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下青岛人 | 旅美小提琴家刘扬:山河历历,最怀念的是青岛人

青岛日报2020年10月19日12版

刘扬:山河历历,最怀念的是青岛人

旅美小提琴家感悟山居岁月 蓄须形象展示男性艺术力量

作为当代小提琴艺术的中坚力量成员,青岛籍小提琴家刘扬近年来一直活跃在中美舞台上,与家乡乐团也有频繁合作。疫情期间,他和妻子、钢琴家蔡宜璇在美国隐居,中断了演出行程,在山居岁月里感受生活。在接受采访时刘扬表示,“秋冬季节虽有些音乐会但不多,干脆携家眷一起连工作带度假,也刚好利用这段时间潜心修炼、阅读、思考。宜璇和我常常与两个儿子一起阅读,每天都有很丰富的谈话内容。”在疫情期间,刘扬最常听的是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的小品集。“他的演奏充满了爱,温暖的声音和幽默的人生态度,我想这些永远都不过时吧。”

蓄须,表达审美态度

生于1975年的刘扬舞台形象俊朗,然而今年他突然以蓄须的新形象示人,变得成熟、练达,更有男人味。他表示,留胡子是自己内心态度的反映,“有一部分是对当今性别界限模糊、不男不女成风的冷对,很多成年男子(尤其演艺界)因卖笑而趋炎附势装饰粉嫩,做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事情,这种所谓讨好谄媚的背后仅仅受利益和懦弱驱使,没有什么审美和价值原则,只会带坏社会风气,让年轻人疑惑。”

刘扬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先后拿下中国第五届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中国作品最佳演奏两项头奖,他还是第十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者;1998年刘扬赴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继续求学深造,获得过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比赛第一名,两次获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与众多世界顶级名团合作演出,足迹踏遍欧洲、亚洲。刘扬表示,当下的自己既是小提琴艺术的传道人,也是东西方游走的艺术流浪者,“人生不仅有不断拓宽眼界,学习修炼,还有很多随之而来的责任艰辛,取舍无奈,这些都是与艺术息息相关的筋骨血脉,总要不停地整理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

想念青岛,心系故土

童年的刘扬家住西镇,偶尔听到工厂区传来一位姐姐的琴音,让他开始迷恋上小提琴。如今去国怀乡,他对家乡非常思念,“关于青岛,我最喜欢和最想念的就是人。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吃什么喝什么都高兴。当然对青岛的塑料袋散啤我是永远孜孜不倦的,和好朋友一起喝到兴起时会卷起袖子裤腿,吆喝着划上几拳,配着青岛美丽的夜色,让人几乎忘记明天。我划拳在音乐圈里是有点名气的,这可不是吹牛!”在刘扬眼里,青岛这么多年其实变化不太大,“很多童年记忆的情景都在,不像北京,变化大得每次去都相见不相识,后来就不太爱去了。”他期待家乡走一条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我想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在有为和无为之间找到好的平衡,提升不一定只往上看,往下看到脚下的土地也很重要。”

疫情期间,刘扬除了音乐,还不断阅读、看剧,“我最近在和妻子宜璇一起看《等待果陀》,上世纪中贝克特的舞台剧。剧中的每一句台词都有很丰富的潜台词和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投射,在书中一共出现五个人物,我们在每个角色里都能看到自己。这部作品直观地让人意识到通常不愿去思考或是花很多时间学习才看得到的繁琐的问题。尤其放眼当今天下,很推荐大家阅读。”

在音乐里体悟婚姻

刘扬、蔡宜璇夫妇也是音乐圈颇具代表性的神仙眷侣。今年大部分时间,一家四口在度假般的生活里朝夕相处,感受家庭的美好。两位音乐家走入家庭,对婚姻的理解更加深刻,刘扬表示,“一方面,我们在舞台上合作的激情无与伦比,另一方面我们最多的争吵也是在琴房里面,不瞒你说,我们过去十几年决定不再合作已经几十次了。婚姻像个机器,有共同的信仰让我们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只能修理,不能退换。我想在婚姻里,一个成功的男人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一个成功的妻子不说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走遍全球,刘扬有着自己的心灵归宿,“我很喜欢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民风淳朴的中小型城市、乡村,其中很多都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比如我最爱的仙纳度国家公园山区,一个三五千人的小小镇子上往往有五六家画廊艺术品商店,虽多是当地画匠或手工作坊的拙朴作品,但非常可爱,有美和善的存在。”他表示,“走遍世界,无论饮食还是风光,我最喜欢的还是青岛。其实我从小爱小提琴不假,但离开家乡,后来离开北京,再后来离开中国都不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虽然今天在美国有了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但心里总有个地方隐隐作痛,总觉得有一天要回去才治得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