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扫码支付......你家老人有没有遇到智能生活的烦恼?

2020-10-22 12:33 青岛早报 / 观海新闻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加入家人朋友圈;到银行不会用自助机;路边打车很久打不到;店主只接受微信支付,买东西付钱被拒收;子女送的智能家电,操作复杂,功能繁多,基本成了摆设;最要紧的是去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即便是打电话让子女预约成功了,到医院还要求出示预约信息……这些新烦恼,老年人多多少少都能碰到。为啥科技进步了,不仅享受不到便利,还感觉到生活更加“艰难”了。面临“数字鸿沟”,老年人如何适应,谁来帮助银发族,这道必解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手机越智能生活越不便

近期,外地一则“老人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而被公车拒载”的新闻,曾让很多人读后不是滋味。的确,自从快步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之后,大量高龄的老年人就成了这样的“互联网边缘人”,技术不知不觉垒起了门槛,给这个群体的日常生活设上了屏障。

家住市北的黄克诚今年72岁,他告诉记者,有时候为了省去找二维码的事,他宁愿多走半小时的路,也不去乘公交车。 “前几年智能手机流行时,孩子就给我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功能这么多,我一个也不会用,就光打个电话,没想到电话也打出问题了。 ”黄克诚笑道,触摸屏的智能手机,自己经常不小心就碰到了,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别人打去电话。还有一次打完电话后,他以为挂好了,但其实没有挂电话,没想到对方也没挂断,结果一直在计费,那个月话费突然增加了好几百,他查了之后才知道是自己那天晚上没有挂电话,“从那之后,我真的就不想用智能手机了,太麻烦了。 ”

除了使用智能手机麻烦,黄克诚觉得,很多原来简单的事情,现在变得特别难,“比如说查话费,我以前去营业厅很快就查了,现在去了之后,人家还要问我账号密码。又说让我通过网上营业厅查,我更不会了。再比如说出门,菜市场竟然有些摊位都不收现金了,只能扫码付钱。 ”黄克诚哭笑不得。 “儿子家都是用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洗碗机,儿子也说给我们买,我们不会用,再说智能产品都这么贵,一不小心弄坏了得多浪费钱啊。 ”黄克诚有点儿畏难情绪。

中学教师成了“新时代文盲”

“这两天遇到一位老奶奶不会网上挂号,等到最后所有挂号的病友都看完了,医生才给她看了。听说老奶奶每次来都是这样,可能因为家里没年轻人,也可能因为老奶奶觉得不挂号也能看。 ”朱琳是一名护士,在她所在的医院,人工挂号变成了预约挂号,人工收费变成了自助收费。 “很多老人自己不会网上挂号,即使子女帮忙挂上号了,也可能到抽血、缴费、查结果等某一环节,扫不了二维码,不会操作智能一体机,遇到难题。 ”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老年人在面对智能生活时的脆弱,朱琳看在眼里。 “有一次,我在家庭群里转发了工作内容的小程序,让亲朋好友帮着点赞。其实这种信息我是群发的,根本没想那么多。过了一个多小时,我爸给我发信息,问我小程序怎么操作、怎么点赞,他弄了半天也没弄对。 ”朱琳说道。 “对不起姑娘,爸没给你帮上忙。 ”父亲道歉的语气一下子刺痛了她。

朱琳的父亲曾是一名中学教师,退休快20年了。 “原先我的心思不在智能手机上面,觉得没必要有那么多功能。 ”朱琳父亲说道,不想要这些东西再来影响睡眠。可是直到发现近几年数字化办公和公共服务越来越普遍,“去医院看病、去银行办业务、外出打车坐车买火车票、网上交水电费……要是不学习使用真就像 ‘文盲’一样。最大的障碍还是‘操作复杂’,又要记各种密码,手机上连个按钮都没有,该点哪个,不该点哪个,总觉得不放心。 ”朱琳父亲叹气说。


为看孙女直播学会新技能

“奶奶选择拥抱这种智能化生活方式,她拥有第一台智能手机大概是在五六年前,正是软硬件蓬勃发展的时候。而在那之前,老年机是她与外界交流的工具,用奶奶的话说,‘上了岁数的人,再想学点儿什么,记忆已不再允许了’。 ”做电商工作的小鹿说,但最后劝动她的,是智能手机能视频的功能,这样奶奶就能跟孙子孙女们常常“网上见面”。

