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浦江观澜 黄海弄潮——第三批青岛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特别报道


青岛日报2021年6月11日6版、7版

接续第一批51名、第二批153名专业实训干部,6月10日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顺利返青,完成牵手上海、学习上海、融入上海的“第三棒”

上海经验对接青岛实际 以实训成效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

接续第一批51名、第二批153名专业实训干部,6月10日,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顺利返青,完成了牵手上海、学习上海、融入上海的“第三棒”!

自3月1日起,在市委党校经过一周的集中培训,到7日正式南下上海,再到6月10日结束专业实训,同样为百余天时间,依旧聚焦现代服务业,158名专业实训干部围绕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五大领域,对标先进找差距,检视自身补不足,同时结合共享实体经济发展、共商科技创新合作、共促数字化转型、共享城市有机更新利好等青岛所需,探寻上海经验与青岛实际相结合的“文章”。通过沉浸式、交互式、转化式实训,敲开了上海最好企业的门,打开了个人思想解放的窗,全方位锤炼了“三化一型”的素质能力。

期间,在继承和学习前两批赴上海专业实训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创新思路打法,突出做实、做强青沪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开展“上海企业家青岛行”活动,并探索建立了上海“青岛城市客厅”。经过百余天的学习锻炼,专业实训队在上海与青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多企业家也从实训队员身上,看到了青岛干部的干劲与素质,看到了青岛二次创业的决心与行动。伴随青沪双方互设机构、搭建平台,两地之间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越来越完善,推动青岛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北上的重要基地,大家对这一目标也越来越有动力和信心。

实训有终点,学习无止境。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表示,下一步,将结合青岛实际,把在上海实训的所学所悟,进一步进行成果转化,切实以实训成效来助力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

党建

筑牢信仰基石,汲取前进动力

4月24日,春暖花开时节,兴业路76号周边的法国梧桐已经一片葱郁,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虽然纪念馆正在紧张修缮,但来此瞻仰一大会址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这一天恰逢周末,一大早,158名专业实训干部也齐聚于此,集体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心向党 新征程”建党百年百里行接力活动。

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举行建党百年百里行接力活动。

以“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为起点,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王锦玉发出“动员令”,打响“发令枪”,专业实训干部刘立佳接过第一棒开始百里行“第一跑”。之后,线路分别设定一大会址、东方明珠、世博园、南浦大桥、老码头创意园等地为交接点,以此形式来进一步增强专业实训干部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这,仅是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坚持党建引领,持续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中共一大会址,专业实训干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今年为建党100周年,百年党史,是永葆初心使命“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是全体党员终身的必修课。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见证者,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为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沉浸式体悟实训的“压舱石”、激发专业实训精气神的“动力源”,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紧抓在上海实训的机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陈云纪念馆、国歌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施蛰存旧居、钱学森旧居陈列室、愚园路历史名人墙、路易·艾黎故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浦东开放开发30周年主题展……这些地方均留下了实训队员的足迹。同时,专业实训队还组织开展听党课等活动,通过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开放式主题党日,推动专业实训工作丰富多元化。不仅在强化理论武装上来了一次全面系统提升,还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筑牢信仰基石,汲取前进动力,切实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参观“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

思想方法支配专业实训工作、行为模式。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在坚持以党建统领实训工作的同时,还以“三述”为抓手,注重抓思想、抓融合、抓管理、抓引导,不断丰富党建形式和载体,充分激发队员活力,点燃激情,引领专业实训走深、走实。

如5月16日、5月22日两期“三述”,在前期各行政组“全员述”的基础上,采取“个人自荐+组长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对青岛的启示、学习上海基金运作经验助力青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系统集成推进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海金桥发展崛起对青岛经济园区发展启示、新经济发展的上海经验及对青岛的启示……聚焦国际经济、航运、贸易、金融、科技、创新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实训干部运用专业化的知识、政策、工具,研究分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内在机理,阐述论证助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赛道路径、思路打法。“对标上海先进经验做法,立足青岛和个人工作实际,运用‘三述’这个载体把问题述深、把思路述透、把办法述实,其目的即是提炼实训经验、固化实训成果,明确发展路径、凝聚发展共识,用实实在在的实训成效,展示上海人眼中的青岛人形象,展现青岛人眼中的实训人风范,展露实训人眼中的第三批风采。”王锦玉说。

