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抛开《第一炉香》的口碑,谈谈电影与小说的十点差异

《第一炉香》上映后,豆瓣评分目前落在5.6,票房在上映第3天也刚超过2000万。比起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摄影杜可风、音乐坂本龙一,以及马思纯、彭于晏、俞飞鸿、范伟这样的高配阵容,影片如今的表现确实谈不上理想。

单从市场价值上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改编。很多人都在讨论演员不适配、影片口碑差的问题,本文不再多言。其实看过电影和小说之后很容易发现,演员问题并不是根本问题,对内容影响更大的,是两部作品在相差不多的情节中,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内核。

如果小说是一场关于欲望与金钱的“肮脏游戏”,那么电影就是堕落少女爱而不得的“婚姻牢笼”。电影套用了小说“肮脏游戏”的外壳,又试图从中剖出一场“纯白爱情”,本就存在严重的对撞,正是这种错位和偏离,注定电影《第一炉香》的改编很难成功。

下文内含剧透,笔者将通过电影中10处比较重要的改动,来试着探讨影片为何没能撬动市场。

1、影片中,葛薇龙(马思纯 饰)打开自己房间的衣橱,看到里面装满各式各样、适合各种场合的漂亮衣服时,只是开心地拿起几件欢喜雀跃。而原著中,薇龙因这个衣橱而迷醉,她迫不及待、又生怕别人看到地一件件试穿,连晚上睡觉都沉浸在衣橱的梦幻里,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直面自己的欲望。

影片的处理其实削弱了衣橱存在的意义,也让薇龙这个人物显得更加单纯。而且,在原著中,衣橱出现在姑妈梁太(俞飞鸿 饰)给薇龙量尺寸之后,她在试穿时就发现这些衣服都是量身定做般合适,那时她就明白了,梁太接纳她本就是为了让她做交际花“钓”男人。但是,影片将量尺寸的情节调在“衣橱”之后,弱化了姑侄二人之间心计的较量,和人性的复杂。

2、影片中,葛薇龙在失身于乔琪乔(彭于晏饰)之后,坚定地选择离开,后因适应不了“下层贫苦人群”的生活环境,重回梁太的控制中。而在原著里,葛薇龙虽然嘴上说要走,但后来感染风寒,那场病很久才好,里面一半原因是她自己“不想好”,她还在犹豫要不要走。

这样的犹豫在原著中还有多次,比如最开始,薇龙受到丫头和梁太奚落曾一度想转身离开,但后来,她又觉得不能白来,“要照原来计划向姑母提出要求,依不依由她。她不依,也许倒是我的幸运。”这些犹豫的存在,证明着薇龙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她的堕落也不是无奈地被迫选择。甚至,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与梁太之间就是双向利用,且薇龙从主观上也不愿意放弃利用梁太的机会。

3、影片中,周吉婕(梁洛施饰)与薇龙是推心置腹的好友,与乔琪是形影不离的兄妹。但在原著中,吉婕与薇龙则是两朵交际花,她们之间也只是“塑料姐妹”的交情,吉婕更不愿意承认乔琪是自己的亲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影片尝试以更柔和的笔触去呈现上流社会的“肮脏游戏”,而原著则是撕扯开给人看。原著所描摹的“肮脏游戏”不只是一个“高级妓院”,更在于身处这种社会关系里,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互相利用和金钱交易。

4、影片中,乔琪虽然与父亲关系不好,但多有交集,他也可以得到吉婕的“接济”,维持不错的物质生活,更接近于纨绔的花花公子。但在原著里,乔琪是被乔家嫌弃的人,他的生活来源只能靠各种富家小姐、富家太太,爱情对他来说,或许只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5、影片中,薇龙对乔琪的感情是纯粹且直白的,她想要的回应也只有爱,这为之后影片“恋爱脑”的走势埋下了伏笔。结合影片对乔琪的改编来看,乔琪的纨绔与浪荡更直接地表现为“渣”,而少了心理创伤、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并不让人觉得“疼痛”,也很难让人代入。

相比之下,在原著里,薇龙想通过乔琪得到的并不只有爱,在她看来,乔琪是姑妈都“拿不下”的人,她可以借此报复姑妈,同时为了一直留在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中,乔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套牢薇龙的从来不是婚姻、也不是梁太,而是她自己的欲望。

6、影片中,薇龙与乔琪结婚后,变成了一个可怜的怨妇。但在原著里,薇龙对乔琪、对爱情都有清醒的认知。

“现在她明白了,乔琪是爱她的。当然,他的爱和她的爱有不同的方式——当然,他爱她不过是方才那一刹那。” 小说里,这是薇龙自己想明白的事,她也卑微地接受乔琪在外沾花惹草。

甚至,薇龙因为这样卑微的爱,扭曲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乔琪是对的,乔琪永远是对的。”这种把自己无限放低的“自我撕扯”反而更让人觉得难受。而在影片里,薇龙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卑微,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所以她抗争、哀怨、逼迫、挣扎,但并不动人。

7、关于影片与原著在爱情、婚姻表达上的差异,其实折射的是两者对“爱而不得”的理解偏差。影片是薇龙对一个人的爱而不得,但小说表达的更多是对“爱情”求之不得。

梁太年轻的时候,为了钱,给一个大自己很多岁的老男人做小老婆。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谁,也没有被谁真正地爱过。因此当她有了钱、有了权,才会对性、对爱如此渴求,这是她最缺失的东西。薇龙也是一样,从她为那个衣橱着迷开始,从选择进入这场“肮脏游戏”开始,她就不得不舍掉爱情,最终一步步堕落,成为上流社会的敛财工具。悲哀的是,她从来没有真正想过逃离、也无法逃离这场游戏。

8、相比小说对薇龙着墨更多,影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加入了梁太的过往。为了“嫁入豪门”,梁太曾下跪给“大老婆们”敬茶,遭受诸多白眼和屈辱。这些小说中没有体现的部分,让梁太这个人物本身变得更丰满,也合乎情理。

9、影片通过色彩、镜头转换烘托氛围,原著则透过不同意象暗示人物命运。这也是张爱玲作品很难改编的一个原因所在,她的文字本身很有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感知,更是深层的心理连接。

薇龙初入梁家,一个人等梁太时,小说中写道:“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暗示薇龙正一点点靠近危险的边缘。原著中像这样的描述非常多,月亮、麻雀、云、树、花……都是她笔下的“想象力”,但遗憾的是,镜头语言很难将这样的“想象力”进一步放大,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改编的难度。

10、影片定位是一部爱情片,内容上也更侧重爱情线,但原著却有时代的厚重感,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更是不可割裂。

小说中写道:“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葛薇龙在玻璃门里瞥见她自己的影子——她自身也是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的一部分……把女学生打扮得像赛金花模样,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

环境对人的影响从来都是集体性的,动荡年代里,阶层矛盾、种族差异、战乱纷争都在影响着人物命运。当然,在有限的影片时长里,铺陈这样的时代背景确实不容易。但是,即便抛开小说,影片着重爱情线并逐渐靠近“疼痛文学”的表达形式,依然不够戳人。

从受众角度来说,想看《第一炉香》的人,期待的是许鞍华如何表达张爱玲。若要看“疼痛文学”,观众大可以选择郭敬明、饶雪漫等作者的作品,期待和落差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从创作角度来说,且不说“疼痛文学”的风早已经吹过去了,单是将这样一部值得反复体味的作品,一点点剔除其时代的复杂性、人物的复杂性、最终改编成“疼痛文学”的模样,多少是有些“糟践”了。

责任编辑:李慧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