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11月19日特1版
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保障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改革创新亮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部署安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改革先导、突破、创立作用,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探索建立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巡察整改促进评估机制、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着力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青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当好山东发展的龙头汇聚强大正能量。
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
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改革,是改善民生福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强化流程再造,健全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强监督与强监管协同发力,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推动聚焦重点发力。坚持“一区(市)一领域、一领域一专项”,全市层面确定教育、医疗卫生等12个重点领域36项整治任务,区(市)层面确定10个重点整治领域,行业层面确定21项重点整治任务,项目化推进民生领域问题整治。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定期分析研究、会商解决疑难复杂问题,压实责任链、工作链和效果链。如城阳区纪委监委紧盯骗取医保基金问题,创新探索“互联网+”监督模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阳光巡检”大数据监督平台,累计发现疑点1289次,追回违规资金11.6万元、违规费用6万余元。
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三横三纵”责任体系,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抓总,市直主责部门具体负责,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督促,区(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配合、联动整改,横向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相互协同,纵向市、区(市)、镇(街道)三级贯通联动,条块结合、各负其责、合力攻坚。如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市容环境问题,采取开展“专责监督+行业监督”协同察访模式,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力量,配备市直职能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点穴式、下沉式察访,透视发现业务工作背后的责任、作风和纪律问题,及时召开约谈会,督促主责部门“抓机关、带系统、促基层”,改进提升工作质效。
完善开门整治机制,推动诉求渠道畅通。坚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 纪委监委在您身边”举报平台,市、区(市)两级分别向社会公布举报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并配套制定问题处置流程,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截至10月底,累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076件,均按规定进行了转办、督办。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某小区11年未办理产权登记问题,崂山区纪委监委向区主管部门制发工作提醒,强化跟进监督,协调相关单位合力攻坚,目前具备办证条件的990户业主已陆续领到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赢得群众赞誉。
完善靶向监督机制,推动精准解决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综合梳理研判各领域、各行业突出问题,分类制定监督检查建议清单21件,明确监督事项、关键点位和措施办法197项,以清单引领方式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检查,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截至10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监督检查1141批次,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3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82人,党纪政务处分379人,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保障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完善以案促改机制,推动形成工作闭环。用好专项整治成果,综合运用约谈提醒、内部通报、纪检监察建议等措施手段,督促各级各部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健全机制、优化流程,形成闭环治理。截至10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制发纪律检查建议143件,督促各级各部门建立完善制度485个。如即墨区纪委监委督促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出台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及工程款纠纷信访问题奖惩办法,健全完善预防农民工欠薪风险与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机制,保障监管账户资金使用规范到位。
探索构建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机制
提升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质效
开展“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是新时期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构建“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凝聚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合力,释放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治理效能。
坚持系统思维,创新协作实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室”牵头抓总、“组”充实力量、“地”攻坚突破,推动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坚持统一领导。聚焦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重点疑难案件查办等,由市纪委监委统一指挥,调度“室组地”多种资源,采取组建工作专班、成立联合专案组等方式,对相关问题通盘考虑、一体攻坚、高效落实。创新制度机制。出台《关于强化“室组地”联动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政治监督、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协作等10方面联动内容,健全统筹协调、信息共享、考核问效等机制保障,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加强协同联动。立足优势互补,加强全流程、各环节的统筹衔接和力量整合。比如,监督检查环节,通过“组地申报、室统筹”等方式,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审查调查环节,建立固定联系片区(单位)人员抽调机制,“室组地”协商确定专班人员,提高办案质效。
坚持系统施治,提升反腐质效。深化运用一体推进“三不”方针方略,贯穿“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全过程,发挥系统施治综合效应。强化高压震慑。通过“室组地”联合,提升重点案件查办等工作质效,不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比如,在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某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办理专案中,统筹区(市)纪委监委办案力量,上下联动、攥指成拳,确保案件查办顺利推进,释放高压震慑效应。强化制度治理。做好案件查办“整篇文章”,通过协同开展“一案三报告”等方式,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比如,在查办某国有企业“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相关室牵头开展案件剖析,组地“查”“改”同步推进,督促相关责任主体真改严改,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进一步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做实警示教育。把固本培元融入协作配合全过程,“室组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加强检视剖析,督促相关单位加强警示教育,净化政治生态。比如,在查办政法系统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在“室组地”协同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基础上,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相关单位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治理一域的治本效应。
坚持系统联动,深化拓展运用。做实“室组地”联动效能延伸,积极推动相关做法向各领域拓展运用,实现成果共享共用、效能聚合提升。加强专项整治联动。对涉及全局性专项检查和重大复杂监督事项,由室统筹协调,组、地发挥熟悉情况优势,推动专项整治更加精准到位。比如,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等责任落实情况,积极运用“室组地”联动方式,集中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520个,提出纪律检查建议45件。加强作风建设联动。开展“护航项目落地、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监委在行动”,科学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聚焦项目招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坚决查纠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1人,督促解决问题429个。加强巡察工作联动。把巡察监督作为贯通各类监督、综合运用各方力量的综合平台,推动构建集成高效工作联动机制。比如,在开展供销社系统腐败问题重点整治工作中,采取市、区(市)联动,提级交叉、一体推进的方式,对市供销社进行巡察“回头看”,对6个区(市)供销社开展提级巡察,推动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创新建立整改促进评估机制
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
为压实巡察整改责任,推动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市委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和成效评估工作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巡察整改促进、评估机制,推动被巡察党组织真改、严改巡察反馈问题,做深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
注重贯通融合,划出各方主体“责任田”。坚持守正创新,实施流程再造,建立健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巡察整改责任体系。被巡察党组织承担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履行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职责,市委巡察办加强对巡察整改情况的统筹协调、跟踪督促。对相关责任主体重点工作事项逐一进行细化明确,并配套建立健全材料移交、问题会商、报告会审等工作联动机制,拧紧责任链条,推动贯通融合、同向发力。比如,在十二届市委第十轮巡察集中整改阶段,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巡察办协同联动,一体推进巡察整改监督工作,被巡察党组织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5.1%,新制定或修订完善制度机制711项。
蓄力精准滴灌,推动整改监督“实效化”。聚焦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成效三个重点,推动实现日常监督精准滴灌、形成常态,有效提升监督实效。在监督内容上,重点聚焦被巡察党组织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巡察反馈问题及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处置办理、巡察整改纪律作风等情况。在监督方式上,建立跟踪了解、问题发现、问题线索处置办理和协调联动四项机制,细化提出列席会议、定期报告、重点核查、实地调研等13种监督措施。在监督成效上,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突出对长期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进督促。比如,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巡察办加强协作配合,强化跟踪问效,对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等25个单位的巡察整改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再反馈、再督导,有效提升巡察质效。
