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点赞!青岛5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8人获提名奖

2021-12-02 09:1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日讯 今天上午,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文明委表彰了60名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及126名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我市5人荣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8人获提名奖。

其中,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徐杰、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居民栾德鑫、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徐秀玉、平度市朝阳中学退休教师吕文强5人荣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高级技师尹星、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村民刘法强、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居民李林娜、即墨区潮海街道考院村村民蔡诚忠、即墨区北安街道泥洼村村民胡秀珍、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温馨校车驾驶员张启栋、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泽川、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班长胡克涛8人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他们当中,有爱国敬业、勇于担当的中国智慧港口“推门人”,有从教40余年执着追求、用爱和担当温暖寒门学子的最美园丁,有临危不惧勇闯火海救人的平民英雄,有带着一颗诚心和满满爱心坚守11年公益路的媒体记者,有尊老爱老、悉心照顾百岁婆婆的好儿媳……他们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成为引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旗帜。

会上,张连钢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作了“传承中国精神铸就大国重器,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 ”的发言。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9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86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414人入选山东好人榜,评出 “感动青岛”道德模范199名、青岛市文明市民1150名,形成群星灿烂和七星共明的道德典型格局,打造了“德耀青岛”好人群体,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立杰出席表彰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名单

(青岛市)

助人为乐

吕文强  平度市朝阳中学退休教师

见义勇为

栾德鑫  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居民

诚实守信

徐  杰  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

敬业奉献

张连钢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

孝老爱亲

徐秀玉(女)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名单

(青岛市)

助人为乐

李林娜(女)  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居民

张启栋   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温馨校车驾驶员

见义勇为

刘法强   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村民

诚实守信

邵泽川   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蔡诚忠   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考院村村民

敬业奉献

胡克涛   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班长

尹  星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工程车检修工、高级技师

孝老爱亲

胡秀珍(女)  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泥洼村村民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事迹

(青岛)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事迹

(青岛)

吕文强,男,195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平度市朝阳中学退休教师(现被该校聘用在岗)。



吕文强出身贫寒,两岁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的不幸让他早早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一路走来,目睹了太多像他一样的孩子求学的艰难,强烈的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地帮他们战胜困难。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100多位濒临辍学的特困生完成了学业,资助金额40多万元。

有两种学生“一生感念”吕文强,一种是贫困生,一种是所谓“差等生”,从教40余年来,吕文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有问题的学生。

吕文强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人、成才、成功!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不可估量的宝藏,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用欣赏的眼光去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门。优秀学生在谁手里都能成才,对那些问题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粗略统计,从教以来,吕文强家访学生上千人(次),足迹踏遍平度的每个角落。而至今,陪伴他的仍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作为一名老师,吕文强也深知光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魅力。他每天找时间查阅有关书籍,学习教育理论,不断补充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并且撰写教育随笔。他的“读、议、导、练、用”五步教学法,以知导行,知行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被评为青岛市绝活;他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淄博、济南、烟台、聊城等地多次举行全省公开课;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他撰写的《我最见不得你轻易放弃》的论文,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国培计划委员会多次邀请吕文强参加新时期教育问题研讨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吕文强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栾德鑫,男,1978年2月生,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居民。



2020年9月1日凌晨4时许,宁夏路201号1号楼405户燃气爆燃,顷刻间现场一片火海,浓烟滚滚,一对母女被困屋内,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同住该单元的401户居民栾德鑫被爆炸声惊醒,他简单嘱咐了妻子几句就迅速冲出了房间,发现楼道里的火势已经很大,于是赶紧拨打了119、120电话。为了争取救人时间,栾德鑫不顾个人安危,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冲进火海,他先是用楼道里的两个灭火器将电箱上的火扑灭,随后开始疏散同楼层的邻居。一想到三楼住户多为老年人,栾德鑫又马上冲下三楼,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在栾德鑫的帮助下,单元楼里大多数居民安全撤离。但由于火势太大,405户和406户的门迟迟未能打开,栾德鑫临危不惧,深吸一口气,再次冲进火海,用灭火器砸开了406户的大门,让命悬一线的406户一家四口安全逃生。此时,405户的防盗门已经被火烧得严重变形,且现场浓烟密布。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多想,栾德鑫强忍着刺鼻的气味再次砸开405户的大门,匍匐前进来到室内窗边,徒手将窗户砸开,并用灭火器扑灭了向外伸展的火苗,救出已经受伤的母女。由于栾德鑫扑救及时,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邻居们对栾德鑫勇闯火海救人的事迹赞不绝口。

