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占时期的野战医院到总督府医院,从日占时期的陆军病院到陆军医院,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山大医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山大医院,从改名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至今,近乎与青岛同龄的青医附院与这座城市一起历经了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而本文为大家所讲述的发轫期(1898-1914年),则因时代稍显久远,似乎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一、野战医院
德占初期从沂水路看野战医院。
青医附院肇始于1898年成立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发动“胶州湾事件”,并于次年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青岛由此沦为德国的殖民地。根据德国胶澳总督府编写的年度工作报告《胶澳发展备忘录》的记载,德国远东舰队侵占胶澳后,“最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建造一所野战医院,因为虽然对那些运来的多克式棚屋做了大量的修缮工作,仍不足以安置所有的病人。 ”可见,最初的野战医院仅仅是由简易的棚屋搭建,而急于建造的则是一个由各种建筑构成的医院。
德占青岛初期,所有大型建筑物(如教堂、总督府、观象台等)都选择了高度和位置特别优越和合适的地点,野战医院也不例外。建院地点选定在总督府山(今观海山)和棣利斯山(今信号山)之间的低地,是一块位置向南的、很好的坡地。此处即是今天位于江苏路的青医附院所在地。
为了可以同时收治老百姓就诊,野战医院最早的设计是156张病床,并计划建造三幢二层病房楼和一幢隔离病房楼来安置这些床位。 “这意味着要建设的附属建筑物有一幢有厨房、储藏室和下级职员宿舍的生活楼、一幢有办公室和职员宿舍的行政楼、一幢有敷料室的药局大楼、二幢警卫人员和中国员工宿舍附属楼、一幢有消毒室的洗衣房以及车库和太平间。”可见,最初的设计不仅考虑得比较周全,而且较为长远。
建筑施工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山坡陡峭,有些地方需要大规模平整土地。但是,医院的整体建设推进得很快。 1899年底,第一座较大的病房楼(一号)建成,共设有39张病床。除了2间各有16张病床的大病房外,还有7个单间。另外还建成了洗漱池、淋浴和洗衣设施,一个主任医生办公室和若干间野战医院工作人员住房。与此同时,旧的棚屋则不再使用。
野战医院出现后,一度是青岛地区唯一的西药房。因为在其他西药店开业之前的1900年,所有的药品都得从野战医院的药房购买。由此可见,一方面野战医院是应需而生,另一方面,它当时的状况的确尚难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根据1899年10月至1900年9月这一报告年度的《胶澳发展备忘录》(《胶澳发展备忘录》的报告年度为每年10月至下一年9月),该年度的房屋建设首先要推进的就是大规模的野战医院建设。野战医院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在该年度,按病房、分建制系统建造的医院,大部分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车库、工具房和洗衣房也已陆续完工。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野战医院另外的病房以及其余建筑被加速推进,以便在冬季到来之前,医院能够接纳更多的病人。为此,动工修建了另一座占地664平方米、有30张病床的大病房楼(四号),很快,这座病房便投入了使用。
二、总督府医院
总督府医院。
顾名思义,野战医院具有战时、临时的性质,所以一旦大规模的固定建筑得以完成,这一名字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1900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之后,野战医院便被改名或说命名为“大德胶澳督署医院”,俗称“总督府医院”。负责人为德国医学博士马尔梯姆(Martim)教授。 1904年,总督府医院又在郊区建立李村医院,这是其最早的分院。
此后几年的总督府医院,同此前的野战医院一样,一直处于一种边建设边使用的状态。 1901年,医院的二号病房楼也在年内建成并交付使用。细菌学化验室也可在年底使用。在楼内水管完工之前,取水暂由设在东头最高台地上的水站供应。在医院排水方面,已建成的建筑物都安装了地下水管,并与通往大海的地下管道相接。病人在新的病房里住得更为舒适,卫生条件也比过去好了很多。