沉浸

像解剖麻雀一样,置身最鲜活实践场景

4月15日,非周末的时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自贸区法律研究院院长贺小勇,还是答应了专业实训干部的请求,选择在长宁校区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坐下来随便聊聊”。

与一位研究国际法、自贸区法,以及深耕WTO领域20余年的专家坐在一起,专业实训干部并没有把教授说的“随便聊聊”真当作“随便”之举,而是提前做足了功课。除了在华东政法大学实训的干部刘宝霞、王春,慕名而来的还有专业实训干部李成霞、孙仲明等,他们有的带着对浦东30年开发开放历史的好奇,有的带着优化营商环境的细节思考,还有的带着外高桥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揭牌的战略背景疑问,准备在与贺小勇教授的交流中,认识历史与当下的上海,来明晰青岛在优化营商环境及自贸区建设中的路径。实训干部的诚恳打动了贺小勇,于是他像给学生上课一样,很认真地分享着他专注研究的领域,并一一解答了实训干部的诸多疑惑。

沉浸,是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融入场景“学”的一大特点。

专业实训干部参观G60科创走廊。

接收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的共有78家单位,都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其中不乏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这样的要素平台,普洛斯(中国)总部、东方国际集团这样的头部企业,同时,这一批还特别拓展了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这样的综合性高校、科研院所。可以说,每家实训单位都是一座“金矿”。100天时间里,专业实训干部时刻以归零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状态,挂起职务充当职员,扑下身子主动讨教,深刻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

“应当清醒认识到,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成功实践,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就领域抓领域’,而是一体化发展、系统性推进的结果。”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陈智海说,“每一家实训单位,都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面’,派干部到上海,就是想通过这种‘置身最鲜活实践场景’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体验所在企业的各个方面,研究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学习他们怎么研究市场、研究产业,了解他们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反思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服务、怎样提供服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认知,沉下心来,努力在上海企业发展中寻找“真经”的一些专业实训干部,经过100天的不断探寻,也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金点子”。如:如何学习借鉴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工作思路,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推进制度创新;如何借鉴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擦亮“青岛制造”的金字招牌;上海高度包容的营商环境,怎样让企业家感到舒服,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一流的城市必定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如何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城市更新与功能重塑的路径探讨,对青岛城市更新有什么启示……随着专业实训的不断深入,干部们也正开始跳出行业和领域观察上海,不再是泛泛地谈“三化一型”,而是逐步像解剖麻雀一样,尽可能多地去看、去学、去想,从而提高未来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交互

带着问题来上海,

围绕青岛城市发展所需下功夫

5月21日,虹口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头攒动,“一网通办”网上工作流程,全网办结率、全程网办率等实际情况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现场工作氛围紧张而又有序。也正是在这一天,8名专业实训干部来到这里,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入学习上海“一网通办”背后的运行逻辑。

专业实训干部在虹口区行政服务中心调研“一网通办”。

从实训单位看,这8名专业实训干部分别“挂职”在诚唐文化、普华永道、上海海事大学、阳光控股等企业,与行政服务中心这种“窗口”单位关系不大,但就各自在青岛的工作单位,涉及行政审批、大数据、职能转变、城市管理等系统,又与“窗口”单位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围绕“如何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更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专业实训干部还有重点地开展专题调研。

“当下,青岛正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一些具体细节操作层面,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综合治理,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课题牵头人,专业实训干部、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刘瑞金说,“实训走向专、精、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围绕青岛城市发展所需下功夫,通过深思细悟,吃透上海运营‘一网通办’的具体做法,来为青岛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

不同部门,相关领域的人聚集在一起,围绕一个青岛当下正在着力进行“攻坚”的问题,开展交互式专业实训,这也是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工作的一大亮点。

在这个过程中,实训干部有的在挂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轮岗”,全方位了解实训单位业务;有的将实训延伸到实训单位的生态链,到上下游企业去多角度看看;有的在78家实训单位交互实训,到头部企业、行业龙头和科技创新单位开展实地调研;有的是口对口实训,就自身工作到上海归口部门去建立联系;有的是通过商会、协会等平台,从更细分领域去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有的是组织实训单位与青岛对口单位交流考察,以推动青沪之间更加密切的交流。

专业实训干部在上海市青岛商会。

无论实训的形式如何变换,“带着问题来上海,带着答案回青岛”,是整个实训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学习上海高质量发展背后的逻辑,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就在上海城市运行、企业运营的实践之中,文字材料只是极度抽象的概括,或者某个局部的浅显展示,许多细节、逻辑甚至在‘灰色地带’的边界摸索,只能设身处地去观察体会。”专业实训干部李成霞说。

