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新贺重新发现了青岛。
过去的一个月里,跟随SV大赞当代美术馆的艺术家驻留计划,金新贺和其他数位青年艺术家一同去到青岛多项民间手艺的源头:平度宗家庄的木板年画,即墨的烙画,莱西的葫芦刻,胶州的传统木作……生平第一次,这位常住北京的青岛人对于家乡始终在延续发展的民间艺术传统有了如此深入具体的理解。“感觉一下子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岛这片地域浮出水面,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等待发掘、发挥。”
金新贺
打动金新贺的,不仅是民间艺人对传统的探索和执着,也不只有那些让灵感迸发的原生态的构图法则、色彩搭配和独特的画面形式处理,而是时间的突然回溯。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看到许久以前的自己,置身在这片熟悉的土地:母亲手中的刺绣,王哥庄家中大馒头氤氲着的蒸气,映着姥姥慈祥的笑容,每次跟随大人爬到山间被那些不起眼的野花吸引……寻常人家的美好,印刻在脑海深处,如今又被眼前这琳琅的非遗传承激活了,它们应是这座城市、这片土地给予金新贺最初的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吧。
艺术家的创作,一定有其潜在的不被察觉的文化土壤和根基,这是自然的禀赋,即便离开日久,依然如影随形。金新贺的人生在2000年发生了转移,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之后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师从著名油画家韩洪伟先生学习。青岛,故乡,似乎已沉淀为一个抽象的名词称谓。
离开故乡的日子也是金新贺深入思考,寻找自己的创作表达方式和方向的阶段。他深感这个时代的一种不确定性,“当下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文化的信仰的焦虑,受网络传媒的影响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被动地参与到社会化的文化潮流里……而作为艺术家,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类似于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的思辨意识进行创作,以作品来启发和影响公众的思维,这理应成为艺术家个体乃至集体价值的体现。”思想的结果催生了化繁至简、不从众的个性艺术表达方式,金新贺最终回归到他对于美的最初的最本真的认知。
2019年,当金新贺第一次回青岛举办个展时,人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那些写意化的日常生活风景和事物中传达的美与思考。“阳光下的美食”,“海边的风景”……它跳脱传统的故事性的叙事逻辑,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莫兰迪或者纳维尔笔下回归到画面本体语言的意境之美。“我喜欢观察自然界的事物,一粒沙子,一片树叶,一朵花,任何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或是最常见的一些事物,都可能会提炼出一种独特的美。”
金新贺的作品
而花卉作为艺术家青睐的创作题材,似乎也自然呼应了他难忘的童年记忆:“作为土生土长农民的孩子,从小到大,我所接触到的自然界中最直接、最原始、最易被感知到的美,就是山间的一朵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感知的美,来自自然中的花朵,而每一朵花在金新贺看来都是诗意而独特的存在,代表着努力绽放的人生。“它们的造型千变万化,能够不受拘束地自由表达,就像在海洋中游泳一样,有许多种方向和可能,呈现一种朴素的激情。” 他喜欢马蒂斯的名言,“应当以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为超越一般经验认知而触发原始朴素的认知,才是艺术创作之必然之路。
朴素中传达的更加深沉的情感,这是故乡赋予金新贺的灵感之源,亦是金新贺期冀赋予故乡的厚意。“没有感动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难以触动表现的潜能。”他告诉记者,很早以前就有一个理想,要用画笔描摹出这一地域的自然风物,风土人情。“作为艺术家,对故乡的情感是独特的,而以故乡为题材的创作也是具有自然生发的情感依托的。”现在,这位青年艺术家已经做好准备,他要以故乡为画布自由描摹心中的风景。似乎一切都正当时。
2020年,金新贺在青岛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下,计划开启他的“美丽家园”系列创作,而崂山,将是这一系列创作中的重点主题。与此同时,“2020新声·中国—乌克兰当代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启动则带来了青岛籍艺术家加盟回归、有所作为的契机,这一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艺术活动,将为每位驻留艺术家提供与其艺术领域相匹配的专业交流、参访活动计划。加入其中的金新贺直言,从这项活动的开展中看到了青岛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点新气象。
“当代艺术的发展首先要有专业人才的聚集,而艺术家的聚集,则要以美术馆,画廊等一批从事当代艺术传播和普及的媒介机构为支撑。政府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金新贺表示,“一个城市,美术馆的格调和高度决定了艺术家的高度,正所谓舞台需要什么,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家。”正如他以及数位青岛籍青年艺术家借该项“驻留计划”的回归,或许这也会成为青岛当代艺术发展的又一个尝试性的开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