深化成果运用,明确整改评估“硬指标”。聚焦责任落实、整改质效、成果运用、群众满意度4个层面,细化16项具体评估内容和41项评分标准,采取日常评估和集中评估相结合方式,建立起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日常监督发现的被巡察党组织整改落实方面问题,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赋分,实施日常评估;每轮巡察集中整改结束后,由市委巡察办牵头组建评估组,组织实施集中评估,并综合日常评估情况形成最终分数及评估报告。同时,明确将巡察整改成效评估情况作为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评估等次较差的,约谈提醒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求被巡察党组织作出书面检查,并将其列入巡察“回头看”范围,切实深化评估成果运用,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
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
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要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市纪委监委紧扣全会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保障大局,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严查诬告陷害为干部澄清正名的“十项措施”》,并配套印发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为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3项工作流程,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对敢担当善担当干部的激励保护,推动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截至10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容错免责10起14人,同比增长56%;公开澄清不实举报160次176起,同比增长552%。
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制度机制“中梗阻”。立足我市实际,加强分析研判,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抓手,着力解决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工作存在的导向不够精准、措施不够具体、责任压得不实等问题。比如,印发《关于加强统筹调度建立健全线索处置“四查两看”工作机制的通知》,按照“谁处置、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将研判核实是否存在容错情形作为查办追责问责类案件的必经程序,为开展容错免责工作提供指引,确保全面、精准、规范、有效。针对工作措施不够具体的问题,以列举方式,进一步明确容错纠错情形“清单”,主要包括落实决策部署、推动改革创新、推动重点工作、推进社会治理等6个方面20项内容,让干部照“单”履职。针对程序不够完善的问题,将澄清正名的受理启动、分办处置、核查处理等措施具体化,让各级党组织“有章可循”,增强文件规定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规范工作流程,提供业务办理“操作图”。坚决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工作要求,分别对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为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等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结合实际调整完善,实现流程再造,保障相关制度规定落实落地。比如,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启动程序,容错启动可由当事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或当事人申请启动,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启动;查处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启动,可由被举报对象申请提出,也可由承办部门综合研判后提出,并分别由信访举报部门、案件管理部门按程序报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签批后进行分办。对容错纠错的启动、核实、研究、决定、反馈和督促纠正等作出规定,细化工作步骤,提供规范指引,使各环节的程序规定具体化、便于操作执行。对严查诬告陷害为干部澄清正名工作的受理启动、分办处置、核查处理、办理时限、反馈通报等各环节进一步细化,设立“个人申请绿色通道”,对党员干部受到诬告陷害提出申请的,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
压实工作责任,拧紧多方联动“工作链”。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把握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工作性质,按照职能合理划分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责任,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取得实效。比如,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容错纠错、查处诬告陷害工作负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谁实施追责问责、谁实施容错纠错”的原则,主动对具有容错纠错情形的单位和党员、干部开展容错纠错;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办理、谁受理”的原则,主动履行职责,及时受理管辖范围内的诬告陷害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有关单位协作配合,定期研究分析容错纠错等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依规依纪依法做好相关工作,努力营造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的浓厚氛围。
开展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
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指导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上级要求,面向10个区(市)探索开展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试点,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今年以来先后查处问题50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6人,督促职能部门解决问题44个,完善制度机制20余项,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深入研究谋划,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提级监督”,就是把原来由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所负责的,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的监督事项,直接提到市、区(市)纪委监委来进行。市纪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谋划、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印发《关于开展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提级监督对象、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和有关要求,为区(市)开展工作提供文件依据和制度支持。各区(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加强统筹调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如市南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工作方法路径;胶州市印发《关于开展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织密监督网络。
突出监督重点,明确“提级监督”工作“靶心”。紧盯“关键人”。选取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全市共选取98个村(社区)、29个农工商公司的12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试点进行“提级监督”。如城阳区综合考虑年度经营性收入、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等情况,选取8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实施“提级监督”。紧盯“关键处”。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村(社区)基层党建、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压力传导、推动责任落实。如市北区归纳梳理农工商公司在管理集体“三资”方面风险点,编制6大类20项重点监督事项清单,实行精准“照单监督”;即墨区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操作手册和流程图,构建“清单+公开+监督”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紧盯“关键时”。聚焦村(社区)“两委”班子重大决策、“小微工程”实施、扶贫帮困等重要时间节点,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特别是抓住村(社区)“两委”换届时机开展提级监督,综合采取教育提醒提级、监督检查提级、审核把关提级等5项措施,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凝聚监督合力。
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日常监督提级。通过开展提级廉政谈话、述责述廉、驻点监督等方式,加强对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有效传导压力。如李沧区组织“提级监督”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向区纪委全会述责述廉、接受询问质询和民主评议,开展廉政谈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黄岛区选派廉情联络员,将试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廉政档案提归区纪委监委管理,强化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提级。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专项巡察、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查纠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如莱西市健全完善监察对象及亲属政策受益性事项监督平台,提升对重点村(社区)监督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线索办理提级。通过规范线索处置、严格监督执纪、督促抓源治本等方式,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崂山区将“提级监督”社区重点信访件纳入提级办理范围,由信访室统一受理、案件监督管理室分办督办,各相关纪检监察室直查快办;平度市组织对“提级监督”村党组织及书记问题线索进行起底排查,对14件重点问题线索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深入开展全员培训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全员培训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实效化,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今年5月,中国纪检监察学院调研组到青岛开展全员培训专题调研相关做法被《党风廉政建设》《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
强统筹,以科学定位推动全员培训系统化。制发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暨年度培训要点,对培训工作做总体部署。统筹政治和业务两个重点。既坚持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员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又突出业务技能,聚焦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开展多元化培训。统筹市、区(市)、镇(街道)三个层级。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统筹抓好分级培训,指导督促各级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培训方案、细化培训要点,逐级建立“明细账”。统筹系统内外多元师资力量。成立13个教学研究室,建立青岛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师资库,在包含各级纪检监察业务骨干的基础上,吸收政法、审计、宣传、高校等单位及特约监察员中的专家骨干,打造过硬“外援团”。今年以来,各教学研究室承办专题培训25期,安排师资库80余名成员授课,培训9000余人次。