1902年,医院大体建成。三号病房楼亦接近完工。该病房楼是所有病房楼中最大的一个,设有眼科、耳科和精神病等专科病房,另设有X光透视室和为一位已婚的医院督察、两位医助专门设计的套房以及一间为工作人员使用的、宽敞的礼拜室和其他居住场所。这座病房楼和二号楼一样有低压蒸汽暖气。值得一提的是,总督府医院还修了一个花园,这使得医院的整体环境好了很多。
1903年底,三号病房楼已建成,各楼以及整个院区也接通了自来水和下水道。还为在行政大楼中工作的华人和后勤,建了一个附属楼。另外,各楼中的电力照明也正在施工建设。 1904年底,妇幼临床医院建成并正式开张,并于年内收治了14名妇女和3名儿童。
随着医院楼房围墙及围篱的全部建成,总督府医院终于呈现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形象。
在野战医院尚未完工之前,病重体弱的人,只要条件允许,都被送往日本横滨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去疗养。因为在当时,那里的疗养条件是极好的。而总督府医院建成后,其日渐增强的接诊能力,使其可以开展大量的诊疗工作。日俄战争初期,德占青岛当局甚至空出总督府医院供交战双方使用(只有俄国人前来治疗)。自1904年8月起,总督府医院连续接纳了多批俄国病员,总计有12名军官、201名士兵、4名妇女和2名儿童。其中4人死亡,2人死于坏血病,1人死于肺结核。最后一批俄国伤员于1906年7月16日离开青岛。
在1905-1906报告年度内,医院做的阑尾手术不下42例。值得注意的是,动过手术的人不但全部康复,而且,凡是军官和士兵,都回到部队继续服役。 1907年夏季,在中国和日本的许多港口以及在新加坡都流行过霍乱,上海和天津情况最为严重。总督府医院也接诊过在上海被染上轻疟霍乱的人员。
1906年,总督府医院完成了全部建设。历时九年的建设,让德国人一共花费了198万马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总督府医院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医疗。为了促进当地卫生条件的改善,德占当局在医院建立了一个设有细菌学化验室的特殊卫生化学检查站,进行肉类检验并对乳制品进行卫生安全检查。此后,该院化学检验站的工作任务更是遍及应用化学的各个领域。德占当局和商人们经常前来检验各种各样的物品。值得称道的是,化验后提出异义的情况极其少见的。
三、德华大学医科实习基地
青岛德华大学医学系。
总督府医院全部建成后,除了开展正常的接诊,还成为了德华大学医科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基地。
早在1906年,德国总督府曾在送往柏林的报告中提交了一份“华人学校的计划”。后经与清政府多次协商,最终双方通过了《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这一清政府口中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是国门之内中西合办的第一个“洋学堂”,德国人更习惯称之为德华大学。 1909年10月25日,德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该校分设法政科、工科、医科和农林科4科。这样的课程设置,尤为后人所称道,因为它更注重的是应用技术,而很少涉及与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
德华大学开学的次年,医科开始招生。医科创始后,德国胶澳督署即将总督府医院作为该科的主要教学实习基地,并由该院承担医科的教学实习任务,这意味着该科的教师即由总督府医院院长和各科主任医官兼任。根据史料记载,医科学制4年,共8学期,前3学期为医科预科学习,第4学期转入总督府医院普通检验,第5学期为医院临床实习,4年学习结束后再实习1年,成绩合格方可毕业。1913年,德华大学有医科学生12人。遗憾的是,由于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的爆发,德华大学不得不停办,而此时医科尚无一个毕业生。所有医科尚未毕业的学生,被迫迁入德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同济大学。总督府医院也被日军接收,改称陆军医院。
总督府医院是青岛最早的综合性西医医院。毋庸讳言,其存在极大地提高了上个世纪初青岛乃至山东地区的医疗条件,让当时国人并不熟悉的西医走进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由于德占青岛从一开始就想打造一个模范殖民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总督府医院也是德国人展示其成就和推广其文化影响力的平台。正因为此,德国人在建设及使用总督府医院时,不可谓不用心。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德国统治青岛的殖民本质,以及该医院更多是为驻青德军服务这一事实。 (撰稿:兰台蕙质)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