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2022年农业农村领域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48个,今年计划投资104.83亿元;上半年已开建44个项目,开工率91.67%——
44个农业大项目“火力全开”,乡村振兴“引擎”轰鸣
乡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归根到底靠产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推动“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为全省发展的龙头,青岛必须勇担使命、走在前列,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青岛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坚持把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兴农之基、富民之本,把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坚持用工业化理念、项目化思维引领农业发展,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加快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以产业振兴引领带动乡村振兴。
夏日炎炎,“火力全开”。在火热的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沃野田畴一派繁忙景象——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撑起乡村振兴“四梁八柱”,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
拉满“进度条”,项目建设“加速跑”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紧抓实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是沿海开放大城市、经济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农村大市,是少有的山村、渔村、产粮村、蔬菜村等各类乡村业态并存的城市,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的自给能力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青岛10个区市中有7个是涉农区市,蕴含着大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广阔。
围绕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重中之重,确定了农业农村领域计划投资过亿元的48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568.98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04.83亿元。
今年以来,青岛持续发起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势。一方面,抓好农业精准招商,积极对接农发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完善“签约、在建、竣工”三张项目清单,加强重点项目服务、督导;另一方面,强化项目管理思维,实施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指导,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管理协同、信息协同、服务协同“三个协同”机制,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此外,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全闭环管理模式,出台涉农项目管理办法,严格立项审批、加强执行督导、强化绩效评价,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上半年,一大批农业好项目、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青岛,加快建成达产。
在平度市凤台街道,占地136亩的胶东半岛全食材产业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预制菜生产基地,可为胶东半岛地区提供每天30万人次的营养配餐服务,预计实现年销售额20亿元,每年预计消耗平度当地生产农产品的10%,产品销售范围辐射整个胶东半岛。
“我们项目于2021年4月份开始动工,现阶段5个建筑主体结构封顶,计划10月份开展设备安装调试,12月份调试完成并投入试生产。”项目负责人李永涛介绍。记者看到,多个建筑单体已经封顶,40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生产设备、机电安装施工。李永涛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是当地政府和街道靠前服务,为他们协调了100名工人和建筑材料进场,才保证了项目如期推进。
这只是青岛加快农业项目建设的一个场景。时下,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在胶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农业外资项目、总投资18亿美元的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大部分单体目前都已进入室内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7月27日小麦筒仓已顺利进粮,今年年底大部分单体将陆续竣工投产,二期项目计划下半年开工。该项目是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投资建设的业务板块最全、创新活力最强、合作平台最广的综合性食品产业园区,努力打造成青岛食品行业的“第二张名片”,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450亿元;
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项目
在西海岸新区,占地300亩的渤海粮油200万吨饲料蛋白及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办公楼、生产综合楼主体完工,主车间钢结构封顶,设备安装到位。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35亿元,有效促进我国高蛋白饲料工业、粮油相关产业以及董家口航运物流业的发展;
……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44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为91.67%。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47.5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5.33%。
全面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不断拓宽产业门类,是项目建设的特点。观察这些重点项目,新产业新业态的加入,让这些项目呈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开足马力驶入预制菜赛道的胶东半岛全食材产业链项目,发展各类休闲农业新业态也是重点项目的一个“主攻”方向——西海岸新区藏马山田园综合体、沙子口街道流清湾田园综合体、城阳区美丽田园示范村建设工程等项目,便是依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各类休闲农业新业态的代表。
胶东半岛全食材产业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项目凸显“工业化”理念,助农业提质增效
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是记者看到青岛发展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的一个思路。
在即墨区,深远海养殖工船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即国信智慧渔业项目)已见成效——其项目主体、全球首艘10万吨级游弋式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于今年5月投用,时下,正在海上开展大黄鱼的养殖。
