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开眼界,房子还可以这样盖!这个重量级展会,关乎每个青岛人的幸福感!

2021-07-16 23:53 青报观象山  

居住是每个人来到一座城市的终极目的,宜居也就是对一座城市的至高评价。

七月的青岛,山青水碧,气候宜人,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行业专家共襄盛会,共话宜居城市建设。在今天启幕的2021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暨中国(青岛)宜居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百余家企业和机构在一万多平方米的展馆内集中亮相,展示住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成果,参展者在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城市居住标准的未来之光。 

本次博览会以“宜居城市时尚生活”为主题,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联盟)承办,包括宜居博览会展会、宜居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两大板块。 

博览会围绕“宜居”这一主线,在全方位展现近年来青岛住建事业成就的同时,邀请多位国内行业大咖“坐镇”,用他们的真知灼见,擘画宜居城市“升级版”。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住在青岛”正在发生嬗变。

据统计,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0年代初的不足6.7平方米提升至如今的33.4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青岛市城镇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约316.2万套、建筑面积约3.1亿平方米,总体达到户均一套房。 

往大里说,“宜居”的概念不应只涵盖居住体验,就如同各类宜居城市排行榜会从经济指标、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多维度去衡量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青岛不断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的同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 

在新基建的驱动下,无论哪个层面的“宜居城市”建设,都将迎来“升级版”。可以说,此次博览会就是一个为全国住建企业搭建起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在青岛的思想碰撞和相互启发,加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01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海滨城市千千万,唯独青岛无可替代。”这是此前刷爆朋友圈的一篇网文对青岛的评价。这种好感和向往源自“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自然风光、“喝啤酒吃蛤蜊”的烟火气息、“来了就是青岛人”的开放心态……这些因素的加持,让青岛成为一座“来了就会爱上”的城市。 

人来了,重要的是能留住。能否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这决定了其是否甘愿在此“扎根”。为此,一方面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则要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2007年至今,青岛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建立起了层次分明、结构完善、全面覆盖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基本实现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格局。可以说,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还在促进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顺应国家大势,青岛全面跨入了租购并举的住房新时代。2018年至今,青岛市陆续出台了12项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配套政策,多渠道支持扩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规模,规范和促进租赁型人才住房建设。 

从家家有住房到人人有房住,青岛人的住房观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早日住上宜居房,成为青岛人新的中国梦。面向未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青岛正向着“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职住平衡”的总体目标继续迈进。 

02

重量级嘉宾在青共话“宜居”  

时下,“碳达峰”“碳中和”已成社会焦点,同时也是此次高峰论坛研讨交流的核心点。

“大开眼界!”逛完2021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展馆后,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感慨,之所以给出如此评价,是因为在展馆内他捕捉到了“双碳”的三个核心要义——减碳、重复使用和智能管理。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他认为中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理念必须以“减量、定制,绿色、综合”为主轴,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做到可重复使用和智能化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认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兑现对世界的承诺。绿色建筑经过漫长的前期探索,已经到了新的历史节点。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绿色建筑必须融合智慧数字化,这将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着眼“宜居”这一主题,著名房地产专家、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谈到,宜居包含两层含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保持亲密关系,既有物质方面的舒适,也有精神层面的愉悦。如何塑造“宜居青岛”?顾云昌建议,应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同时建设“有温度的社区”,形成宜居的家庭、宜居的社区到宜居的城市的梯度发展。 

03

“高科技”让城市更宜居 

观象君在展馆内看到,前来逛展的人络绎不绝,参展者在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宜居城市发展的未来之光。伴随着新基建市场的不断发展,青岛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已经站上“风口”。 

作为“青岛第一高楼”海天中心钢结构供应方之一的中建科工山东公司,其展区内呈现了小学、医院、住宅、停车场等多种钢结构装配式应用场景,“以学校和医院建设项目为例,我们大量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像乐高积木一样快速搭建交付,装配率可达到70%。同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钢材回收利用率可达95%。长期来看,循环经济的减排红利,将对未来实现碳达峰,特别是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碳达峰起到巨大作用。”中建科工山东公司总经理王超介绍说。 

在中青建安展区,一处装配式内装应用场景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展区工作人员薛原告诉观象君,一间5平方米的装配式卫生间只需一天时间即可完工,相比之下传统建造方式至少需要20天。“通过定制化生产和现场拼装的模式,粗略算下来,材料费可节约50%,人工费可节约70%,而且新型材料的耐用性更强,更环保,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黑科技”的投用,能让宜居城市建设“事半功倍”。展馆一隅,一个形似推车的黄色设备十分抢眼。据青岛海德工程集团执行总裁寇媛媛介绍,依托雷达探测技术,利用这辆“小车”就能探测出道路下的空洞,就如同给道路做“B超”,进而避免城市道路塌陷事件。

04

新基建助力宜居城市走向“升级版” 

当前,新基建方兴未艾,新冠疫情余波犹存,国内住建企业也在适时求变,试水数字化转型。 

“建筑产业正经历着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与科技跨越同步推进、高度叠加的过程。如今,无论是智能建造还是智慧工地管理都已有不同程度的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工商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秘书长程林告诉观象君。据悉,目前,建筑业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因而造成数据孤岛现象,这就亟需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提升建筑企业大数据建设的积极性。 

在高峰论坛上,《建筑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宣言》会面向全国发布,其目的就在于呼吁民营建筑企业抱团发力,共同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这些企业带着前沿理念和技术而来,通过在青岛的思想碰撞与相互启发,进一步激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程林说。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住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进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专家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下,大家对“宜居城市”的内涵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双碳”目标之下,如今的宜居城市建设不仅要环境好、设施好,更要融入新技术和高科技,让城市运行更加便利高效、绿色智慧。 

从这一层面上讲,聚合行业企业资源,推动构建宜居城市的“升级版”,也正是此次博览会举办的用意所在。 

山青水碧、城海相依,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人文禀赋,使青岛成为久负盛名的宜居之城。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宜居城市”进发,开门迎贵客,远谋于未来,如今,“宜居之城”青岛已扬起风帆!

作者 |  冰洁   摄影 | 刘栋

责任编辑: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