细分类,以靶向施教推动全员培训精准化。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细分为“365”类培训对象,个性化制定方案。“3”,即纵向区分三个层级。其中,市级层面侧重培训提升综合素养和谋划统筹能力,区(市)层面侧重培训提升核心业务技能和工作执行力,镇(街道)层面侧重培训提升应知应会基本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6”,即横向区分六个类别。将纪检监察干部划分委机关、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市直企业院校、市管功能区和市直单位机关纪委6类,有针对性制定计划、设置课程。“5”,即从职级区分五类干部。分为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初任干部、基层干部、年轻干部5类,因材施教、按需施训。如针对年轻干部,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成立10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今年共组织集中研讨、观摩学习、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31次,有效促进年轻干部能力素养提升。
建平台,以“三个课堂”推动全员培训常态化。坚持在“常”和“长”上下功夫,高频次高质量开展全员培训。搭建“综合培训课堂”。综合培训旨在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如举办综合业务培训月,设置5个板块31个课程,实现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搭建“业务专题讲堂”。聚焦主责主业和执纪执法工作中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灵活举办专题业务讲堂,突出专业化和“短、平、快”特点,及时“加油”“充电”。搭建线上“云课堂”。统筹利用青岛纪检监察内网、外网及“清廉之岛”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青岛干部网络学院等载体,探索搭建网上教育平台,供广大干部灵活自学。
重协同,以实战练兵推动全员培训实效化。突出实战标准,推进培训与实践互融互促。搭建实战平台。充分运用“室组”“室地”教育培训平台,由各室、组针对基层工作薄弱环节加强指导、传授经验,实现教育培训与工作交流深度融合。从不同岗位择优推荐干部成立工作专班,既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又注重培养业务“多面手”。深化岗位练兵。开展双向学习锻炼、轮岗交流等,分批次选派干部到巡察、信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一线岗位锻炼,让干部在不同环境、岗位接受考验。强化以案代训。抽调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参与专案查办,在实干中提升业务水平。探索建立案件质量内部审核员制度,派驻纪检监察组、市直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及机关纪委片区协审制度,通过一案一指导、一案一复盘等方式,提高干部审理业务素养,全面提升案件质量。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19日特2版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改革创新亮点
青岛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
聚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
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
青岛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关于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积极探索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新路子。
紧紧抓牢党建引领“方向盘”。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商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确保商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打造“三个平台”强党建。打造“旗帜党建”平台,深入实施“百千万提升工程”,打造1个国家级、2个省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以点上突破带动党建工作整体提高;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在商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建专属模块,提升商会党组织政治理论素养;打造“星火党建”平台,实施“星火培养工程”,推动将党建工作纳入商协会章程,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0余名,选派党建指导员到青岛市浙江商会等直属商会党组织指导党建工作,切实把商会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建立“一项制度”促统战。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党组织建立统一战线工作联络员制度,由商会党组织书记或秘书长中的中共党员担任,首批在27家商会设立联络员,可直接向市委统战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统战工作向商会有效覆盖。三是结合“线上+线下”重引导。制定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方案,创办“青岛企业家讲堂”,发挥“民营经济成长学院”作用,营造线上线下思想政治工作生态圈,教育引导商会主要负责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持续凝聚自身建设“动力源”。着力消除制约商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进和创新服务商会发展的举措,激发商会组织活力。一是完善“一个体系”,即商会法人治理体系。推动10个区(市)的所有镇(街道)商会依法完成注册登记,对160余家商会开展评定,10家商会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20家商会被认定为全省“四好”商会。组建青岛市商会服务中心,完善市工商联商会服务中心职能,进一步强化商会管理服务。二是建设“两支队伍”,即商会领导班子和专业化职员队伍。选优配强商会会长和秘书长,严格进行综合评价,把牢政治关口。组织50家商会会长参加“活力商会上海行”,对60余名商会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推进“三个一批”,即牵头新建、规范提升、清理整顿一批商会。牵头新建一批,围绕“四新”经济和重点产业,鼓励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商会,先后成立青岛区块链商会、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商会等商会,在全国率先发布“商会地图”,打造商会建设2.0版。规范提升一批,制定《青岛市工商联商会协会管理办法》,建立青岛市江苏商会等规范化示范点,实施“活力商会培育计划”,创建“青春之岛·商会客厅”品牌,引导商会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清理整顿一批,对青岛市蒲田商会等“僵尸商会”进行清理,推进腾笼换鸟。
今年6月,首届青岛易货节签约活动举行。
创新搭建职能发挥“平台阵”。细化职能任务,发挥商会在服务经济发展和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一是打造助力“双招双引”工作平台。充分发挥17家双招双引工作站、联络站的作用,成立上海市青岛商会,举办青岛客厅推介大会、青深企业家数字化时代论坛等活动。推动青深青年企业家创业共同体建设,举办第三届“双城论坛”,在“磊鑫都市智能产业园”建设深圳企业家创业园,推动生产要素加速向青岛集聚。二是打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平台。建立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商会在提供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行业自律、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商会调解机制,在青岛市温州商会等商协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帮助11家会员企业解决问题。三是打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平台。组织青年企业家参加“创新创意汇”活动,围绕高质量发展举办3期讲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组织30家商会参加“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推动商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四是打造新型政商关系沟通平台。首次邀请33名党员民营企业家列席市委全委会会议,为53家商会开通政务网“户头”,开展“企业护航”行动,在20家商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促进政企良性互动。五是建设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成立胶东经济圈商协会联盟,组建“中国海洋大学民营企业成长学院”,打造“永远在线、时刻连线、永不断线”的“朋友圈”。六是打造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平台。组织45个商会与贫困村、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捐款捐物950万元。开展“百村百品进百强”活动,建设“青岛市统一战线电商扶贫平台”,引导商会积极购买贫困地区产品计131万元,引导商会自觉履行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青岛市政协
用“心”倾听 为“爱”商量
打造“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
“‘倾听与商量’为政协委员提供了履职尽责的‘舞台’,让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金点子’转化成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山东省政协召开的“有事多商量”协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青岛市政协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得到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的点赞。
“倾听与商量”协商活动现场。
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倾听与商量”是2020年10月由青岛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与青岛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岛日报社联合打造的协商平台。平台围绕党政所需、发展所要、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界别群众代表,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倾听与商量”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创新的实践探索,是全市政协系统践行“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的具体行动。
用心,倾听民声民意。“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如何为个体工商业户和中小微企业减负?”“老城区停车难如何解决?”“青岛农产品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与老百姓关系大不大?”“推进分级诊疗对老百姓看病会有哪些好处?”……“倾听与商量”每期协商议题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的市民反映量大的难题、青岛日报等新闻媒体聚焦和关注的问题中遴选。政协委员围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努力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听民意、聚民智、商良策、解民忧、促发展,让协商活动接地气、连民心。截至目前,“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已举办11期协商活动,围绕减轻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负担、城市安全应急、老城区停车难、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安全监管、山头公园和口袋公园建设、旅游业活力激发、营商环境优化、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医疗惠民等议题,先后邀请全国、省、市、区(市)四级政协委员200余人,30余个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40余名专家学者在协商平台进行“面对面”思想碰撞。由于每期协商议题都来自群众的所思所盼,平台搭建以来,持续引发市民关注,每期关注度节节升高,共刊发图文稿件613篇,阅读量达744万次,直播页全视频、中视频、“金句”短视频全网点击播放量累计6089万次。相关做法被省政协《工作通报》专题刊发,分别被人民政协报、大众日报客户端、联合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用智,商量解决之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青岛市委主委陈增敬,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基地主任宫庆礼,市政协常委、北京合木至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青岛市委副主委于华等嘉宾分别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通过“融媒协商”提出的“金点子”正在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发展的“金手指”。
