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首个市级层面专项政策即将出台,推动青岛集成电路产业“从有到优”

首个市级层面专项政策即将出台,覆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产业生态等各方面

政策发力,推动青岛集成电路产业“从有到优”  

近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青岛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青岛首个市级层面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即将出台。

集成电路是青岛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芯片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业粮食”,是任何产业链上都不可缺失的一环。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近两三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带动,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即将出台的政策无疑将加快推动产业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政策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完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发力,单项奖励最高500万元。

集成电路产业步入“最好的时代”

虽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已经经历了五六十年发展,但某种意义上,产业“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汽车……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步入了万物皆智能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便是芯片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粮食”。

芯片到底可以有多重要?发端于2020年下半年,至今仍在影响着汽车行业的“缺芯潮”就是最生动的例子。消费者端能明显感受到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交货周期变长;而在产业端,则有不少工厂因芯片缺货而停产。有行业专家预测,2021年缺芯导致全球汽车行业减产700-800万辆,这相当于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的约1/10。

市场对芯片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在行业数据中得到印证。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芯片出货量为1.15亿颗;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

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而言,这无疑是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难得的机遇期。

经过过去二三十年的追赶式发展,目前我国已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在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速近20%,为全球同期增速的4倍,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8848亿元。

但相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量,国产化率仍然较低。以家电领域为例,行业数据显示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规模约500亿元,但本土化配套率仅5%。如空调中的MCU主控芯片,超过七成来自于瑞萨电子、英飞凌、TI(德州仪器)等外资品牌。

市场需求的激增与国产替代趋势相叠加,无疑将把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带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等多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多地也随之进一步加码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比如上海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无锡提出将培育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目标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合肥将以本地显示、汽车、家电和绿色能源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发展芯片设计业和特色晶圆制造业为重点,打造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IC之都”。

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

近两三年来,青岛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式发展有目共睹。数据显示,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较2016年底增长了6倍,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

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链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一环,但也是过去青岛产业布局中长久缺失的一环。如今,随着芯恩8英寸项目、惠科半导体等项目的投产,青岛产业空白得以填补。

上游设计领域,已汇聚企业近百家。重整后的海信旗下信芯微电子,已经在画质芯片、电视屏端驱动芯片、MCU芯片、低功耗蓝牙芯片以及智能SOC芯片等领域积极开展布局。其中,电视屏端驱动芯片已经覆盖了从高清到8K超高清全系,2020年出货量超4000万颗,累计出货已达1亿颗,全球占有率超过50%,稳居第一。大唐半导体、宸芯科技、核芯互联、佳恩半导体等后起之秀也迅速成长起来,业务涵盖模拟信号链芯片、车联网、功率半导体等领域。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

在封测领域,一路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的富士康高端封测项目已于去年底正式投产,封装产品涉及5G通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在装备领域,已经登陆科创板的高测股份,针对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了相应的切割设备和切割耗材。

海信自主研发的8K超高清画质芯片。

此外,青岛的集成电路产业支撑体系也逐步完善。中科院EDA中心青岛分中心芯片设计服务平台、青岛芯谷-美国高通-歌尔联合创新中心、先进封装技术创新平台、微纳加工测试平台、青软晶尊人才实训/培训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并运营。

去年1月,青岛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依托高校,人才短板加速补齐。北航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已在青岛招收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分别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和微电子学院;青岛青软实训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与高校进行集成电路方向校企共建、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年实训集成电路专业在校生超过500人。

“有形的手”撬动,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

某种意义上,尽快出台产业政策已经是青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与所有新兴产业一样,集成电路产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培育周期长等特点。有效利用政府财政资金对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行补贴是撬动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苏州、成都等对集成电路产业进行重点布局的城市均已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

此次青岛制定的政策共有十条,较全面涵盖了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

针对企业产品研发和基础创新,政策既涉及当前令设计企业最头疼的设计工具购买、产品流片等环节,也覆盖了关系到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

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购买EDA设计工具软件的,按照实际支出费用的30%,给予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对企业购买非关联企业IP开展高端芯片或特色工艺芯片研发,按照IP购买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对开展流片的设计企业,按类型不同对流片费用给予不同额度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

针对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协同发展,将从鼓励产品推广应用、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三方面入手。

对单款芯片年度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本市自主设计企业,以及本市年度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集成电路关键核心设备和材料企业,按照年销售额给予一定额度奖励。

对第三方服务平台为本地集成电路企业提供EDA工具和IP核、先进工艺流片、先进封装、芯片及设备、材料测试验证等用于研发支撑服务的,且年度服务合同实际完成额超过100万元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等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人才和资本是支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也被作为青岛的支持重点写进了产业政策中。

对引进的产业人才或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安家费”;对委托市场猎头机构引进高端人才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猎聘补贴。

对驻青高校增设集成电路紧缺专业、重点企业与在青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应用型硕博研究生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引进优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每名本科生3000元、硕士生5000元、博士生10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培养经费补贴。

在资本层面,对投资青岛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投风投机构,按投资额给予奖励;对登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企业,最高给予400万元补助。

相信政策的出台将为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插上一双更有力的翅膀,以此进一步推动青岛制造业加速蝶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欣)

青岛日报2022年3月22日3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