“很快我教会了奶奶使用智能手机,奶奶也学得认真,怕忘的她认真地把使用步骤记在纸上反复练习。她的生活比之前丰富了不少,除了能和我们视频,她还学着年轻人摆弄起别的东西,在巴掌大的屏幕上戳戳点点,看各种养生视频,家长里短的事儿……”小鹿告诉记者,直播方兴未艾时,奶奶也赶了把潮流,在视频平台上关注了几个主播。看着奶奶一边扶着鼻梁上的花镜,一边低着头看手机用力地戳着屏幕的样子,小鹿也觉得很可爱。

“目前他们除了不会用手机绑定银行卡支付,其余已经能熟练运用,满足基本需求了。 ”小鹿定期会为奶奶微信零钱包里转一些零花钱,方便她买菜使用。小鹿每周四还会有线上直播带货,每次直播开始前,她会把直播间的二维码发给奶奶。奶奶不会打字,无法留言,甚至有时候都弄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进到直播间里的。但她知道,孙女在屏幕里,而小鹿也知道,奶奶和爷爷在背后守着,这是因为智能化带来的陪伴。

82岁爷爷爱上电脑剪辑

如果年轻人因为繁忙的工作不能时时陪伴和指导老人,这时社区、老年大学等组织便大有可为。 “老师,快来帮我看看怎么发朋友圈? ”“老师,微信怎么建群啊? ”在不少社区和老年大学,老人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对玩转智能手机充满了兴趣。

82岁的齐爷爷是老年大学的一名 “老学生”了,学习了钢琴、声乐等各种课程后,最近又迷上了电脑课。爱好摄影的他,忙着在电脑上学后期剪辑制作,经常在朋友圈中晒一晒自己做的旅游美篇或者视频。

青岛市老年艺术专修大学副校长刘崇林介绍,前来上课的老人们年龄基本在50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六十三四岁。 “要给老年人一个过渡时期,创造一个能够理解他们的社会环境。像社区、老年大学就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指导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手机等。 ”刘崇林说,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学校开设了线上课,鼓励老年朋友在家上课,大部分课程是免费的,他们也会耐心地指导,鼓励老年人更多地接触智能手机、互联网。“老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探索,进步会更快。 ”刘崇林还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双11前后,老年朋友们都会在课后纷纷拿出手机来分享,自己网购了什么好东西、囤点儿什么生活用品最实惠。而老年人在网络支付熟练后,每年学校也会与相应社会机构一起为老年人开设专门的健康或金融类公益课堂,进行免费知识培训,解决老年人的困惑。

/ 记者手记 /

带上爸妈逾越数字鸿沟

2019年2月,淘宝上线“亲情账号”,让父母购物时可以选择子女买单,解决了很多老年人的购物烦恼;2016年,滴滴打车推出“代叫车”业务,叫车人只需填写实际乘车人电话,就能为父母呼叫出租车……在智能生活方面,记者看到青岛的各大银行也正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开通幸福专线,专属电话客服会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余额查询指导等服务;在网点有工作人员教老年人使用自助存款机以及智能柜机;针对老年人触网难的问题,银行还保留了传统的操作模式,为老年人的生活保留了绿色通道。

而在各智能终端的软件设计上,业内人士也建议要为老年群体提供便利,去除一些繁复的设计,设置智能语音等功能。同时,线上渠道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留线下渠道,必要时做到相结合,使老年人也能感受智能生活的便利。

除了公共服务给予银发族照顾之外,子女对父母的“文化反哺”也极为重要。子女多多帮助老年人,耐心地教给他们更多互联网生活技巧,帮助他们安全触网,不要让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掉了队,而要享受信息时代的接纳、便利和快乐。

“家有一老”重阳节征集令

时至深秋,重阳节的脚步近了。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从1989年开始,重阳节也被定为“老人节”。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头发,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对我们的爱。您家里有没有可亲可爱可敬老人?您是否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您是否被故事中的人和事所打动?

即日起,早报发起重阳节老人故事“征集令”,无论是感人的、新鲜的、励志的、难忘的、独特的人物故事都可以与大家分享。

线索征集电话:13370841069(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李潇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