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进行过一项关于“懂事”的调查。调查发现:有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
孩子懂事,本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家长逼着孩子懂事,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则未必是好事。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条提问:“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差不多6000条回答,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
不快乐!
你懂事,你听话,那就喜欢你,给你钱花;你不乖,你不懂事,那就不喜欢你,不给你花钱。很多父母,不会知道:懂事,不过是孩子照顾大人情绪的方式。压抑内心的懂事孩子,最让人心疼!因为,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有很多委屈和迁就。
在《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孩子懂事,是很多家长的期盼。然而,逼孩子懂事,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另类的残忍……
马伊琍走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影迷对她的印象是:拼命。这是个工作起来近乎疯狂的女演员。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就宣布要做妈妈了。
成为妈妈的马伊琍,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她的育儿经验,很多新手妈妈也经常会在评论区请教、交流。
在大家都认可并赞赏马伊琍的教育方法时,马伊琍却在一次直播中自我拆台:她说,有一件事让她至今都非常后悔,就是曾经对女儿爱马管教太过严格。
对女儿的高要求和严格的家教,让爱马成为了人人称赞的乖孩子。可是,带着过重的期许和约束,懂事的爱马连自己的心里话都不敢表达。
有一次,爱马在幼儿园里和同学一起玩过家家,需要孩子们去扮演妈妈和宝宝。
爱马的同学想当妈妈,让爱马当宝宝。虽然爱马也想当妈妈,可是她不敢说出内心的想法,只能委屈自己,闷不吭声。
回家后,马伊琍察觉到了这件事,她告诉女儿“你完全可以拒绝”时,爱马却说“我不敢”。
这时马伊琍想到了外人对爱马的评价:爱马特别听话,特别配合,可是非常胆小,一动不动就认错。
她这才意识到,爱马努力让所有人都喜欢,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可是她一点都不快乐。爱马的懂事,将会使她背负很多委屈。
在马伊琍的这一番分享后,很多家长也开始反思,孩子“懂事”,真的是件好事吗?实际上,当孩子表现出下列 3 个懂事的行为时,“懂事”就变成了一件坏事。
01.
强迫孩子为了成为好孩子而懂事
孩子的世界里,并不会从一开始就有“分享”这个词。更多的时候,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多数的东西都是自己独有的。
爸爸是自己的,妈妈是自己的,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到了公众场合,他们也会惯性地认为,外面的东西也可以占为己有。
这个时候,家长就会教导孩子“分享”。但这种教导,有时候又是过分的。
例如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有的父母就会擅作主张地把孩子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当孩子表达不满或不愿时,父母会直接冒出一句:“你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懂事。”
一定要把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才算懂事吗?学会这样分享的孩子才叫做好孩子吗?
当你为了让孩子成为好孩子而强迫他们懂事时,他们就会逐渐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失去自己的特色。
02.
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懂事”
有的孩子,需要父母三令五声,而有的孩子,在严苛的家庭环境中,已经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习惯。
这些孩子的父母,活跃于孩子成长的一切空间内,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替孩子规划着生活和学习,控制着孩子的娱乐活动。当孩子提出异议时,父母就会责备孩子。
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自己想太多,一切有父母安排好,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可是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没有了主见,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成年后性格也会变得怯懦,没有主心骨。
03.
隐藏自己情绪的“懂事”
“哭”是最常见的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在年幼的他们眼中,愤怒、生气、不满或者有所求时,都可以通过哭来表达。
可是当孩子使用这种方式时,家长的态度往往是:你不要再哭了。
为什么不能哭呢?也许你是觉得孩子哭闹会造成不听话、不懂事的印象,也许你觉得孩子的哭声太恼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哭声里,都是孩子最真实的情绪呢?
当你喝令孩子停止哭泣时,就等于在告诉他们,他们不可以这样表达情绪。实际上,年纪小小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而且,即便是成人也不一定懂得如何表达情绪。
长此以往,孩子幼小的心灵会严重缺乏安全感,会为了父母口中的“懂事”而隐藏自己的情绪,甚至变得压抑。
有人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我并不十分认同。可是我相信,过分懂事的孩子,心里一定很苦。
孩子,我宁愿你会哭,也不要你过分懂事。(来源|求是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