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下青岛人50 | 郭浩:将“中国传统色”带入大众眼中



在郭浩看来,研究色彩的意义是审美,而审美是一个国家集体意识最好的沉淀,代表着秩序和文明——

不知道“中国传统色”?这个青岛人“还以颜色”

2020年末,《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面世即热卖,七周加印了6次,四个月销量就超过20万册,豆瓣评分高达9.0……第一次出书就打造了一本现象级畅销书,还出圈引发了一轮传统色热潮,这在此书的作者郭浩的意料之外。

出版前,《中国传统色》被定位为“冷门”读物,郭浩和他的合作者们都觉得首印8000册封顶,但是,市场的反响远远超出了想象,“看到书的人都说:没想到中国传统色这么美!我这才发现,自己干的活,切中了大家迫切提高审美的痛点。”

2013年,郭浩在北京从事影视制作,担任当时长春电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有机会与制作过《致青春》、《老男孩》的“儒意影业”合作,长影因此成为电影《老男孩》的主要出品方。为长影赢得了口碑和效益的郭浩,后来参与了在海南建设的“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项目。正是在筹建主题乐园的工作中,他意识到,影视文创比主题乐园的运营更有潜力,市场上又缺少有效的运营主体,于是决定,自主创业,尝试运作抢滩影视文创市场。

创业伊始,总是艰难,从做影视的衍生品开始,郭浩一路摸爬滚打,却始终苦于无法找到可以建立规模的影视IP。直到2017年,郭浩第一次接触到了故宫文创。真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一头扎进去的他顺应故宫文创IP化升级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故宫大婚”的IP化方案,这就是后来故宫启动的著名的“宫囍·龙凤呈祥”项目。

在对故宫资源的深挖中,郭浩发现,这个大IP缺少一个视觉识别系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VI手册,他与多年合作的设计师李健明商量,想要开启这项工作,并最终聚焦到故宫文物的色彩采集和色名考据。“我突然意识到,研究色彩的意义是审美,审美是一个国家集体意识最好的沉淀。审美不仅是好看,更代表着秩序和文明。”

这项工作的成果是202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之前语焉不详、散漫不经的中国传统色,第一次以谱系的面貌被考据,第一次以故宫的文物被取色。紧接着,《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中国传统色:青少版》相继面世,郭浩在传统色的研究上逐步深入,他爱上了这份工作。

正当郭浩与同事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中国传统色的采集与考据的那一年,电视剧《延禧攻略》热播,剧中服装道具的色彩令人惊艳,其中饱和度不高的灰系颜色——被归属于莫兰迪色,受到追捧。而郭浩和故宫的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剧中加入了高级灰的雅色调,并非源于20世纪意大利艺术家莫兰迪,而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的传统色。

“我们中国古代的颜色,并不是明艳度很高的大红大绿,实际上都非常雅致。古代颜色的丰富程度超乎想象,此前只是缺乏整理,没有相对系统的呈现方式。”郭浩的新事业,就从查阅400多种文献典籍、翻看近半吨重的故宫图册开始,他们从故纸堆中翻找出384种颜色,这些颜色被按照二十四节气编目归纳到书中,构成了书中重点呈现的中国传统色。

天光,水色,还有草木、器物、食物……古之色彩,大都与日常关联。在郭浩看来,中国古代的传统色,涉及天文、地理,甚至人生哲学,源于古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思考,诗情画意、喻义悠远,而这些都与曾经的慢生活方式相关联。“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与自然的距离渐行渐远,自然容易失去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美的感知。所以,对于传统色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会释放现代人的焦虑,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之美。”

就在前不久,一款中国传统色主题日历刚刚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从影视文创转到图书文创的开发,郭浩再度“跨界”,可他却说,“中国传统色,不是图书行业,也不是文创行业,它是美学经济的基础产业,涵盖了图书、视频、商品、书店、商场,它的发展潜力深厚。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图书及图书相关行业的思维模式也不能仅盯着纸质图书,如何将内容延伸到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对于传统的图书行业也是一个考验。”

身为青岛土著,郭浩18岁上大学之前没离开过这座城市。青岛人都有比较倔强、要强的性格,郭浩觉得,这是自己的优势。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去中山路古籍书店买书、看书的情景,一切美好都历历在目。从小在中山路周边长大的他,现在也像青岛的居民们一样,关注着这处老街的升级改造,“我很盼望,中山路在青岛的文化基因中能够找到提升的新空间。”就像中国传统色一样,建立在传统上的传承与创新,才具有更广阔的为人们所共情的前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