用力,保障“金点子”落地。作为委员履职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助推发展平台,“倾听与商量”寻找解决思路、拿出具体办法、形成落地合力。委员、专家提出建议,部门、企业“接招”推进,协商效果初见成效。第四期协商活动聚焦的停车难问题从“协商”走向“落地”,结合“项目落地年”,一批智能、立体、共享停车场目前已经或即将投入使用。诸多事关青岛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金点子”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第一时间推送至市民营企业局、市发改委、市应急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林业局、市文化旅游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文明办、市卫健委等职能部门,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协商成果落地落实。为进一步推动“倾听与商量”协商工作在全市落地开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强“倾听与商量”协商工作的方案》,建立统一组织保障机制、统一凝聚传播机制、统一协调督办机制,对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提出了相应要求。市政协党组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市政协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搭建“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的工作方案》《“倾听与商量”协商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推动“倾听与商量”协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引导政协委员“专注发展、专心为民、专力履职”,深入群众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积极把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工作部署宣传下去,把群众诉求和真知灼见汇集上来,求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更好地发挥了委员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营造协商氛围,培育协商文化。“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通过广泛专业务实协商,促进了协商文化培育,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愿意主动找委员协商,主动来政协协商。相关部门用委员智慧、大众智慧、专家智慧、科技智慧,破解群众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已完成的11期“倾听与商量”协商活动共整理归纳问题及建议122件,目前已全部办结清零,并推动相关部门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山头公园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方面出台了一批长效的解决机制和举措。
青岛市科协
搭平台创模式建体系
优化企业发展的科创生态
市科协积极发挥组织人才优势,通过搭建科创平台、畅通服务渠道、优化创新生态等方式,汇聚科创资源、增进协同互动,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围绕企业创新发展解难题、促转化、助创业、增实效。
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引导高端资源下沉服务企业。一是搭建会展赛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汇聚创新要素。充分发挥科协系统智力密集、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的优势,以“会展赛+科技智库”的特色路径,为企业发展汇聚创新要素。举办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国际水大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科技会展、赛事,以会聚智、以赛引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青岛市搭建会展赛创新平台服务创新生态做法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十大典型案例。二是搭建线上线下科创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手把手”服务。线上建设“科创中国”数字平台青岛分站,与国家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中国科协海外专利信息平台等链接,指导企业入驻平台,发布需求,寻求合作;针对科创数字平台使用,线下组织培训,联合全国学会定期开展技术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通过一个“先锋群”带动一批创业人,帮助企业获取科创资源,实现创新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指导青岛179家企业单位入驻平台,发布151条需求、57项成果,线下联合院士团队、全国学会启动科技攻关项目20项。面向全市企业开展“科技惠企、创新赋能”科创中国系列培训活动,送专利、送标准进企业,自今年4月以来,赴7区市举办培训10场,惠及120余家企业,6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目前78家企业入驻使用海外专利信息平台。三是搭建海外智力创新创业赋能平台,为企业引入海外人才技术资源。完善海智服务载体,建设离岸工作站17家、海外创新驿站3家,为企业精准引入海智资源。通过海外创新驿站建设,举办技术路演,链接海外科创资源,今年以来,市科协举办了中日节能环保、美国蜂巢聚创、欧洲(比利时)专场等“科创中国 智汇青岛”海外创新系列路演,路演项目28个,参与企业(园区)百余家。
创新模式解决堵点痛点,提升服务企业实效。一是创新渠道模式,全国学会“量身定制”服务青岛。发挥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作用,“请进来”、“走出去”,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充分对话,让产学研用全方位对接。围绕重点产业和 “四新”经济,专门成立了中国电子学会“工业互联网”青岛科技服务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端医疗装备”青岛科技服务团,为行业内企业开展精准专业化服务;根据不同领域企业需求,争取直接服务青岛的全国学会科技服务团已达到28家,梳理400余项企业需求,赴企业园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50余批次。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产学研融通组织。强化牵引作用,结合我市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为全国学会与园区、企业等科技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共建涉及工业互联网、海洋科技、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产学研融通组织6个。促成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等企业牵头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等5家全国学会,共同发起成立智慧农业创新联合体,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目前已在10个省、自治区开展科技服务。三是创新组织方式,市级科技服务团协同推进产学对接。为更好地靶向对接产业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成立了人工智能、机电工程等6家市级学会服务团。针对企业创新主体不够突出、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优势,组织成立高校科技服务团。定期组织服务团专家赴企业开展调研,分析需求,提高服务企业精准度。
健全体系激发科创活力,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生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三级协同服务体系。制定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实施方案,明确2021年行动计划,将聚焦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现代海洋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包括企业、高校院所、市级学会联络员在内的科创服务队伍,对应全国学会、省级学会服务我市的功能型、专业化服务团,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学会三级服务网络。二是构建多方协作的融通工作格局。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发挥社会化机构作用,成立“科创中国”青岛基金投资联盟,由12家涉及证券投资、股权创投、风险投资等领域的金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企业融资服务和交易平台;建立青岛市“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密切连通科学家、企业家,汇聚资源与人才,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三是打造区域创新枢纽。充分发挥城市“集群科创”优势,汇聚创新资源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科协共同签订了“科创中国”胶东五市城市联盟合作协议。共享科技创新服务、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合作、共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共创“会展赛”精品活动、开展科技创新高端智库服务,促进五市间的信息与技术交流,形成功能互补、赋能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
青岛市贸促会
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深入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贸促会(市会展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要求,乘势而上,锐意改革,以政策引领、市场培育、服务创新、数字赋能等“四个机制”改革为抓手,推动全市会展业持续突破发展,在带动我市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促进开放等方面作用显著,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和增长亮点。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等100余场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先后举办,吸引众多高端嘉宾和产业资源齐聚我市,促成项目签约1000多亿元,全市可展览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升至全国第四,会展业推动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青岛秋季车展等一系列大型专业会展活动,为促进贸易、拉动消费带来强劲动力,助力“六稳”“六保”。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特别报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对我市会展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我市也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中国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目的地”等。市贸促会会长、市会展办主任初连玉同志被授予“中国会展业杰出人物奖”。会展改革做法被中国贸促会改革专刊转发。
提高“含金量”,以政策机制创新栽好梧桐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青岛高端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会展设施大幅改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会展影响不断扩大。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资金兑现,为会展企业兑现奖补资金2542万元。制定了《青岛市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目标,针对当前会展业存在的堵点难点热点,推进“五大攻坚”行动,突出改革重点。拟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新政策降低了奖补门槛,扩大了奖补范围,特别是围绕下一步改革发展方向,推出了引导做大会展增量、鼓励发展绿色会展等一系列务实、创新条款,并加入了特殊情况纾困条款,展现政策的温度与含金量。从对展会的奖补力度来看,我市继续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其中绿色会展条款,包括即将完成的数字展会、绿色展会行业标准,将成为全国会展政策中的创新之举。
