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识毒拒毒防毒!青岛戒毒所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活动

2021-06-26 19:26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6月26日讯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多家单位联合举行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活动。来自市戒毒所、市疾控中心、李沧区疾控中心、李沧区禁毒办、李沧区关工委、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的近百名禁毒志愿者,在李村步行街、台东步行街、苗岭路地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开展禁毒宣传,为过往群众发放了4000余份禁毒宣传材料,展示毒品模型,讲解禁毒知识,组织禁毒签名,引起过往市民热心关注并接受教育,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李村步行街,禁毒宣传现场树立的一幅以“参与禁毒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禁毒宣传喷绘画面引人注目,戒毒所警察和社会禁毒志愿者一起,向逛街购物驻足观看禁毒宣传的人们详细讲解各种毒品的外观和毒性,告诉大家要把禁毒宣传册拿回家去,好好学习,让家人和朋友都了解毒品的危害,共同防范毒品,不让毒品进入家庭,维护家庭和谐幸福。禁毒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各类禁毒防毒宣传册,介绍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禁毒相关法律和防毒技巧。李沧区禁毒办的警察向市民耐心细致讲解毒品犯罪的危害,以及如何辨识、防范、抵御毒品,详细解答对贩毒、吸毒引起的一系列法律、社会问题。戒毒所的警察结合工作实践,告诉市民吸毒会导致心理异常、精神痛苦、免疫力下降、疾病缠身等种种危害,以及数不胜数的因为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以此告诫大家毒品绝对不能碰,不能因为好奇吸上一口毁了一生。疾控中心的志愿者们向大家宣传吸毒容易导致的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告诫大家远离毒品、防范疾病。禁毒志愿者告诫广大市民,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不良场所,克服好奇心,防住“第一口”。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专门制作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禁毒纪念品,一个精美的盒子里装着用餐勺子、叉子和筷子,让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想起禁毒的知识和观念,时时刻刻收到防范毒品的提醒,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苗岭路地铁站2号线和11号线交汇处,志愿者们摆好毒品模型,立即引来乘坐和换乘地铁的人们观看询问。一些坐11号地铁进市里游玩的农民朋友,纷纷停下脚步来观看禁毒宣传。大家在逐渐认识毒品、明白毒品的危害后,不禁发出阵阵惊叹,纷纷表示:“之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吸毒有害,但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通过宣传活动才知道,这毒品种类还真是不少,真的是就在身边,并且危害很大啊!”大家表示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十分重要,要自觉与身边的吸毒违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在人流涌动的台东步行街,志愿者们身披禁毒志愿者绶带,穿梭在人群中发放宣传材料和禁毒纪念品,受到大家的欢迎,人们纷纷和禁毒志愿者合影、签名,表示支持和参与禁毒事业。

禁毒戒毒宣传是提升人民群众防范毒品能力的重要手段。青岛戒毒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禁毒宣传工作,经常组织警察走向社会宣讲禁毒知识,让广大市民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提高大家识毒拒毒防毒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和禁毒意识的有效方法。这次联合禁毒宣传,活动规模大,参与人员多,内容丰富,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市民中营造了“人人远离毒品、人人参与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促进了社会环境净化,为打造无毒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胡克琦)

相关新闻:

“高材生”缘何染毒又能“弃毒从新”

——来自青岛市强制戒毒所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的故事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6月26日讯 值6.26国际禁毒日之际,记者在青岛市强制戒毒所采访了两个大学毕业“高材生”吸毒又得到戒治的故事。从中体现出该所运用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助力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有益尝试和成功经验,也警示人们提高警惕,远离毒品,增强“拒毒”自觉意识。

案一:运用“生命教育法”提升戒毒人员王某的戒治动力

戒毒人员王某,男,44岁,大学文化,离婚,山东日照人。书香门第家庭,从小教育良好,父母管教严厉,名牌大学毕业,在知名企业工作十年,但性格叛逆、又内向自卑,2015年离婚后,精神压力很大、难以排解,在朋友(后也被强制戒毒)的引诱下开始吸食毒品。2019年7月,因吸毒成瘾被公安机关送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入所后,王某沉默寡言、无精打采,不适应戒治生活,漠视警察的关心教育,经常以各种理由逃避教育戒治和康复劳动,对戒治和未来生活没有信心。了解王某的情况后,警察与心理咨询师共同研究制定教育戒治方案,首先由咨询师进行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与王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了解其成长历程中的创伤点,逐步释放压力,打开内心纠结;王某接受过高等教育,又是具有专业特长戒毒人员,对已形成认知观点容易固执己见。针对以上特点,该所选用“生命教育”,重建他对生命的神圣感,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疏导、学会沟通技巧、亲情互助,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兴趣爱好等多种形式,促其深化认知,升华自我, 适应戒治环境,不断提升戒治动机。最后对教育效果再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前后测量对比,用数据和事实来验证教育效果。