因此,不“走马观花”,聚焦专题调研,专业实训干部在交互式实训中,还努力在细节的钻研、打磨上下功夫。如聚焦“五大中心”,上海30余年“咬住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久久为功;聚焦“新兴赛道”,拼多多、哔哩哔哩、优刻得、小红书、喜马拉雅等,上海拥抱互联网的姿态越来越主动;聚焦项目落地,上海40个特色产业园区着力体现“制造+服务+研发”深度融合,强调“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这些思想碰撞的“火花”“金点子”,是一篇篇记录自己心路成长的申城札记,是一篇篇为市委建言献策的调研专报,更成为专业实训干部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的不竭动力。

转化

以感情的精心“培育”

换来彼此真诚“交心”

5月27日,“上海企业家走进青岛”系列活动在青举行,来自分众传媒、普洛斯(中国)、益海嘉里、中国太平洋财险、上海证券交易所、东海证券、宁圣供应链、月星集团、上海电气、盒马等企业的30余名上海企业家齐聚青岛。这是今年1月8日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以来,青岛与上海城市之间的再一次携手。现场总投资102亿元的11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并通过参观青岛银行、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海尔集团、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地,在共谋实体经济发展、共商科技创新合作、共促数字化转型、共享城市有机更新利好中,寻求双方可拓展的合作空间。

上海“青岛城市客厅”正式启用。

10余天后的6月8日,上海“青岛城市客厅”在杨浦区建成启用,这是两地深化合作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青沪两地市场互动、资源整合第一次有了“一站式服务”的实体平台。客厅集展示洽谈、产业合作、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企业服务、协同发展等六大功能于一体,是青岛更好学习上海、对接长三角,更高效服务上海企业家投资青岛的有力支撑。

来参加这两个活动的企业家,有的是青岛的老朋友,闲谈起来,依旧念念不忘与青岛交往的各种细节,有对准备投资项目的前景展望,有已经落地项目的市场憧憬,当然,还有吹着海风、喝杯扎啤的“小甜蜜”;有的是青岛的新朋友,通过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的积极对接,都颇为期待地到现场来“看看大家热议中的青岛”。

朋友从少到多,感情从陌生到熟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青岛与上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合作越来越密,两地之间像走亲戚一样,也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这种感情,不是一时的偶然记起,而是经过了长达一年,甚至可追溯更久的精心培育,才换来了彼此的真诚“交心”:学习上海、牵手上海、融入上海,进而让“浦江潮涌胶州湾”。

自去年6月份以来,近一年时间,以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为主题,青岛已经连续三批向上海派出362名实训干部。专业实训干部充当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不仅仅是展现在一次次大会上的累累硕果,一些实训单位与实训干部之间的情感交融,也成为实训生活的美好回忆。如诚唐文化集团与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联合主办“青沪实训沙龙”,分四期向专业实训干部分享关于文化创意、文化科技、全域旅游与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上海金融信息中心、新华出版集团等单位的一些高质量讲座,向实训干部开放共享;一些企业新品的全球发布会,出现了实训干部的身影;甚至一些文体活动,实训单位也愿意让青岛的实训队员尽情参与。

正是这样的精心培育,对青岛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市场前景看好的上海企业家,坚定信念要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如普洛斯资产中国区联席总裁赵明琪表示,将在即墨、胶东新机场等片区,加速承载供应链金融的实体园区的投资开发;益海嘉里集团总裁牛余新,也将胶州项目投资额由最初的5亿美元增加到18亿美元,并有信心将胶州项目建设成为国际化综合性区域中心。

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王锦玉说:“实训结束不等于思考结束、行动结束。回到青岛以后,我们将把在上海学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境界带到工作岗位上,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谋划推动工作,选择更优的路径、更高效的方式方法实现目标定位,争取为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临时党总支副书记陈智海也表示:“‘南下取经’是为了‘北归建功’。我们将继续当好青沪之间的‘联络员’,当好青沪之间资源的链接者、市场的开拓者,以实际行动讲好上海专业实训故事。同时,还将强化‘火种’意识,带动和影响周边的同事,养成对标上海、学习上海的自觉,持续推动并形成开放、创新、改革的燎原之势,实现实训的更高价值。”(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首席记者 胡相洋 文/图)

责任编辑: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