培育“热带雨林”,以市场机制创新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对市场化项目奖补力度,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会展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实施四年多来共计为市场化项目发放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目前全市展览项目市场化率达94%。完善市场化办展机制,支持场馆企业按照市场的逻辑规律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会展从“政府包办”到“政府主办、协会协办、企业承办”再过渡到商业展会完全由企业运作。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对政府已经挂名的项目,经过先期培育,在条件成熟时推向市场,并以政策进行扶持,成为会展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引导者。
打好“组合拳”,以服务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建立首席协调员服务机制,推行“365服务模式”。对我市主要会展场馆、重点会展企业和重要会展项目实行分工负责制,梳理会展营商活动过程,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首席协调员定期深入企业、项目,实现精准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项目落地、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一站式保障”服务机制,推行大型会展活动“多级联动”模式。积极构建会展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重大会展活动联席会议、行业主管部门、各会展举办部门、承办会展活动区市以及会展主办方等多管齐下、齐抓共促的会展协调服务机制。以该机制成功举办啤酒节、博鳌健康大会曁展览会等重要活动,已成为我市招展引会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受到主办单位,尤其是外地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
升级“发动机”,以数字机制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充分发挥我市数字经济优势,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社群等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建设云会展孵化器、加强云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探索建立“云会展”模式,引导会展业搭建“云会览”“网上洽谈会”等线上平台,为展会更换数字“发动机”。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首次启动网络办会模式,之后我市几乎所有重要会展活动都采取了“双线”举办模式。发布了集城市宣传、展览展示、论坛交流、商务洽谈、云端会议、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青岛·全展汇”平台,吸引2000余家展商企业在线展示,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消费。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19日特3版
以职工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青岛全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职工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改革工作纳入市委、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纳入全市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市委督查、人大监督重点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推动落实、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推动改革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全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和“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听党话跟党走的正能量
坚持把党建统领贯穿改革全过程,筑牢产业工人的理论之魂、文化之魂、价值之魂、信念之魂。
打造强基铸魂思想阵地。下大力气建设红色主阵地,命名了66个青岛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升级改造了7个工人文化宫,新建劳模工匠展示馆、工人运动纪念馆、工人剧场、劳动主题公园、劳动者文化街,在地铁站、火车站等设立劳模工匠宣传走廊,命名了100家“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打造50个“区域共享职工之家”,建设了1029个市级以上职工书屋。旅游集团、青啤集团、一汽解放等30余家企业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展馆。
开展强基铸魂主题教育。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全总“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要求,开展聚焦中心铸魂行动、党史教育“七百”实践活动、“匠心向党、劳动铸魂”活动、“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劳动者之歌·共同的家园”演出、职工文艺党课、职工书画、摄影、集邮展和职工文艺演出等活动,寓教于乐,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讲好强基铸魂先模故事。市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市总工会、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创作劳模画像、《建设者影像》等反映产业工人的作品,拍摄6集青岛工运纪录片《铸魂》,编印《百位劳模故事集》《青岛工匠画册》,在地铁站设立工匠宣传走廊,组织“百名劳模工匠宣讲团”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300余场次。一体化打造网站、微信等宣传矩阵,开设《劳动者》电视专栏,每周讲述一位劳模工匠的故事,组织职工参加抖音、劳动竞赛短视频大赛,展现职工身边的劳动故事。建成全国首家劳模管理服务区块链系统,在机场、火车站、长途站开通劳模VIP通道。打造报纸有字、广播有音、电视和灯光秀有影的“三种精神”全媒体宣传阵容。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
聚焦发展空间、技能提高和经济收入等产业工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有效破解改革深层次难题。
厚植培训沃土,搭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出台《关于工业互联网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政策,全市开展职业培训32.2万人,发放补贴资金1600多万元,4万多名职工受益。实施“1138”素质工程,帮助1.6万余名职工提升技能和学历水平。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成立青岛工匠学院,建成全国首家职工赋能中心,建设首批30个实训基地、18家工业互联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承接单位,服务职工6万余人次。海尔、海信等20余家头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培训员工。
建立技能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劳动收入。支持工匠人才凭借技能提高经济收入,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岗位津贴、技能津贴、带徒补贴等工资单元,鼓励企业加大对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劳动收入增幅连续4年超过GDP增幅和财政收入增幅。青岛港为技术工人设立月度技能津贴,突出贡献技师、首席技师还可再享受每月400—600元高技能人才津贴。大量民营企业参与薪酬制度优化改革,青特集团改革后,技术工人待遇整体提高10%—15%;特锐德五级企业工匠每月分别有300—2000元的工匠奖金。
搭建职工成长阶梯,畅通职业发展渠道。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先后出台《青岛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奖励实施细则》《关于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双师制”“双通道”等技能人才评聘体系建设,全市29家企业成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近5000名技能人才参与评价,居全省前列。
厚植工匠文化,打造工匠之城。市政府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将打造工匠之城上升为全市战略,每年命名“青岛大工匠”10-20名、“青岛工匠”40-80名,分别奖励8万元和2万元。形成市级、区(市)级、企业工匠建设梯队。近年来,全市530余家企业开展了工匠选树,辐射带动全市企业工匠培育工作,培育各级工匠5737名,全市涌现出大国工匠2人,齐鲁(大)工匠14人次,青岛(大)工匠200人次,为工匠之城夯实了根基。
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在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青岛90%以上的工匠、60%以上的“五一劳动奖章”是从劳动和技能竞赛中产生,2021年表彰的市劳模中49.9%是产业工人,引领广大职工用拼搏奋斗实现人生梦想。
青岛市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为产业工人搭建立功竞赛平台。将市级一类以上技能竞赛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每年开展全市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3000余项,提质降耗10亿余元。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民营经济局、市水务管理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等市直部门协力打出劳动竞赛“组合拳”,成功承办上合国家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人工智能技能大赛等国际、全国赛事,李洋等多名职工获国际大赛奖。连续举办十七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岗位练兵300余万人。今年“项目落地年”劳动和技能竞赛汇聚30余万职工,筹集奖励资金5000余万元。青岛港连续举办32届职工技术大比武,赛出“进军灌装”“显新穿针”等岗位绝活180项,培养出“金牌工人”许振超、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全国劳模皮进军等一大批新时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
为产业工人搭建技能创新平台。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5部门联合出台《青岛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活动激励办法》,构建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创新能手、创新成果于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市总工会每年出资1100余万元,培育全员创新企业、激励职工创新创效,重奖职工创新发明,特等奖最高50万元。全市年均应用职工创新成果5000余项,直接效益12.5亿元。建成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191家、区市级2000余家。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每年划拨900万元用于改善创新,郭锐领衔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关课题获奖545项,国家专利63项,解决技术难题650余项,累计创造效益6000多万元。
为产业工人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出台了《关于推动“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工作的意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海洋等“十强”产业和青岛“956”产业新体系开展技术技能、创新创意竞赛,给予每个市级“十强”产业竞赛项目2万元资金支持。海尔集团各工厂每天评选“今日创客之星”,每周发布创客创新成果,每月兑现创客积分奖励,提高了员工创先争优积极性。
实施普惠服务,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
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积极解决职工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多措并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搭建普惠服务平台。将多项涉及服务职工的项目纳入了市政府市办实事,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679个、爱心妈妈小屋405个、爱心托管驿站209家,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站、室)147个,累计服务140余万人次。打造职工“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广播电台开设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节目,650余万人次收听。青岛做法被国际EAP大会誉为“青岛模式”。产改以来,组织1800名劳模、2万多名职工疗休养、安排10万余名职工免费体检;发放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金2.2亿元,惠及53万人次。累计推出普惠优惠活动66项,505万人次职工享受普惠服务,普惠优惠上亿元。“智慧工会”普惠服务平台获全国互联网+普惠服务“市级十佳平台”。
