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科技活动周闭幕,百余项科技活动点燃城市科创激情

2021-05-30 18:49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30日讯 5月22日至28日是科技活动周,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青岛刮起了一股“科技旋风。

这一周,公众科学日、科技创新平台开放、科普展厅场馆开放、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普进社区、科技沙龙、涉企政策宣讲等100余项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在全市“遍地开花”,让城市充满了“科技感”。

让科学走进公众,让公众爱上科学,科技活动周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透过各项活动,青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前沿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迎来了一场好看、好玩、好学的科技盛宴;盛宴背后,更是青岛亮出“家底”,全面展示科技创新成就的自豪感——在苍茫太空、在辽阔大地、在深邃海域,青岛科技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

科技活动“遍地开花”,全市进入“科创狂欢”

数十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在空中变换着造型,“迷你”机器人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尽情舞蹈,在北航青岛研究院,别具一格的“街舞”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惊呼连连;

火星陨石、月球陨石、灶神星陨石、彗星碎屑……艾山天文台展示了大大小小20余枚珍贵的“宇宙来客”,参观者不仅能通过显微镜近距离观看,甚至可以用手触摸;

200多名小学生受邀到青岛能源所“走近科学”,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大型科研仪器等工具,以沉浸式体验感受前沿科技成果的魅力,揭开抗生素、锂电池的神秘“面纱”……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这样吸引全民参与的科技活动争相上演,全市共有数万名市民加入到这场科技“狂欢”之中。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亚洲馆藏规模最大的海洋生物标本馆、人工智能+海洋数据可视化演示展厅等场所悉数开门“迎客”。“这是中华鲎,血液里因为含有铜离子所以呈蓝色,它和恐龙一样古老。”耳畔传来解说,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盯着容器,观察着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标本,仿佛徜徉在“海底世界”,体会着海洋科技的魅力。

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国字号”实验室开放参观,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观看科学实验的机会,打开通往海洋科学的大门。

不少企业的参与还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建立了对科技的“初印象”。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了“人机互动”的游戏机,体验者可佩戴VR设备进入对应的游戏情景,挥动手柄进行“闯关”。在科技活动现场,不少人排队玩上了这个老少咸宜的游戏,纷纷啧啧道:“原来这就是VR。”

今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市民参与度颇高,这得益于科技惠及民生,让不少科技成果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样车,通过等比例制作,最大限度“还原”了列车的样貌,让人摸着样车就能想象出来“坐在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上”是什么体验;还有不少来自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邀请市民体验了污水处理、防爆玻璃、生活用水杀菌处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诠释着“科技改变生活”。

前沿成果系统展示,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科技活动周还是一次岛城科技的全方位“巡礼”,描绘了一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青岛科技画像。

不久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着陆,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科技大学的科技提供了“护航”。在科技活动周上,海丽雅集团带着服务“天问一号”的弹性绳索、深海勘探高强力特种绳缆、国家运载科学专用绳缆等科技成果与市民见面,引得现场的科技爱好者频频发问;青岛科技大学则展出了火星探测器着陆段自主导航系统等成果,用青岛科技拉近了看似“遥不可及”的火星探测,在市民眼前展开了“上九天揽月”的画卷。

同时,在航空航天领域颇有建树的北航青岛研究院也将科普展厅免费开放,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和火星计划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扑面而来”,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

活动期间还有两辆车十分引人注目。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把全球首款移动预防接种车“海乐苗”开到了现场,车内搭载物联网、5G通讯、大数据、新能源等先进技术,一天最多可接种1700多针疫苗,并可实时将接种数据上传保存;车内设有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器,可保证接种环境安全;车内还配有太阳能板,在断电情况下也可持续运行7天,保障储备疫苗安全。

青岛德先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来了一辆氢能汽车,集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以及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葛兴福等5位院士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利用氢堆与氧气反应进行供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这些成果代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前沿的水平,折射出我市迭代升级的创新能力,吸引大批科技爱好者的关注和体验。

此次科技活动周期间展示的科技成果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环保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是青岛科技攻关的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参与数量最多的企业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的产品包括VR设备、机器人、智能教育产品、智能识别系统等。

科技活动周给这些产品以进一步贴近市场和大众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院所在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赛道”上发力,助力青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完善青岛科创生态,点燃城市科创激情

科技活动周更是青岛弘扬科学精神、打造创新生态、增强科技自信的有力举措。

在市南,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研学形式向岛城中学生展示了未来新能源“可燃冰”;邮电博物馆通过展出国家发行的《科技发展》成果邮票,展示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科协海洋生物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新正结合乘坐“蛟龙”号进行深海科考的经历,为公众带来了“走进神秘的海洋生物世界”科普讲座。

在市北,贝林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工业设计实验室等场所吸引市民参观,高企申报培训、知识产权辅导等科技政策宣讲为企业发展助力,计量工业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大型展览、工业设计精品展等活动更是轮番上演。

在即墨,企业研发费统计业务培训、研究院走进高企“定制”服务、科技巡礼、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检测中心签约仪式等一系列活动次第举办,打通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屏障”,让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

在蓝谷,科技嘉年华活动呈现一场集科技性、互动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科普盛会,开展惠企直通车、打卡游蓝谷、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仅首日便通过线上线下吸引了110万余人次参与。

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涵盖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和市民等主体,是一种天然的“粘合剂”,让“云端”之上的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

科技活动周面向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开展系列活动,更是为我市培养创新型人才筑牢了“塔基”工程。正值5月30日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青岛还通过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现场颁奖、点亮灯光秀等方式,以至高礼遇致敬科技创新人才。

作为科创盛宴,科技活动周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弘扬了科学精神,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持久的动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真正地让科技创新成为岛城的城市IP。(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