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作家莫言在自己的微信号上发了一篇日记,分享了自己回老家体验开收割机的快乐。他开收割机的地点在胶州,在他朋友承包的4000多亩土地上。
这片土地上种的玉米高达3米,专门用来做青贮饲料。“大概有八成熟的时候,就把它收割下来,随即粉碎成很小的片段,然后打成包,运往世界各地,用来喂养奶牛或者羊。”莫言在收割机上摆弄着方向盘,显得非常高兴。他在日记中感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莫言在胶州看到的景象,是青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注脚。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现代化等,从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科学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乎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
近年来,青岛在乡村振兴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专项考核取得全省第二名,连续两年位居第一等次。但需要看到,在乡村产业项目质量不高、乡村振兴进展不平衡、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不高等,青岛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强短板,补差距,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全面”推进。今年以来,青岛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深入实施“项目落实年”,五个专班条块联动、协同作战,坚持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85项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青岛开了一个好头。
1、抓好巩固、拓展、衔接
稳住脱贫攻坚成果
虽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但青岛贫困人口面广量散,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返贫;老弱病残多,自我发展能力弱,稳定脱贫有一定难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2月26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后的第二天,青岛即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总结全市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强调,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整体稳定,继续落实好各项针对性帮扶措施,突出做好库区、林区、粮区等重点区域帮扶工作,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青岛狠抓巩固、拓展、衔接三个关键,聚焦东西部协作硬任务,谋篇布局,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衔接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东西部协作有序推进。
——抓巩固,坚决稳住脱贫成果。青岛建立“三个一”动态监测体系,认定动态监测帮扶户64户、131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4888人实现务工就业。实施扶贫特惠保险和防止返贫致贫综合保险兜底“双保险”,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返贫和致贫风险。
——抓拓展,大力提升脱贫质效。各级安排衔接乡村振兴资金4.26亿元,资金投入总体保持稳定。推进“四权”改革,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落实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0个。
——抓衔接,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将市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并入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推动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工作体系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全市确定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各级各部门集中政策帮,经济强区和市属强企结对帮。
当前,青岛正持续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严重困难户,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推动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机构衔接,6月,各区市乡村振兴局全部完成挂牌;7月,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确保脱贫成果稳得住,衔接工作有人抓。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推动相关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完善政策、工作、制度体系
保障乡村振兴推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在各个层面做好准备,多方力量协调配合。
早在去年10月,《青岛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已出台实施,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政策创新。
该《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全市将重点实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农业农村“双招双引”和深化农村改革“五大突破”。围绕“五大突破”,《方案》部署了机关党组织帮带行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攻坚行动等十大行动,统筹推动工青妇、教育、国有企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青岛推出了多项更有力的举措,为乡村振兴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4月,青岛市乡村振兴攻势指挥部印发《乡村振兴攻势作战方案(3.0版)》,提出着力打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乡村生态宜居攻坚战、农村改革创新攻坚战等六大攻坚战,确定了8个方面的85项重点任务清单。“引进过亿元乡村振兴项目10个以上” “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15条十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链”等,成为青岛推进乡村振兴的“作战图”。
同样是在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确定未来五年“三农”工作思路,全面部署乡村振兴工作。
这份青岛乡村振兴指南提出了6个方面的28项具体任务,其中多项为首次提出。例如,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构建“县城+乡镇”同步发展格局。
一周之前的8月19日,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调整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汇报,建议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加强顶格推进;会议研究审议了《2021年度区市和市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强化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青岛正汇聚起乡村振兴更强大的力量。
3、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
让乡村城镇一样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以产业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以来,青岛狠抓项目落地,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早达产,以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落地开花。
最近,平度市旧店镇绿色的田野中,多出了一片“白纱帐”。这片超过400亩的土地,是旧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高标准矮砧苹果示范园项目的一期,投产运营后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笼式矮砧苹果示范园区。
该示范园总规划占地5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园区一期占地460亩,已栽植新品种苹果树苗近37000棵。园区采用高标准网室防护技术,结合采用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搭配全园机械化作业,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相比传统的苹果树,矮砧苹果株间距紧密、行间距宽阔,便于机械化作业。按照预计,盛果期亩产达到8000斤左右,产值比普通模式增收4000余元,丰产后预计年可实现总产值1600余万元。
总投资6.2亿元的智慧化工厂暨香菇菌棒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新希望六和2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建材凯盛浩丰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过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正在青岛多处开工建设。上半年,共引进过亿元乡村振兴项目20余个,现代高效农业项目投资增长近四成。目前,莱西宜品乳业、胶州益海嘉里等过10亿元大项目顺利推进,青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相比收入,城关差距最突出的其实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唯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这块短板,完善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全面的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青岛狠抓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5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工建设,2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已完成,10个市级美丽村居试点建设已启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开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649个,竣工153个,实现投资6.44亿元;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7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82公里。
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青岛正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城镇一样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青岛正向着目标奋进。
作者 | 王凯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