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聚首,为了“青岛艺术生态”

艺术场馆怎样更好地成为艺术的推手?如何影响受众实现空间共建?艺术空间应当承载何种使命?三个虚实相间的问题一一抛出,等待嘉宾给出回答,这是6月1日,在青岛德昌阿特现代艺术空间举办的“艺术在青岛”青岛艺术生态沙龙第一期的现场。

沙龙活动由青岛德昌阿特现代艺术空间、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书画院学术交流空间主办。活动发起人林竹是一位在青岛定居10年的外乡人,以丰满这座城市的艺术内涵为理想,曾经策划过“青岛叙事”“城市秀场”等本土当代艺术活动。5月下旬,德昌阿特现代艺术空间开馆时他说:“我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个艺术沙龙,让艺术家们交流,相互冲激,相互引导、碰撞、互动,共同推进青岛的当代艺术发展。”

不到半月,首场沙龙开张。

沙龙上,来自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市雕塑园、良友书坊、墨非墨画廊、晓芳斋、青岛赞一美术馆、create空间坤画廊等青岛市各文化艺术机构、场所的负责人到场,见仁见智,表述各自对艺术生态的理解。

观点:为“生活需求”消费艺术未来可期

冯国建在青岛做画廊7年,她经营的“墨非墨”在青岛的当代艺术圈小有名气,谈到“场所”,她讲到自己打破执着于纯粹美术馆的“白盒子”心态,认可艺术生态应该更多元的心路历程,觉得艺术不必一定要到美术馆去呈现——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说到自己最近见到几个规模不大但进去之后感到耳目一新艺术空间,冯国建形容很欣喜,看到了艺术未来的一个方向,“艺术要走向生活,它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连接。”

空间既然是为作品服务,专业性比大小更重要。“怎样让作品呈现得更好,是我们要研究空间的课题。”她认为,专业的美术馆空间去做学术,小空间做特色,也非常好。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此影响到跟艺术空间定位相契合的那个人群。对“墨非墨”来说,“收藏价值”和“生活需求”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使得画廊与收藏者和爱好者这两个群体建立了连接。前者考验画廊对所选艺术家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眼光,而后者,凡是美的艺术皆容易与之契合。在冯国建看来,后者有很大的基数和需求,其实是画廊未来更看好的群体。

所谓“共建”,冯国建的理解是艺术空间做一个桥梁,引领大众对审美的认知,公众在审美上达到一定基础的时候,艺术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家的消耗品,这是她对艺术未来的期待。

观点:接受“看不懂”的艺术就是提升

青岛市雕塑馆馆长叶东炜对“不是为了增值,只是因为家里需要一幅画”的艺术消费群体同样充满期待,因为这意味着大家对艺术的认识度、审美度有了提升。

相比较民营艺术空间,有“官方”背景的艺术机构在从事公益性、学术性的艺术活动方面有更便利的条件。叶东炜馆长介绍,雕塑馆常年持续不断地做展览,其实仅是为了简单的一件事——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来看这些作品,“当他们越来越喜欢艺术品的时候,相信对整个青岛市、包括山东省的艺术生态会有一些帮助吧。”

七、八年前,雕塑馆做当代艺术展的时候,还有观众投诉,觉得“政府花钱做完全看不懂的东西”,而现在,据叶东炜观察,尽管不一定理解、也不一定喜欢,但是人们对当代艺术已经能够接受,“这就已经是一个整体的提升了。”

“艺术家也好、场馆也好,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就是一个整体的提升。”(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单蓓蓓)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