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山东手造·青岛有礼”-产业说⑦|胶东花饽饽:从农家院到大市场,手造产业里蒸出“金饽饽”

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手造产业,种类丰富、品质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传统手工艺宝库。山东的岱青海蓝间沉淀着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着故事,胶东手造更是山东手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青岛贝雕、烟台银壶、潍坊风筝、威海大花饽饽、日照黑陶……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胶东地区拥有33家“山东手造·优选100”首批“山东手造”优质单位,一针一线、一钉一铆都写满了胶东文化的传承,为手造产业注入独特的灵魂……“胶东手造”从岁月沉淀走来,串联起文化传承的针脚,也蕴含着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今天为您带来““山东手造·青岛有礼”-产业说”系列主题报道,一起来看胶东手造产业化发展之路。

“山东手造·青岛有礼”-产业说|胶东花饽饽

揉面、上色、整型……不到三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猪花饽饽就做好了。

走进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花饽饽生产间,扑面而来的是面粉发酵的香气,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台前忙碌,制作着各式各样的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是胶东地区逢年过节常用的面点,又叫面塑或者捏面花,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胶东花饽饽采用纯天然的面粉、鸡蛋、花生油、白糖、果蔬汁手工制作,营养美味,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饽饽(馒头)个头大、造型美,手艺人通过揉、搓、迭、捻等技艺手法,就能捏出世间万物、人间百态,颇受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激励、组织培训、线下展销等模式,利用多方渠道拓宽花饽饽的产业销路,让老手艺也能“蒸出”致富路。在威海文登,2021年就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花饽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这是全国首个专为花饽饽产业“定制”的扶持政策;2022年成立文登花饽饽产业链党建联盟,搭建起电商销售中心,对业户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培训,为花饽饽插上“数字翅膀”,通过“云端”走进千家万户。

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文登一家专业发展花饽饽产业的企业,同时也是文登花饽饽产业链党建联盟的“领头雁”。2022年,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6600平方米的10万级无菌车间,同时引进智慧仓储,一天出单量可达2万到3万单。“搬过来以后,我们的产能日均生产一万多个花饽饽,比原来的产能提高5-6倍。”公司负责人侯献芬说。

作为一个四年前就“出圈”的“老网红”,胶东花饽饽切切实实地“火”过。但怎么留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流量,让胶东花饽饽继续“火”下去,成为当地政府、企业面对的一个新难题。

随着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部门、花饽饽企业在强化品牌上做文章,深耕线上、线下两个消费市场。线上,企业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展电商直播、销售培训,利用电商、微商和直播平台等,将胶东花饽饽发往全国各地,让味香色美的花饽饽从农家院走向大市场。线下,政府牵头建立花饽饽产业园,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物料采购、产品检测、冷链运输、文化传播、技能培训于一体的集聚发展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企业抱团发展。

新技术转化新产品、提高新产能,市场化、产业化赋能花饽饽产业强劲发展,文化“两创”再度焕发花饽饽手造蓬勃不息的生命力。逐渐走俏的胶东花饽饽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在创新上下了大功夫,融入更多时尚潮流的元素。大枣饽饽出了“迷你版”,“十二生肖”有了“卡通版”,各类造型的“中式蛋糕”,还有玫瑰花形状的“花束饽饽”……胶东花饽饽紧跟市场需求,变着花样“上新”,让非遗文化绽放新式光彩。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经过近年来的品牌打造、文化宣传和产品推广,“胶东花饽饽”已成功获得国家注册商标,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0余家,产品扩展到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胶东花饽饽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一代代花饽饽技艺传承者和生产企业们的接力赛跑,让“花饽饽”逐渐成为胶东地区富民产业、乡村振兴和传统饮食文化传承的“金饽饽”。(智慧青岛记者 刘爽)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