“‘国信1号’综合了船舶建造技术、养殖技术、工业化生产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开创了工业化‘船载舱养’模式的先河,打造可移动的‘海上粮仓’。”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张青亮向记者介绍。
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发展,推动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集成管理和技术,着力打造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链条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以“国信1号”为例,集成了管理和技术后的养殖工船,预计可年产大黄鱼3700吨,年营业收入3亿元。相比于传统近岸养殖,“国信1号”深远海养殖可避免如赤潮、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鱼类得病甚至死亡,养殖仓模拟海洋鱼类生存最佳水流速度,让鱼保持最佳的游泳姿态;船上有2000多个检测点,实时监测鱼群生存的环境,同时船只跟随水温变化调整航行地点,使得一年365天都可以正常养殖,不仅养出的鱼品质更好,产量也可比传统网箱养殖高出3-4倍。将近岸的传统模式推向深远海,“国信1号”把现代化工厂搬到了海上,解决了近岸水质恶化的难题,其养殖模式也避免了对近岸海洋资源过度掠夺。
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撑起了农民的“腰杆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总投资31.9亿元的莱西市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以“工业化”的理念,纵向打通了种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方位业务布局。
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内景
园区智慧玻璃温室采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手段,在温室内布局846个传感器、2330个控制器,实时记录植株从定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每天产生2000余万条数据记录,可以及时分析、预警并通过温、光、水、气、肥智能化调控,保持温室内番茄最佳生长环境,使传统的温室大棚变成可持续生产的、符合国际高标准的、可以均衡稳定供应的超级蔬菜工厂,年产量是普通大棚的6-8倍。同时,在产品加工环节,研发出全智能集成自动包装线装备和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番茄块、番茄蛋花汤等深加工产品已批量生产供应市场。由凯盛浩丰创立的“绿行者”蔬果实现品牌赋能,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长期占据各大电商平台番茄类目第一名。
在园区内,凯盛浩丰培养起一支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些工人来自项目所在地周边村庄,通过雇佣,本来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转身”成为和企业达成劳动关系的工人。项目的落地,不仅为他们带来了身份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为其带来了生产环境和收入上的提升。“我现在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不仅收入增加了,而且生产环境也好了,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凯盛浩丰工人王文雷告诉记者。
做好要素保障,促早投用早达产早见效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做好要素保障服务是项目落地生根的前提。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主动靠前,畅通要素供给渠道,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走进位于平度市蓼兰镇的七河生物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出菇大棚,菌菇香气扑面而来。山东省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静书安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6.2亿元,占地面积780亩,建设年产6000万棒香菇菌棒智慧化工厂生产基地,培育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广温香菇品种,实现自动脱袋、自动注水、香菇自动入库、全自动包装等数字化产业链全覆盖,致力于打造全球首家智能化出菇工厂。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亿元,净利润6500万元,可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当地人民年均增收4-6万元,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种植食用菌,形成“以菌促农,农菌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项目年利用废弃果木枝条7万吨作为菌棒制作原料,实现生物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七河生物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2020年11月签约,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仅用4个月就破土动工,离不开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我们项目需要征用570多亩地,政府只用1个月时间就帮我们完成了百姓土地赔偿、清地工作,让我们拿到地。而且,我们的施工审批也非常快,只用1天时间,政府工作人员加班到晚上8点,把手续都给我们办理完成。”对于当地的营商环境,静书安印象深刻。此外,为积极服务七河生物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并争取项目资金870万元,新建改造了18.57千米的10千伏架空线路,组立水泥杆298基,组立钢管杆29基,完成配套电网设备改造升级,彻底解决该项目用电“卡脖子”问题,增强了供电的可靠性。
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308栋出菇大棚建设完成,香菇包装车间、制冷车间已投入使用。目前,菌棒生产车间已竣工,正在调试生产设备,整个项目预计10月投产。
这是青岛服务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的一个场景。从快速拿地、审批,到积极解决项目基础设施问题,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对于涉农产业重点项目坚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三化”推进产业发展。
“我们建立了梯次项目清单,按亿元以上、3000万元以上梯次梳理在建重点项目、签约在谈项目和储备项目,确保项目主体、季度计划、实际进展和责任落实‘四个到位’,对标对表抓推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上下协同加速开工,用好用活一线督导、视频调度、资料核验和市、区市两级协同推进等多种方式,推动项目加速启动开工,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速度、赶进度。强化政策服务保障,探索实施涉农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聚焦“人、地、钱”等关键要素,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项目建设督导力度,结合疫情防控现实需要,运用一线督导、视频调度、资料核验以及市、区市两级协同推进等多种方式,统筹推动2个省重大项目、14个市重点项目、48个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17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快建设、早达产,定期访查12个储备项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调整至相应清单进行调度管理,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动项目早投用、早达产、早见效。”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见习记者 周亚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