遇难就帮,该伸手时就伸手!这是栾德鑫日常工作生活的信条。他的壮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工作生活点滴积累的结果。栾德鑫2008年开始在青岛奥帆中心从事安保工作,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栾德鑫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专业技能守护着一方安全。

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岛市民,栾德鑫在工作和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成为群众身边的英雄榜样。

栾德鑫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徐杰,男,1987年9月生,民革党员,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青岛情牵雪域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志愿者。



2011年秋,青岛即墨男童小亮亮碰倒灶台上的暖瓶,严重烫伤脖子,徐杰被孩子泪汪汪的眼睛触动,他向孩子承诺:叔叔会帮你抬起头来。他践行诺言,募集了十几万元善款,两年帮孩子做了四次手术,让孩子抬起了头。这些年来,每一次面对求助者,徐杰都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仅在社会救助领域已为困难群体募集救助款超过100万元,让数百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2014年开始,徐杰把“有爱有信”公益理念带到了雪域高原,作为青岛情牵日喀则教育基金的发起人之一,他和团队志愿者7年开展了9次西藏公益行,为西藏日喀则等地输送爱心物资和善款800余万元,并与青岛市第七、八、九批援藏干部组合作开展助学、扶贫等,成为政府援藏的有力补充。

10年来,徐杰树立了良好社会信誉和守信形象,他建立了“大爱青岛”公益群,汇聚了百余个公益团队,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开展公益活动,目前已策划执行的大型公益活动超过100场次,带动投入公益金超百万元。

徐杰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张连钢,男,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



张连钢坚持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带领团队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构建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

敢于担当,立志科技报国。38年来,张连钢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专注创新,立志改变技术落后旧面貌。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当时,虽然正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但张连钢没有被病魔打败,毅然挑起重担,紧紧抓住这个科技报国机会,并且向公司表达决心: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张连钢带着重病之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全力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工程。他白天奔走在土建、供电、信息系统等施工部位查看进度、解决问题,晚上牵头搞科研。其间,无数难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数月攻坚不下。张连钢激励团队,不能退缩、坚决拿下!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无限续航、一键锚定等世界领先技术成果,成功攻克难关,为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2017年5月,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他带领团队,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任务,助力创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中国方案”。

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中,张连钢没有简单复制一期方案,而是选择精益求精、另辟蹊径。他组建9个突击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轴奋战,升级核心系统190多次,优化功能2200多项,确保二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营。随后,他又主持推出“氢+5G”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港航业打造中国样本。

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以来,张连钢带领团队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平均作业效率超过全球同类码头。他还主持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项,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连钢创新团队”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张连钢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徐秀玉,女,1952年6月生,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



近半个世纪,徐秀玉悉心照顾年迈婆婆,是远近称赞的好儿媳。

1975年,徐秀玉嫁给丈夫袁以松。结婚时,两位大姑姐早已嫁人,丈夫又常年务工,她为打消丈夫一家后顾之忧,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46年间,她悉心照料婆婆,体贴入微、无怨无悔,从没和老人家红过脸。几十年如一日,徐秀玉每天早早起床,帮婆婆洗脸梳头、整理衣服;照顾老人口味,变着花样做可口饭菜;每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社区居民都能看到一对幸福的身影,那是徐秀玉陪伴婆婆在楼下晒太阳;婆婆因为严重驼背,经常腰酸背痛,她常备热水袋和抱枕,侍奉左右、按摩理疗,随时缓解婆婆的病痛……

2019年,103岁的婆婆生病住院,病情一度恶化。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建议保守治疗。婆婆住院期间,她寸步不离、精心陪护。在医院无法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徐秀玉没有放弃希望,与家人慎重商议后,带婆婆回家休养。为更好加以照顾,她跟婆婆同睡一张床,24小时随时看护,常常忙碌一整天,睡不上个囫囵觉。3个月后,婆婆奇迹般恢复健康。从不能翻身到下床如厕,再到与全家围桌吃饭,老人家的精气神越来越好。

