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9日讯 到2025年,建成省级产业强镇2个、区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8个、市级田园综合体5个,美丽乡村达标村、文明村镇、平安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2左右,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日前,即墨区出台《关于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试行)》。
意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美丽宜居建设、农民富裕富足、城乡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生活品质化、要素配置均衡化。
根据规划,即墨区将着力发展蔬菜、花卉、畜牧、海洋种苗产业,提高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产业集聚度,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壮大现有规模种业企业23家,到2025年,力争建设现代种业研发创新平台2个;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1条百亿级、3条十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乡村文创等新业态;支持镇街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创建省级农业类园区(基地)1个,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基地)。
未来几年,即墨区将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完善提升乡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到2025年,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提质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支持镇村田头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按照农业生产用电价格计算;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到99%。
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庄,即墨区将从规划、用地、项目、融资等方面予以倾斜,经济薄弱村数量较多的镇街至少要有1个抱团联合发展项目,对符合规定的,依法安排一定用地指标支持;严格村集体经济管理,有效盘活集体资产,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增收,积极化解村庄债务;金融机构对纳入财政扶持并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村集体经营性、服务类项目,按规定给予信贷支持。
重视人才支撑,推动大学生回乡、城市人才下乡、乡贤返乡,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创客等培育力度;强化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完善实施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同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和涉农职称“民企直评”,对长期在乡镇学校任教的教师,符合有关文件规定条件的,申报中、高级职称评审时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另外,即墨区将统筹资金,重点支持打造一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对完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任务的镇街给予平均每个2500万元的财政奖补。到2025年,打造一个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马昕)
责任编辑:陈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