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午休闲聊,有位同事说,她女儿的大学里有个女孩轻生了,轻生前表现过明显的抑郁倾向。
通常,缺少关爱或遭到不良对待的人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据说女孩家经济条件非常好,不存在生活压力,也没有失恋和人际关系的危机,抑郁的根源就是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而转专业又没有希望。
在大家看来,不喜欢所学专业真的是生活中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很多人最开始都是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慢慢地才有了感觉,有了感情,要不怎么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呢?
另外,现代很多知识和行业都是相通的,不喜欢本专业,毕业后可以转行,也可以另谋职业,完全没必要想不开啊,可有些孩子就是转不过弯来,想问题总是爱钻牛角尖。
办公室的几个中年人不禁感慨说,以前的孩子缺吃少穿,而且还经常挨打挨骂,为什么没有心理问题呢?可现在的孩子锦衣玉食,被爱包围,怎么还会出现心理抑郁呢?
02.
对于这个问题,岛城心理专家丁源玉有她独到的分析:
丁源玉认为,过去的孩子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单是缺吃少穿,有时还要忍饥挨冻,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时孩子们的需求仅局限于生理需求(食物和衣服)和安全需求(工作保障),满足了这些需求后,他们自然开心快乐;然而现在的孩子早已达到了衣食无忧,而且被家人的爱包围,所以他们便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社交需求(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一旦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他们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又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首先是社会压力。以前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不用担心成绩不好,也没有升学压力,而现在学习班成了孩子们最多的童年记忆。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就让他们学这学那,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也不管孩子爱不爱学。其实童年应该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在这个年纪却要不断学习他不想学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到了初高中需要发力时,他们对于学习已经麻木了。这时的孩子是最脆弱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快乐,不出现心理问题才怪。
其次就是社会上的攀比和内卷现象,孩子们之间比有钱,比学校,比穿搭,比游戏,想要胜出,只能付出更多或是放弃更多。大家都爱慕如荣,而社会又让人们淡泊名利,孩子们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矛盾中活着。这种矛盾甚至形成了无形的链条,就是很多人从小努力学习,但也不一定可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算是考上好的大学也不一定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算有一份满意非工作,也不一定可以过得很好……就是在这样的互相攀比中,孩子们被一步步地逼着前向走,才导致有些孩子们出现了极大的心理问题。
另外,很多家长有意无意中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工具人”,不管孩子们干什么、学什么,都要按着家长的意愿,孩子的成绩成了自己炫耀的工具,他们同时把自己的焦虑、没能完成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孩子真正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联结却是不足的。当孩子缺少友谊、不被尊重、找不到自我时,内心就变成了空洞。一旦内心空空,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被关爱、不被需要、不值得存在,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自己。
基于这些原因,家长在养育孩子时,除了要给他们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多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关心他们想什么,爱什么,多与孩子建立心灵的联结。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才能拥有一个丰富快乐的人生。(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慧)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