徐秀玉的孝心孝行带动一家、示范一方。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孝老敬亲、和善为人的优良品行。街坊四邻都以徐秀玉和她的家庭为榜样,传递着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徐秀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事迹

(青岛)

李林娜,女,1983年11月生,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居民。

2019年1月,李林娜7岁的儿子和和查出患有脑干胶质瘤,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随着和和病情的加重,李林娜和丈夫开始萌生器官捐赠的想法,把希望留给别的家庭。“和和,你愿意去帮助别人吗?”这个七岁的孩子说:“我愿意,妈妈。”征得儿子同意后,她替儿子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2019年6月,和和开始头疼呕吐,病情加重,离开了这个世界。最终经过评估,和和的肝脏、两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符合捐献标准。和和走了,却用“生命的礼物”帮助了5个家庭。

李林娜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好人2019十大年度人物等称号。

张启栋,男,1970年12月生,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温馨校车驾驶员。

日常工作中,张启栋勤奋敬业,团结同事,爱护学生,安全行驶里程已达10万多公里,是名优秀的校车驾驶员。

2006年1月,张启栋与妻子顺利通过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的审核后,刚刚6个多月的乐乐(化名)成为寄养在张启栋家的第一个孩子。由于乐乐是一名早产脑瘫儿,身体各方面都发育迟缓,如何照顾好乐乐成为张启栋一家人将要面对的新挑战。虽说是寄养,但张启栋却把乐乐当作亲骨肉一样来照看,几乎投入了全部的感情与精力,妻子甚至不工作,留在家全身心照看孩子。2008年12月,1岁多的欢欢(化名)和4岁的小宝(化名)也来到张启栋家。欢欢患有唐氏综合征,先心术后体质较弱,智力和行动都受到影响,而小宝则是一名自闭症盲童。面对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孤残儿童,张启栋夫妇拿出更多耐心,一口一口喂饭,一次次提醒大小便,一遍遍教生活技能……

为了和孩子们留个念想,2008年,张启栋特意攒钱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拍下孩子们的进步。家里满墙的照片和4本成长记录册,完完整整地记录下了这三名寄养儿童宝贵的成长瞬间。

含辛茹苦,视如己出,张启栋和妻子15年如一日用爱心、细心与坚守,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收获了快乐幸福的童年,感受人间的美好,也感动了更多的人。

2020年2月,张启栋主动请缨参加青兰高速胶州服务区防疫检测点志愿服务活动,主要负责为通过服务区的驾乘人员测体温,询问出发地和目的地,按照疫情防控流程认真做好登记,坚持在检测点工作了156个小时。服务区汽修厂因疫情未营业,张启栋就从家里带来修理工具,主动帮助车主排除一些简单小故障;还自带充气设备,帮过路车辆补充胎压;对一些错过出口的车辆司机,帮助平复情绪、指引路线。

张启栋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刘法强,男,1965年8月生,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村民。

2019年5月3日上午11时许,刘法强正自家的一处空屋子院内喂猪。进猪圈不久,他忽然听到几声断断续续的呼救声,抬头一看,发现隔壁一户老人家里窜出不少浓烟,没多久,火焰已窜上了房顶。见此情景,刘法强没有多想,立马扔下手头的活,冲往老人家中。此时,老人因惊吓过度,已瘫坐在地上,刘法强立马上前将老人扶起,将她抱出火场。

刘法强将老人救出火场后,发现火势愈发猛烈,他再度冲进屋内查看火情。原来着火的是老人家的厨房,煤气罐在炉灶下面呼呼的往外冒着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刘法强不顾危险,跑回自家房子拿来毯子以及老人家门口旁堆放的旧衣服,由于附近没水可用,刘法强只好用猪圈外面的猪尿打湿旧衣服和毯子,再一次冲进火场奋力将煤气罐搬了出来,并隔着衣服迅速将煤气罐阀门关闭,成功防止了煤气罐爆炸事故的发生。

刘法强奋勇救火的同时,大声呼喊村里邻居们共同参与救火。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约半个小时火就被扑灭了。当天中午12点多,刘法强又返回现场查看是否有复燃,确信没有复燃情况后才离开。

