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首届手造节·大咖说⑫|市南区:打造“山东手造·青岛有礼”产品 促手造技艺落地转化



点击图片进入大赛专题,看青岛手造视频,上传作品

让传统遇见创新,让创意遇见美好,让手造走进生活。

按照山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部署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具体要求,为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总工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青岛市手工艺协会、观海新闻、智慧青岛、齐鲁工惠承办的青岛首届手造节·青岛手造创新设计大赛启动。

“青岛首届手造节·青岛手造创新设计大赛”欢迎手造行业从业者、手造文化爱好者以及广大热爱创新、创造的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共同激发手造创新热潮,促进手造产品与数字科技、智能制造、金融、新材料应用、新消费等深度融合,让手造文化赋予这座城市一份新的人文内涵,让手造产业为这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发展活力,让青岛这座品牌之都擦亮“青岛手造”新品牌。

关于“青岛手造”,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本期我们采访到的是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雪,听她述对于青岛手造以及手造文化产业的见解。

李雪

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手造文化资源方面,市南区已公布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拥有区级以上非遗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8项、市级16项。春和楼香酥鸡、蒸饺、王门锔艺、孙氏沉香、一鲁鲜海鲜腌制、英记楼鸭尾酥点制作、植秀堂八白散驻颜技法秀面膜、青岛中苑海韵不爆花白酥皮月饼、成氏篆刻等都是特色手造项目。市南区拥有非遗传承人2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人,市级12人。

手造文化产业方面,2021年,市南区限上文化企业数量增长到98家,限上文化企业规模达350亿元,增幅14.49%。其中,工艺美术品销售,包括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珠宝首饰零售为主,共有20家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为2.3亿元。

市南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普及,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比如,围绕“非遗在社区”主题,策划了“顺时令 承非遗”24节气传承创新系列活动,结合节气文化将剪纸、木板年画、手工面塑、布艺、锔艺等传统手工艺进行宣传推广;2021年,参与主办“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暨第二届‘指尖上的青岛’民间十大匠人评选活动”,同期举办了“非遗+”文创主题展览,展示内容涵盖“非遗传承创新类”“非遗创意衍生设计类”“非遗传播产品开发类”的非遗创意设计作品及其衍生品,收到并展出作品400余件;推出首批青岛非遗伴手礼推荐产品,英记楼鸭尾酥糕点系列、植秀堂宅中秀面膜、高家糖球、周氏流亭猪蹄等14家非遗企业的非遗产品入选,打造“青岛非遗礼”城市伴手礼品牌;2021年,联合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以及多家非遗企业共同推出《工作室专题设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实践—“青岛有礼”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引导鼓励更多优秀年轻人投身非遗产品包装设计、非遗文创产品化设计,更好引领和满足年轻受众个性化需求。

市南区在现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文旅特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市南区特色手造资源,打造和发展当地特色手造文化或手造产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联合联动。将各类优秀的非遗企业、传统技艺、文创设计开发以及相关产业链条资源汇聚一起,发挥高校优势,政企校三方联动,资源互补,实现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态势,共同推出具有传播力和消费力的手造IP。加强与青岛文旅集团的对接。

完善资源体系。持续继续完善资源库,广泛遴选具备“品牌化”“产品化”“品质化”的手造企业参与“山东手造·优选100”活动,进一步塑造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市南优势资源,组织春和楼香酥鸡和蒸饺、一鲁鲜腌制鲅鱼、英记楼鸭尾酥等糕点系列、植秀堂八白散秀面膜、中苑海韵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孙氏沉香等非遗企业、产品广泛参与,着力在培养重点企业、优势企业上下功夫。

进一步做好宣传推介。用好宣传推介多重手段,包括媒体宣传、活动宣传等。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方宣传推介本地区手造特色产品;在重大节庆、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非遗特色大集等活动,宣传推介本地区特色手工艺产品。

发挥政府引领和搭建平台的作用,对于本地特色手造产品给予支持和培育,促使有潜力的手造技艺和手造项目落地转化,在推出“青岛非遗首礼”“青岛非遗年礼”之后,积极打造“山东手造青岛有礼”产品。手造文化在促进相关产业融合、文旅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黏合剂作用,将结合市南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和制定发展手造业的相关政策和激励办法,帮助企业从业者树立IP意识和产业化意识,正确地引导手造业健康良好发展。

市南区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本身就是一种种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场景。

各种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造产品,一旦转化为旅游产品,首先,可促进旅游市场差异化。我国地域广博,民族众多,拥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激发旅游动机和诉求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的文化,时间越久远,地域性越强,市场差异化和异质性就越强,市场影响力就越大,旅游开发意义就深远。

其次,可促进旅游产品体验化。手作文化具有原始性、原真性和异质性特征,其操作、展示、技术功能,连带着产品很大的附加值,已然是一种绝品,而不能简单地视之为旅游产品或纪念品,这也符合休闲旅游的体验化和参与性要求,可拉近与游客的距离,利于开发有互动性、有文化内涵、有传承意义的旅游产品。

第三,可促进旅游业态丰富化。手作文化丰富多彩,广泛存在于民间非物质文化、社会组织、能工巧匠中,包括非遗、工艺美术、手工加工等传统手造技艺等,是旅游六要素中的吃、购、娱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拓展旅游业态类型和内容,打造新的旅游市场消费热点。

另外,如果将手造文化转化为景区文创产品品牌,可以有效传递景区的精神文化内涵。设计具有独特景区形象的视觉风格、特色产品,表达景区的价值观念、艺术性的文化气息和友好的景区品质,也可以不断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

点击或扫码了解更多大赛详情

(智慧青岛记者 赵振宇 王恬恬 张倩 通讯员 于敏 李梅)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