以创业带动就业。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构建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性扶持创业16.8万人,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9万人。创建市级及以上创业孵化载体23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亿元。获全省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三个一等奖,连续开展两届青岛市工友创业大赛,建成全国首家涵盖近1000家企业的工友创业联盟,培育101家工友创业园,扶持创业2903人,带动就业10.1万人。打造农民工培训基地,扶持农民工2.4万人;建成市总工会职工就业网,注册登记企业2000余家,日访问量超过2000人次,有效招聘岗位总数超过7.8万个。
强化权益维护保障机制。市司法局搭建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提升青岛市“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和“12351”职工维权热线功能,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市总工会打造“123456”法律维权体系,推进“四云”法律服务。建立建会企业大数据平台和205个劳动关系监测点。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不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5万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万件,为近15万名劳动者追回各类经济损失14亿元。开展“劳动用工法律体检”集中行动,职工维权“莱西模式”全国推广。组织全市近110万名职工参加“查保促”“安康杯”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组织职工查找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41153条并已全部完成整改,今年有10个集体和9名个人获得全国“安康杯”职工安全应急技能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组织优秀个人。
海尔集团公司
“人单合一”模式打造企业合伙人
人单合一员工角色升级,打造企业合伙人。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接在一起,激发员工自驱动,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具体为四个方面的改革升级:一是员工角色升级,企业和员工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员工自主自发地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和其自身创造价值。二是组织结构升级,围绕用户需求组成业务小分队,再由业务小分队并联起企业面向市场的整张网络。三是管理模式升级,从管控升级为赋能,实施三权下放,搭建强大的企业中台,给予业务小分队有力支持。四是激励机制升级,从员工做事、企业付薪升级为联合共创、利益共享,实现“高贡献、高分享”。
员工个人价值提升,实现岗位建功立业。一是发挥好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集团各级工会把维护好、实现好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履行工会职责,2020年共解决员工抱怨共性问题132个,员工抱怨化解率100%。二是健全和完善关爱员工的长效机制,2020年共救助大病困难职工四批,共29人次,救助额741704元。自2012年《海尔集团爱心救助基金》启动以来,该基金共救助海尔员工及直系亲属235人次,救助额5834413元。三是精心打造集团工会“4+2”精准关怀模式,集团各基层工会对工会会员、优秀创客、困难职工及退休劳模(老干部)实施有温度、全覆盖的关怀慰问。
搭建技能型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升级通道。建立涵盖技能型员工本岗岗位技能、多技能、专业技能发展路线以及技能大赛竞比路线在内的职业发展路线。一是搭建首席技师发展通道,通过互联工厂的竞比产生互联工厂级首席技师,产业线竞比产生产业线级首席技师,到集团级首席技师,最终通过竞选,诞生一线体创客的最高荣誉——海尔智能工匠。二是6类首席技师规划指明转型方向,2020年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大典要求与企业需求,最终形成了覆盖所有产品线的7类首席技师规划,分别是装配类,专业技能类:焊工、冲压钣金、塑料加工、涂装、检验、机器人。三是创客技能大赛成为员工转型的平台,海尔集团第七届创客技能大赛于2021年4月在中德园区启动,计划历时8个月,涉及5大产业7大工种精英共同对决,将产生200余名首席技师及智能工匠。四是知识型员工比例翻番,职工素质大幅提升,随着时代发展变迁和智能互联的实施应用,通过对产业工人结构的调整,将员工不断升级为知识型员工。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
产业报国建功勋 勇于创新立伟业
强化技能培养,实现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岗位建功。一是组织开展2020年中国中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按照《中国中车关于做好2020年技师资格评审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公司3月份启动职业技能认定报名工作,共计900人报名参加14个工种鉴定,其中申报高级技师75人,技师309人。二是组织开展技能员工岗位能力评定助推员工能力提升,公司完成了2020年技能员工岗位能力评定工作,评定结果与《作业操作许可证》核发关联验证。岗位能力评定涵盖生产操作员工、部分辅助生产员工、整体委外厂内施工人员。三是加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全能型”员工培养,公司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资质保持持证上岗两个路径,实现分厂技能员工以“一专为主”培养跨2-3个工序作业的能力,售后服务技能员工和质量管理部检查工以“多能为主”掌握多项作业的能力。四是扎实开展分厂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公司承办了青岛市第十二届、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车辆钳工、车辆电工工种竞赛工作。2018年6月随中车组队参加第六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获得三个单项一等奖,助力中车获得团体金奖;2018年7月参加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决赛,分获第一名、第六名,组队代表青岛市获得团体第一名。
完善工作机制,拓宽“1+3”全员创新发展平台。一是建立配套机制支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公司制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办法,2009年成立培训中心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包括4个理论培训教室、2个焊接实训基地、2个钳工实训基地、1个电工实训基地、1个精益培训道场。培训经费严格按照工资总额1.5%-2.5%提取且专款专用,其中技能员工培训经费实际支出超过教育经费发生总额的60%。二是持续优化高端育才培养机制,组织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技能员工中,周勇、郭锐获评高级工程师,管益辉、张合礼、李文龙获评中级工程师。三是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公司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山东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中国中车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2个,山东省技师工作站1个,青岛市技师工作站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6个,近年来工作室累计进行课题攻关462项。四是优化产业工人创新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技术工人共计申请专利162件,其中发明58件,授权有效专利共计78件。公司每年度从技术开发费中划拨900万元用于公司一线员工改善创新。
山东港口青岛港
搭建成长平台 助力职工建功立业
落实培养机制,强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机制,2020年,先后组织了五个级别、52个技术工种的8000多名技能人才,开展了每人不少于40学时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考工晋级自主评价考核考试。二是坚持开展技术大比武,举办了青岛港第32届技术安全大比武,来自基层的991名选手参加了40多个比武项目的激烈角逐,249名职工脱颖而出。成功承办青岛市第16届职业技能一类竞赛轮胎吊等3项竞赛项目,有2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称号。圆满承办了2020年“山东港口青岛港杯”港口流体装卸工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青岛港获团体第二名以及贡献奖。三是开展“自主评价”,2019年成功申请山东省首批自主评价试点单位,2020年已组织1517名职工完成集团自主评价技能等级理论、实操和综合评审工作。
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打破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一是畅通职工职业发展通道,自2019年创新实施了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机制之后,青岛港2020年又修订了实施方案,进一步打破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去年12月份,许振超、郭磊等259名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得到集团职业发展评聘,享受相对应的处级、科级等职级待遇。二是建立农民工转合同制,2020年9月份,青岛港集团从所属单位选拔了202名优秀农民工签署了劳动用工合同;10月份,从所属单位按程序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农民工,管理期内每月给予500元的特殊激励补贴。
强化开展劳动竞赛,勇当港口发展主力军。一是立足“业绩为王、创新发展”,组织开展生产竞赛,2020年,全港共创出生产纪录及高效234项,其中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47.6自然箱/小时,第六次刷新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从2020年5月份开始,在一线装卸公司广泛开展了以“装卸成本每吨货物节约1毛钱、口岸效率每个环节节约1分钟”为主题的“双节约”竞赛活动,累计节支6300多万元。二是立足港产城深度融合,组织开展重点工程竞赛,深入开展了“当好主人翁、携手战疫情、聚力新攻势、建功奔小康”示范性重点建设工程劳动竞赛。到年底,董家口港区原油商业储备库(一期)建成投产,董家口原油码头二期通过竣工验收,所有工程项目建设均加快进度。三是围绕激发创新动能,组织开展“五小”革新竞赛,注重发挥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头雁效应,在职工中常态化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今年以来,集团及各单位共完成科技创新563项,获得国家专利受理140件,获得国际专利2件,有10项创新成果荣获中国港口协会2020年科学技术奖。
中德应用技术学校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 校企融合提质培优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是一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省优质特色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市品牌职业院校建设学校。
围绕区域经济,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学校精准对接自贸区产业群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布局,优化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维修、会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等7个专业。牵头40家企业、高职院校、行业协会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以产教融合为主导,搭建产、学、用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发目录外专业,使企业岗位需求人才与学校培养人才接轨,为新兴产业服务。
五年贯通,提质培优。学校16个专业,整体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衔接,全面实施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贯通培养,统筹发展规划设计、统筹专业设置调整、统筹培养方案制定、统筹师资培训调配、统筹实训实习就业,破解高技能人才供给侧问题。产改以来,30余名学生代表所在高职院校参加全国、省级各项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2名毕业生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获“全国优秀维修工”称号。
校企合作,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教学过程融于生产过程,教学标准体现职业标准。智慧物联专业与海尔合作建设学联网产业学院,对接青岛“工业物联网之都”。物流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公司共建长风物流学院,培养港口物流技能人才。机电专业与ABB和海信日立中央空调共建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培训高端技术工人,满足新区企业因智能升级带来的新技术人才短缺。汽修专业与大众瑞源等四家企业共建中德诺浩培训中心,开展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与联想共建金蓝领培训中心,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与IFE-威奥轨道、海尔、海信等120多家企业建立起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育人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学生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企业对学生满意度高,30%以上的毕业学生经过3-5年成长为企业的班组长和技术骨干。
