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出圈,《千里江山图》作者是仅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灵感来自北宋卷轴画《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宋 王希孟故宫博物院藏

一场青绿色彩创作的交响乐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北宋画家,生卒年代不详。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后一代艺术帝王宋徽宗赵佶慧眼识珠,得到亲传。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

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青年才俊。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千古绝唱”。王希孟则凭借《千里江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作品为长卷形式,全卷画面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

从“序曲”到结尾,王希孟仿佛在用青绿色彩创作一场交响乐。

试想,当宋徽宗第一次缓缓打开卷轴,看到面前这幅绚烂的“江山图”时,应该是非常激动的。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单霁翔详解《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是谁?

《千里江山图》上并没有王希孟的署名,“希孟”二字出自卷后隔水黄绫上蔡京的题跋: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跋文大意为:

政和三年皇帝赐给我这张画,希孟当年18岁。

之前在画院里做学徒,后来被诏入文书库。

他曾经多次给皇帝献画,可是都不算好。

皇帝看他是个人才,有可造就的地方,就亲自指点他,不到半年就画出这幅画。

皇帝很赞赏,就把画赐给了我。

而“希孟”姓王,目前仅见于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题写的画签和他的朋友宋荦所做的《论画绝句》。

宋荦诗云:“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后有附注:“希孟天姿高妙,得徽宗密传,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未几死,年二十余,其遗迹只此耳.......”

关于作者的名字,我们现在只有这两条“文献”可考,但是梁清标和宋荦到底怎么考据的,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三条有关希孟的生平资料,所以大家就按梁清标所说,叫这个少年为“王希孟”。

在丝绢上作画

五代到两宋末这一时期,绘画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带动了工具和材料的变化。

五代之前,古人使用最多的是天然墨——石墨。

宋代完善了制作松烟墨的工艺,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书画的表现力也得到大大加强。

宋代出现了双丝绢,尤其是北宋画院形成后,细致繁密的画风形成其时风尚,因此对画纸画绢就有进一步的要求。

宋人在唐人制作熟绢的基础上增加了捶洗、轧蜡、上浆等工序,制造出了细密、柔韧的熟绢以及双丝绢。

双丝绢是经线两根一组,间隔有一丝空隙,纬线单丝,纬、经交织时一沉两浮,也有人说只有两沉两浮才是双丝绢。

双丝绢的使用高峰在明代中期,但元明时期的绢比宋代的粗松,到清代又变回单丝绢。

《千里江山图》全图就是使用整匹绢制成,画芯和后跋的材料一致,都是双丝绢。

画芯在厚涂色的作用下保持了经纬丝的平直性状,跋的用料比画芯稍差。

后世明清时代裱补部分则用的单丝绢。

以色写意后世难超越

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那种色彩造型观察方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强调的是以色写意。

在明代以前,中国绘画几乎不使用“调和色”,而是只采用厚涂和罩染的复合色。

前者从先秦到唐宋大多见于彩绘器物、石陶、墙壁、丝帛以及纸张,厚涂多用矿物细粉。

后者多见于敦煌手卷以及各类纸绢绘画,比如用花青膏、淡墨先做暗影再罩染。

《千里江山图》在整体上把握了一种博大崇高的艺术美,由表及里,开合自如,细节处显示出了很强的写生功底,山石树木、村舍农人、船舶芦荡相互之间各有联系。

在整体上,利用水面和远山,舟桥和人的劳作关系很好地连接了全卷而没有断线,局部又很好的呼应了整体,这在后世的长卷中是很罕见的。

青绿山水其实是再现了仲春时节植物葱茏的状态。山坡崩落的浮土上新出的嫩芽,以及岸线崩落泥土后草甸与泥土的截然对比,在自然界比比皆是。

山石部分则采用了披麻皴、解索皴的复合方法,这是两宋画家绘画山石的常用方式。

淡墨起稿,层层皴染,点染青绿后,又以淡墨及花青勾皴,各色山水远近有别。

从笔端痕迹看,绘画技法并不是十分老到,但贵在显示出几个特点:

一是全卷的山阴和山阳都按照山石的结构皴染;

二是在陡峻和缓接的地带,画中的皴法是变换的;

三是全卷的山体岭、峰、谷、崖、坡并不是臆造出来的,整体给人的感受自然而流畅。

此种气象在宋代之后就很少见了。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

自夏商周三代到北宋时,中国社会已经延续三千多年,北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

在经历了汉唐的盛世张扬和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萧瑟之后,宋人希望充分认识到世界、社会、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辨的结果就充分反应在了北宋社会的方方面面。

通过思辨,北宋在对于自然的认识层次上有了超越前人的概念,对于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清醒的认识。

这些反映在山水画上,造就了构图宏大、笔法严谨,意境高旷清远的整体特点,产生了一种崇高的艺术美,这种美源于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责任编辑:单蓓蓓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