评价考核考试,推动全港员工立足岗位、苦练绝活、提高技能。

2020年,青岛港继续修改完善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机制,规定了4个职业序列(管理、专业技术、技术工人、操作工)、7个层级的职工职业发展评聘体系,进一步打破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当年12月份,许振超、郭磊等259名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获聘进入职业发展通道序列,登台领奖,在全港上下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为了让广大农民工更有奔头、更有归属感,2020年9月份,青岛港集团选拔了202名优秀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每年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农民工,每月发放500元特殊激励补贴。

通过组织开展生产竞赛、重点工程竞赛、“五小”革新竞赛,青岛港有效激发职工创新创效动能,从2020年5月份开始,在一线装卸公司开展以“装卸成本每吨货物节约1毛钱、口岸效率每个环节节约1分钟”为主题的“双节约”竞赛活动,累计节支6300多万元。2020年,全港共创出生产纪录及高效234项,其中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47.6自然箱/小时,第六次刷新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2020年以来,集团及各单位共完成科技创新项目530项,获得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内专利授权9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荣获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10项。

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双元三地”打造人才培养的“青岛样板”

“学校在全国率先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贯通培养的全链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胆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双元三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崔秀光告诉记者,学校开设智能制造、智慧物联、交通物流、现代服务四个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现有中高职贯通、职普融通、技师三种办学模式,在校生3700余人,在职学历培训1600余人,年培训职工1500人,被誉为青岛产业工人队伍的摇篮。

为了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6月,学校牵头40家企业、高职院校、行业协会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以产教融合为主导,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用的平台,使企业岗位需求人才与学校培养人才接轨。此外,学校还调整中职专业布局,保留并优化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七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目录外专业,为新兴产业服务。

2019年,学校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德国莱茵科斯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16个专业全面实施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贯通培养,服务山东自贸区重点产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30余名学生代表所在高职院校参加全国、省级各项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2名毕业生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获“全国优秀维修工”称号。

“学校与IFE-威奥轨道(德)、海尔、海信等120多家企业建立起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据崔秀光介绍,学校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按照“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实践即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面推广“双元制”式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企业对学生满意度高,30%以上的毕业学生经过3-5年成长为企业的班组长和技术骨干。

与此同时,学校以德国“双元制”为蓝本,与区域内品牌大型企业融合发展,构建起“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新型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与德国莱茵科斯特青岛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在智能制造、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网络通信等领域展开合作;与IHK、HWK合作开展专业资格认证,为当地企业提供人员培训、设计、咨询、服务外包等服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 萍 通讯员 张 嫱)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