被救老人名叫季元兰,独自在村内居住。因做饭使用煤气不当引起火灾。由于刘法强及时发现并实施扑救,79岁的季大娘只是四肢被轻微烧伤。

刘法强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邵泽川,男,1966年10月生,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总理承诺,平度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武汉疫情一线考察时,面对医疗防护物资急缺的现状,他承诺,“今天晚上一定把2万套护目镜运到这里!”1月27日上午,正在家中陪伴老人过年的邵泽川在接到市工信局领导的电话通知后第一时间返回公司组织安排生产。但由于不少产品都是半成品,是要年后出口发往国外的订单。邵泽川二话没说,立刻安排公司高层组织工人返厂,对这些半成品迅速加工组装,并打包装箱。整整一个下午,邵泽川和工人们在车间里犹如旋转的陀螺,一刻不停的运转。下午15点50分,经过打包装箱的74箱防疫物资装车,平度市、青岛市各部门协调有度,运输车辆一路绿灯到达青岛流亭机场,随后,在山东航空的大力支持下,飞机于18点17分从青岛起飞,20点06分成功抵达武汉。从调配物资到物资抵达,仅用了8个小时。当天晚上,武汉的医护人员准时收到了这份来自平度的防护用品。

但疫情来势汹汹,一线对于护目镜、口罩、防护面罩的紧缺程度越发剧烈。在完成第一次调拨任务后,国家工信部直接向公司下达任务,要求继续输送20万护目镜和医用隔离面罩。邵泽川接到任务后,既感荣幸又感受到巨大压力。一方面周边村庄出现疑似病例,大家不敢随意出门,放假回家的工人更是不愿意回来上班。另一方面,外商客户要求的订单全部延迟甚至违约。但国家有需要,企业必须迎难而上。于是,他顶住风险,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迅速复工复产。另一边,虽然向客户说明原因,可他仍然损失了上百万美金,丢失了4个长期合作的国外客户,以压价偿还的方式补偿了外商违约金。工人复工率低,企业的复工复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证任务完成,邵泽川和公司高层全部成为工人,在车间与工人们并肩作战,原来正常的8小时工作时间延长到12小时。邵泽川自己更是连轴转,不仅要在一线生产,同时他还要做监工、还要对接外面不断涌来的任务和订单。那段时间,邵泽川的平均休息时间每天只有2到3个小时。经常熬着满布血丝的双眼就开始干活,为的就是少耽误一秒钟,多保护一个与病魔抗争的人。

在邵泽川的带领下,企业不仅确保了国家调拨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在全球疫情爆发之际,还承担了联合国的调拨任务,积极配合国家外事部门的相关要求,为国外疫区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提供疫情物资的保障,共出口各类防护口罩、面罩、眼罩等约1亿只。

邵泽川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蔡诚忠,男,1975年12月生,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考院村村民。

1997年12月退伍,蔡诚忠踏上创业之路,白手起家开起一家化妆品超市。凭着诚信的经营,热情、周到的服务,蔡诚忠的客源不断增多,生意日渐红火,超市的商品从最初的100余种扩大到现在的近1000种。借助积攒的人脉和资源,他又扩大经营规模,开起一家文体用品超市,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发展。

蔡诚忠以热情服务、诚信经营为理念,决不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商品,三无产品。每次进货,他都必须亲自检查商品,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从源头上严把商品质量关。在经营中,他每半个月对超市的全部商品进行自查,把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的商品下架,及时和经销商取得联系并进行调换。

蔡诚忠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疫情期间,蔡诚忠不仅当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出力,还积极捐赠防疫物资。尽管商店关门影响了他的收入和生活,他没有哄抬物价,而是将自己店里的商品拿出来,又筹措资金,利用自己的进货渠道购买防疫物资。他先后为村委捐赠84消毒夜300斤,一次性口罩100个,一次性手套200副,在防疫前期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帮助村委防疫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一次值守检查中,因进村车辆操作失误,他右手小拇指意外受伤,紧急送往医院,却为时已晚,无奈只能做了小拇指末端截肢手术。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观察几天,防止刀口感染,他却拒绝了领导和医生的住院要求,又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得知河南的战友被烧伤后,他第一时间捐款2000元,并建立微信群发动战友捐款。多年来,他通过公益众筹平台、上门捐款等方式共计捐款10余万元。

蔡诚忠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胡克涛,男,1967年10月生,中共党员,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班长。