打造跨企业培训中心,创新“双元三地”现代学徒制。学校与德国莱茵科斯特青岛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构建“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改以来,承担起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网络通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技术领域开展培训,与IHK、HWK合作开展专业资格认证,开展学生及师资培养,为当地企业提供人员培训、设计、咨询、服务外包等服务,每年在职学历培训1600余人,年培训职工1500人。
青岛日报2021年11月19日特4版
发力“四新”经济,开展服务提质赋能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李沧:深化改革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李沧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市委改革要求,聚焦省委“七个求突破”、市委“项目落地年”等任务要求,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用更大勇气、更有力举措破除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落地生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清障开路,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重塑高质量发展基因。
发力“四新”经济
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产业推动
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
近年来,李沧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以发展“四新”经济为着力点,坚定信心、强力攻坚,全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为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奋力开辟出一条具有李沧特色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之路。
聚焦创新驱动,走出创新发展示范新路。李沧区积极涵养“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21年山东省陆海统筹综合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全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一是加快汇聚创新人才。举全区之力建设青岛国际院士港,重点招引外籍院士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聚力打造“智力汇聚、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与百余名国内外院士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共有驻港院士团队22个,8个院士项目进入成果转化阶段。二是加快建设创新载体。聚力建设优质创新载体近300万平方米,一站式配齐实验室、技术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创新全要素。生命药洲产业园竣工投产,引进生物医药领域优质企业20余家,建成国际标准的生物医药工艺研发及检测认证实验室。打造中子科学国际研究院,聚集百人以上研发团队,其中博士近80人,研究的中子精准肿瘤治疗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与青岛市三医合作建设中子治疗中心。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累计获批4家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家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认定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2家)、19家众创空间(国家级11家)。与吉林大学和青岛市科技局共建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目前已孵化19家汽车工程领域科技型企业和13项创新型项目,打造成为车辆工程领域国际一流的产学研融合机构。
聚焦项目带动,走出项目建设示范新路。今年以来,李沧区贯彻落实“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以重点项目和“四新”经济落地落实为主要目标,狠抓总投资1362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再造项目落地流程。化繁为简,推动项目备案实现“即报即办”,项目核准3个工作日内批复,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2个工作日内批复,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3个工作日内批复。压缩合并审批环节,对不需要规划土地手续的项目和应急项目一批到底。二是打造项目管理平台。探索建设区重点项目管理平台,构建形成了信息库、节点库、问题库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体系,全区重点项目实施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应用管理。三是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点项目考核激励办法,建立“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将省、市、区级重点项目纳入考核。结合项目新开工、纳统、完成投资、节点完成情况等给予加分鼓励,调动项目单位积极性。截至9月底,总投资234.8亿元的12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21亿元,投资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
聚焦产业推动,走出产业升级示范新路。李沧区以产业发展为主要导向,加快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依托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平台,连续培育两座税收亿元楼。一是聚焦产业集群,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通过与亚马逊AWS、微软、ARM等平台合作,用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形成13万平方米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数字经济园区引进孵化了中瑞车联、高灯科技等一批数字龙头企业,成功获评市级数字经济试点园区、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板块实现营收85.7亿元,同比增长176.45%;实现税收2.14亿元,同比增长103.81%。二是聚焦金融助推,近年来,李沧区大力发展金融业,汇泉民间资本、联储证券另类投资等20余家金融机构签约落地,业态日益完善。兴华基金落户李沧,填补全省公募基金的空白,成功募集发行了兴华安盈等3只基金,资金管理总规模达23亿元。2020年,金融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5%,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三是聚焦政策扶持,相继出台《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等相关政策,明确重点引进拟上市企业、新三板、“瞪羚”“专精特新”等成长性强的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实现企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服务提质赋能行动
着力打造提升“李沧温度”
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李沧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以提升服务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着力点,在全区发起服务提质赋能行动,以优质的服务打造“李沧温度”,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奋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提供强大助力。
惠企服务再升级,供给侧持续优化。一是实行规上企业服务专员在职终身制。建立由处级干部及13个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企业服务专员队伍,为全区836家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多种方式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服务专员实行在职终身制,不随单位、岗位、职务变动而变动,与企业建立长期、持续服务关系。截至目前,服务专员累计解决企业各类困难需求600余项,服务企业近1000家次。二是建立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从4家法律服务所中优选骨干律师41名,为区内注册的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并建立起惠企法律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线上”反映、查询、答复、评价。截至目前,惠企法律服务累计为企业提供权益保障28次、提供合法性审查建议159次、面对面接受企业咨询314次,帮助企业落实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三是护航企业安全发展。为降低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成本,李沧区联系第三方社会保险机构帮助危化品、涉氨制冷等高风险企业投保“安责险”,投保后,承保机构协助企业开展安全教育、风险辨识、安全评估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为68家高风险企业投保“安责险”51万余元。
政务服务再提档,满意度稳步上升。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工作。选取业务骨干,组建由服务专员、审批专员、街道园区网格员组成的170余人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形成全区帮办代办服务网格化管理格局。截至目前,通过“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模式已经为610余家单位提供免费服务,其中重点园区帮办115件,现场收送395件。二是开发“小智帮办”企业智能服务平台。办事企业登录平台后即可自动获取企业基础数据,只需填写少数关键信息,就能自动生成完整、规范的登记材料,已实现有限公司名称变更等15项变更登记业务材料自动生成,极大提高登记效率。目前,通过“小智帮办”业务办理量已达9000余件,注册用户超过2600人。三是强化“好差评”系统平台建设。以降低群众评价门槛、提升评价时效为目标,李沧区推出“小智好差评”服务系统,实现线下服务“一次一评”、线上服务“一事一评”、现场服务“随时可评”。目前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群众参与评价数已达到79657次,参评率为42.76%,满意率99.82%,群众投诉数量同比降低13.8%。
创业服务再加速,软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创业孵化激发内生力。针对区内36个有效孵化器,推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把具有一定基础的新能源、生物医药、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作为区内培育重点,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梳理重点企业6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2020年获批常春藤、汇康哟创2处国家级众创空间,占青岛批次总量20%。二是政策扶持激励助推力。2021年李沧区出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积极引导楼宇运营主体引入“4+N”产业,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明确对年度税收总额过亿元的商务楼宇,给予运营主体最高一次性500万元奖励。近年来,李沧区已连续培育两座税收亿元楼。三是金融发展激活后劲力。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发挥普惠金融优势,通过短期财务性投资、债权投资等贷款形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特色服务方案,推出多种信贷产品,灵活匹配不同需求及融资缺口,提高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可得性。截至目前,李沧区小额贷款、民资公司对外提供融资77.5亿元,服务客户141户次。
提升城市品质
从环境居住医养教育等入手
打造全方位功能友好型城区
李沧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时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到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全方位功能友好型城区。
李村河沿线风景。