咨询师从尊重、信任、理解、接纳王某的情绪反应开始,逐步使张某卸下心理防御,陪伴他共同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的严厉教育方式、人际沟通困难、离婚创伤、逃避痛苦选择吸毒经历,对其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在交谈中,咨询师发现王某对父母有明显的抱怨情绪,咨询师抓住此点展开工作,让其谈谈对父母的感受时,王某瞬间泪崩,王某的父母均是大学教授,在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对其严格要求,成绩必须保持级部前三,否则会受到各种严厉处罚。他慢慢形成自卑、偏激、孤僻、压抑的性格特点,这也为他今后的人格发展埋下了隐患。当王某的情绪慢慢平复后,咨询师陪伴王某一起看到自己内心的期待、渴望,理性分析父母对其不予余力的进行培养。王某慢慢感受到父母严厉背后深沉浓重的爱,咨询师鼓励王某每周给父母写信交流,逐渐打开冰冻已久的心灵,感受到爱和温暖后,笑容自此在王某的脸上绽放。

该所又对王某进一步进行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使王某培养起对他人、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意识,在戒治生活中要学会沟通,主动与其他人沟通,关心他人,维护集体荣誉。并教育引导王某注意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教育,使其认识到追求快感绝不能以危害生命健康为代价。并帮助王某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选择正向的方法,而不能遇到压力时、就把逃避作为第一应对模式。因不敢直面压力和困难,这也是他吸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该所发挥王某的平面设计专业特长,负责黑板报工作,新颖的内容,专业的设计,很快赢得其他戒毒人员的掌声,王某的自信心开始增强,逐渐开始融入群体,与他人的沟通明显增多。

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后,王某对戒治充满信心,在所内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和谐,主动发挥自身才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性格变得开朗、乐观。

近日,王某就要解戒回家了,却又眉头紧缩,心事重重,睡不好觉。他像大多数戒毒人员一样,在出所前都会面临回归的心理压力,包括家人的压力,自己面对新生活的压力,社会歧视压力,对于自己能否抵挡住毒品诱惑的担心,生活压力,以及吸毒人员的羞愧感等等。该所心理矫治中心肖主任针对他的情况,和中队心理咨询师一起认真研判,并邀请青岛市总工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技术”,帮助王某释放了压力、缓解了焦虑情绪、逐步建立目标、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希望,通过专业心理前后测量,王某的心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自信心有了显著提升。

案二:多措并举促“浪子回头”,帮助解戒人员谭某某再就业

谭某某,1983年2月生人,曾是毕业于山东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家住青岛市城阳区,2014年7月首次吸食冰毒,2016年8月23日被青岛城阳分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目前已顺利再就业3年,并成为一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为深入推进“六疗”戒毒模式,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中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工疗”在戒除毒瘾、培养良好劳动观念的基础性作用,坚定心疗、“化”疗的基石地位,积极开展“帮一把,扶一下”、“齐鲁文化入心”工程,顺利促成已解除人员谭某某与外协厂家签订长期劳务合同。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从司法行政措施向社会管理行为迈进的成功案例。

谭某某是大学毕业工作后,在一次的朋友聚会中因未抵住诱惑而沦为瘾君子,父亲恨铁不成钢,直言要断绝父子关系,妻子受够无尽的谎言,提出离婚。他强戒1年8个月期间,无一人前来接见。初来时,他意志消沉、浑浑噩噩,生产任务完成不及时、个人卫生邋邋遢遢,经中队长梁队长及值班干警多次交心谈话,打开了幽闭的心,逐渐转变了混日子的消极观念,积极通过劳动“排出毒素”,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队还着重挖掘谭某在统筹安排方面的能力,加之其努力上进,一点点进步,成为生产骨干并当选为班组长,负责协助中队干部统筹生产计划和生产秩序的自我管理。2017年春节,司法部开展戒毒人员外出探亲活动,经中队集体研究,决定谭某某在列。初时,其家属强烈反对其回家,其父明确说:不愿意见他,看见他就生气。梁中队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此举有力于加强家庭帮教,促使其戒除毒品,早日回归正常人之列。经过多方斡旋,其父终于同意其回家,并于假期当天亲自来接,并仔细聆听中队干部的嘱咐。假期结束,谭某某在其父陪同下,提前2小时安全返回中队,是全部探亲人员返所的第一名。回队后,谭某某现身说法,既改善了与家人的紧张关系,增强戒毒信心,又言传身教,感染鼓舞了中队全体强戒人员坚定戒毒的决心,形成了“教育一个,打出一片”的良好戒毒氛围。

谭某某在协助中队领导安排生产计划期间,表现突出,计划安排及时,分工明确,产品质量产量双提高,顺利完成外协厂家的生产任务,得到中队全体干警及厂家领导的认可。梁中队长综合考量其强制隔离戒毒期间表现,本着“人性化教育”,彰显“戒毒人文关怀”,促进其“社会人”的再转变,积极向厂家推荐优秀人才,既鼓励谭某某充分发挥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又协助厂家领导对其进行全面考察。经过厂家的多方面综合考试考核,谭某某均得到优秀评价,最终与厂家达成聘用意向,并顺利签订长期劳务合同。

截至目前,谭某某已在外协厂家工作3年多,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提拔为中层管理人员。如今他又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并且于今年育有一子,现在的他回顾过去的不堪种种总会苦苦连笑,展望未来时又眼中充满憧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胡克琦)

责任编辑:陈海芹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