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日讯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您现在听到的声音来自‘铺集之声’音频广播。今天咱们来学习‘红旗渠精神’。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清晨7点,胶州市铺集镇的“红色大喇叭”准时响起了悠扬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随后进入党史学习板块。今年,胶州市铺集镇投入80万元,给69个村庄社区安装了“红色大喇叭”,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鲜活的党史知识。
“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决策,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铺集镇崔家河村村委办公室一隅,摆放着显示屏、话筒。只见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强按下开关,村里的10个喇叭开始播报党史教育内容。这些课程大多由党员志愿者义务播报,也向市民、村民开放报名报道,让大家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参与其中,成为红色党史“分享者”。
据了解,“铺集之声”音频广播依托覆盖各村的应急广播系统,于今年2月份正式上线。节目每周录制三期,每次时长约20分钟,定时在刷成鲜明红色的村头大喇叭播放,各村也可加播特色内容。总体涵盖党中央大政方针概览、市镇工作动态、惠民政策解读、身边的德孝故事等。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广播在乡村地区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刘志强和记者介绍,以崔家河村为例,其一半以上人口由60岁以上老人构成,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对这两类人群而言,手机、电脑具有一定使用难度,广播、电视是更易接触的传媒渠道。而“大喇叭”的党史教育内容,不少由铺集土话录制而成,使播报内容不再“一板一眼”、难以亲近,有效拉低了群众陌生感。在播报时间上,也多选在清晨、中午、傍晚等农事休息时段,便于村民收听。
崔家河村村民刘京古和记者介绍,自己年轻时是建筑公司的技术工人,退休后回到村中务农。作为一名老党员,每回村里的“红色大喇叭”响起红歌,他都会认真收听之后的党史教育课程。对于已近70岁的他,不少党史故事他早已耳熟能详,但却百听不厌。
“广播里也有我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所以一听就有兴趣。有时我在田间地头,或者在村里的体育广场散步,一边干活、锻炼一边听。”参与垃圾分类志愿工作的刘京古还特别提到,村里设置“大喇叭”后,防火防汛、垃圾分类等即时、实用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畅达,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也提高不少。
2018年起,胶州市借助遍布城乡的广电网络,进行应急广播平台的搭建。目前,已建设完成7个镇街的应急广播系统,并配置镇级播控平台6个,管区播控平台12个,安装“红色大喇叭”等设备665对,覆盖村庄301个。其中,铺集镇69个村庄社区已全面安装上“红色大喇叭”,录制节目20多期,播放60余次。
据悉,下一步,胶州将在全市推广“红色大喇叭”广播系统,通过各镇街、村庄、社区的大喇叭,宣讲党政理论、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和普法教育宣传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罗震 文/图)
责任编辑: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