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区。城区环境提升改善是落实生态文明、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李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25平方公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顺利完成,在国家考核中列第2位。统筹推进山头公园、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及立体绿化建设,完成老虎山等8座山头公园整治提升,完成山体绿化面积近350公顷;完成口袋公园建设43处,新增市民活动场地十余万平方米。陆续完成李村河、大村河、金水河、侯家庄河、楼山河、板桥坊河等河道整治工程,顺利完成李村大集搬迁,彻底根除这一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李村河等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获市级水生态补偿金650万元。
打造居住友好型城区。李沧区通过不断提升城区居住功能和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条地铁线穿城而过,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5公里。强力破解7.3万户历史遗留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惠及居民21万人,全区办证难问题基本妥善解决。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65部,正在推进105部,数量列十区市第2位。建成启用李沧区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党群阵地的服务效能,构建了由区委“两新”组织工委、区物业行业党委、街道物业行业党支部及物业企业党组织组成的四级组织架构。实施老旧小区外墙保温改造830万平方米。
打造医养友好型城区。李沧区针对医疗、养老等热点民生问题,从群众需求和实际困难着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和养老服务,打造“15分钟医疗圈”,医养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区居民便利度。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推进紧密医联体建设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优势。实施“中心厨房+助老餐点”新模式,打造助老餐点63处。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处,新增养老床位1619张。为5549名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险,实现困难残疾人托养全覆盖。
打造教育友好型城区。近年来,李沧区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事业保持高水平支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用好教育经费每一分投入,极大提升教育教学环境,保障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发展。其中,生均经费投入为青岛各区市最高。教育建设方面,新建并启用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等学校和幼儿园28所、新增学位2.6万个,学校建设数量、规模、品质均位于青岛各区市前列,教育承载能力达到新高度。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开展“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展中小衔接,推动中小学教师互派挂职,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大幅提升。教育惠民方面,每年李沧区教育投入近百万元,为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减免餐费和保教费,切实减轻困难学生家庭负担;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提供小学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比重达38%。在提升教育系统内部行政效能方面,搭建教育数字通云平台(DAP)破解教体系统公文流转耗时耗力耗材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办公流程优化再造,将线下流程转移到线上服务,实现了李沧教育办公网络化、数字化、便捷化、即时化、规范化的愿景。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持续深化“三放两化”实践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考察时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简称“三放两化”)。李沧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工作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中的统领作用,通过“五社联动”促进社区资源高效配置,以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提炼总结“三放两化”实践探索的实现机制和治理效应,努力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坚持党建统领,以资源下放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标准化建制、区域化统筹、网格化治理、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一核统筹、四化推进”工作机制,配套制定“3岗18级”薪酬待遇体系等政策文件,健全完善党建统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体系。通过制定社区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等,建立社区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保障机制,扩充基层建设和服务群众经费。区财政每年投入服务群众和社区办公经费3300余万元。建立定期监督审计机制,实现5年内对所有街道审计全覆盖,确保资金使用合理,作用到位。
坚持需求导向,以服务下放推进各类便民服务向社区延伸。常态化开展“问需于民”,限时“结单”活动。2019年起,制度化开展区办民生实事面向社会征集,征集意见近4万条,确定230项民生实事。做实“评榜—发榜—揭榜—承榜—考榜”社会治理任务认领平台,研究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畅通社会组织进入退出通道,2020年以来,涉及民生服务等68项“发榜”事项全部通过“承榜”方式推进落实,“悦读书房”、“微”美青岛、“红色互动”等服务项目,每年服务惠及居民群众30余万人。
坚持高效治理,以管理下放赋予社区治理自主权。制度化赋予基层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考核评价权、人事考核和征得同意权、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五项权力”,制定职能部门职责准入制度,新增事项确须街道(社区)承担的,由区委区政府严审把关,并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从而保证了将管理事项下放的同时赋予社区相匹配的权力。大力支持社区自治组织孵化培育,2020年以来,累计成立各类自治组织、兴趣小组千余个,小雏鹰梦想社、“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等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领域和重点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精准化服务,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直接回应。加强社区基础建设,落实规划配套标准,补齐老旧社区服务用房和基础设施落后等短板,按照“15分钟生活圈”标准,安排1.42亿专项资金统筹解决14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问题,使全区所有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600平方米,全面落实“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便民服务窗口设置,探索搭建“线上便民服务大厅”,不断提升为民服务便利化、体系化、智慧化水平。深入实施服务阵地提升工程,打造了沧口街道邻里中心、延川路邻里中心等一批有特色、有活力、接地气的服务阵地,强化典型示范带动。
坚持精细化服务,对群众需求的复杂性直接回应。探索建立以“走街扫楼入户”为基础的群众需求收集机制,深入问计问需于民,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社区工作法。打造“有事来商量”“青年议事厅”等品牌,开展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打造“平台+体验官+督查员”多元化工作机制,实现10余万件问题100%受理、答复、处置。建立“五社联动”机制。试点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链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开展公益微创投,为精细化和精准化的服务供给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撑条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聚焦提升人才吸引力吸附力
构建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李沧区坚持把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具有特色人才吸引力和吸附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先后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基层人才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
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实施“一把手”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强化党委领导,凝聚工作合力,每年印发全区人才工作要点、人才考核定量指标体系,重大事项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动,掌握工作动态,督促工作落实。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三级责任体系”,以重点园区、规上企业、初创企业等为基础,形成由人才办工作人员全线串联、职能部门专员专项对接、园区管理点对点沟通的全覆盖、多点位服务队伍。
强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搭建以院士顶尖人才为引领,国家级人才、省级高层次人才为支柱,拔尖人才、学历人才等为保障的人才队伍体系,引进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位,助力人才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菁英工程”等人才工程。启动建设“青年驿站”项目,梳理符合青年见习基地设立条件的企业,靶向宣传政策,提升青年人才政策知晓度、满意度,积极推进大学生留青聚青。围绕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推动《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技能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及实施细则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扶持保障政策体系,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孵化提供助力。搭建人才作用发挥平台,成立“智库”专家库,邀请专家编制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决策咨询活动,推动“智库”高端智力决策参谋作用发挥。
构建产才融合发展机制。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重点产业方向,推动引才专业化、聚才平台化、用才市场化、留才生态化。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取得氢能催化剂、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实验室等两个项目列入山东省“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培育“科技+金融”活力生态,全省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兴华基金”落户李沧,吸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近30名金融人才。建立“双招双引”产才融合联动机制,整合人才与招商部门资源成立协调专班,协同开展项目洽谈、携手服务落地项目、共同促进项目与人才融合,征集第二十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项目10个。
持续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定期组织各领域人才参加政策解读会、青年读书会、投资融资会等“333菁英荟”活动,目前已举办院士项目见面会、生物医药专场活动、组团观摩区重点项目等活动42期。瞄准人才工程申报、项目推介、技术交易等需求,建立专人对接、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人、时、事”全方位服务保障机制。根据院士团队需求提供“点对点、定制式绿色通道服务”,迅速妥善解决人才就医、子女入学、居留许可申请等问题。优化人才工作方式,试点筹建“人社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拟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省、市、区三级横向部门数据共享,动态全面掌握全区人才分布及流动情况,精准服务人才发现、引进、培养、留用各个环节。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