胡克涛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热电行业一线。他33年如一日,发扬“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坚守在汽轮机维修领域,积累设备检修记录30余万字,成为集汽轮机维修、管道工、钳工、电焊工于一身的“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为行业创新和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金莱热电,胡克涛是出了名的技术狂人,对于工作,他身上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钻头精神”,为了解决一个难题,他甚至能连续几天不眠不休。正是这样一股子“疯劲”,胡克涛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自行设计并带领团队安装改造两台汽轮机,为公司直接节约资金500余万元;独创电烙水持温修补轴瓦法,为公司创效60多万元;自行设计改造利用循环水余热用于水处理,每年可为公司创效100多万元;设计并施工的循环水供热低真空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约130多万元;对高温水首站循环泵改汽动泵,有效提高了循环水输送量,降低了厂用电,每年可为公司节约300多万元。2013年,公司成立了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胡克涛发挥带头人作用,组织技术人员策划技改方案,组织开展培训讲座,培养技师、高级工20余名,把工作室建成了企业发展的“加油站”和“人才孵化器”。2015年,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成为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青年技能培训基地。

生活中,他孝老爱亲,一家被评为“青岛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2年,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查出癌症晚期,当时正值三号汽轮机大修的关键时刻,胡克涛白天带领团队人员维修设备,晚上不管加班到几点,他都会赶去医院,守在父亲病床边悉心照料,每天早晨他都是满眼血丝的来上班,但却从未迟到过。团队的人员都被他这股劲头深深地打动着。直到历时一个多月的设备大修圆满结束后,他才陪父母乘上了南下的列车,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帮他圆了期盼已久的江南梦。

在疫情防控期间,胡克涛坚守岗位,连续值守2个月,保障了安全平稳供热,彰显了一名劳模、工匠的责任担当。

胡克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尹星,男,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高级技师。

尹星从事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作26年,在一线岗位坚守奋斗已逾9490个日夜,75920个小时。他带领团队完成技术革新50余项,发表技术论文35篇,获得国家专利10项,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为青岛地铁连续安全运营1800多天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的重点科技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检修机器人系统研发及应用》,实现以“机器人+机器视觉+信息化”为手段,保障轨道车辆安全可靠运行,该项目经大面积推广应用,整个地铁运营公司车辆检修人员人车比将下降20%左右,列车巡检时间将压缩25%以上。目前该项目,已评选为2020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之一。他力求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完美,每一次检修作业中,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正是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创造了青岛地铁连续安全运营1800天的记录。

青岛地铁成立了山东省轨道交通行业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尹星技师工作站,尹星带领团队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作用,共组织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5次,技能培训200多次,3000多人次受训,授课时间达到500多课时。作为职业院校特聘教授,尹星经常走进校园授课宣讲,听课人数达到1000多人,受到青岛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推动“工匠精神”在校园“开花结果”。他所带领的团队也是人才辈出,培养出3名“青岛市首席技师”、3名“青岛市技术能手”,团队成员共获得省、市级荣誉奖励10多项,其中所带徒弟中1人荣获“青岛市首席技师”和“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成就劳模师徒的佳话,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尹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胡秀珍,女,1943年11月生,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泥洼村村民。

在村民眼里,胡秀珍是位平凡而又备受尊重的农村妇女。说胡秀珍平凡,那是因为她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辈子都在为这个农村家庭忙前忙后;说她备受尊重则因为她善良贤惠,对亲情不离不弃,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胡秀珍20多岁嫁到孙家后,就从婆婆手中接过照顾患病小叔子孙世伦的重任,50多年如一日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不嫌脏、不嫌累。随着公婆去世,照顾孙世伦的重担全部压到胡秀珍一个人的身上。而后,7年前老伴去世,胡秀珍并没有因为老公离世而放弃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叔子孙世伦,而是始终如一的照顾着小叔子。

虽然卧病在床50多年,但在胡秀珍的照料下,孙世伦的精神状态却是十分好。在这个特殊的家庭,胡秀珍早已把照顾小叔子当做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没有抱怨,更没有委屈。

在胡秀珍的影响下,她的5个孩子虽然早已结婚成家,但是,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老家,一起帮助年迈的母亲照顾瘫痪在床的小爹。正是胡秀珍身上这种淳朴的善良,让孙家人一直传承着这份优良家风,让这份善良一直在延续。

胡秀珍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