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服饰到家具用品、纪念品,越来越多的手造产品不断走入大众生活,传承多年的手造技艺不再仅仅被冠以“老”“旧”的符号,新潮在手造内部流动。剪纸、软陶、衍纸、面塑……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向“潮”而生。
7月20日,2023年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青岛市手造大展在纺织谷拉开序幕。本次大展集结上百位手艺人,以“潮手造 趣青春”为主题展开创作,大型装置、小巧装饰品都在此聚集,带来一场潮流与青春的手造盛宴。
注入潮流元素,手造换新貌
本次手造大展目标受众指向年轻群体,集合青岛手造艺人智慧,在用色、材料、技艺等方面进行创新,用作品完成本次“潮手造 趣青春”主题的答卷。
灵动飘逸的飞天壁画经过衍纸创作再现其风采。本次手造大展的发起人、衍纸传承人王晴创作了衍纸作品《飞天》,明暗过渡、服饰纹路、色彩变化都是由一张张衍纸经过捏、叠、折、拼贴而成,色彩明丽,形象细腻立体,铺满墙面的立体画作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最近敦煌服饰和色彩引起大众的追捧,王晴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繁星点缀,乘风破浪,一起奔向星辰大海。《星辰大海》是由张雪玮设计,耗时二十多天创作的面塑作品。张雪玮结合梵高的名作《星空》搭建作品的主体框架,运用面塑技艺将世界名画做出不一样的意境,将面塑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作品以蓝色为基调,繁星闪烁,点缀天幕,又融入海浪等元素体现青岛海洋特色,制成高2.6,宽2.8的大型橱窗装置。作品寓意着人们都能前往星辰大海,梦想成真。
动起来的手造技艺在此上演。展览现场,大嘴巴皮影设计制作工作室主理人崔鹏带来了工作室的镇馆之宝——杨宗保、穆桂英的人物剪影作品,采用了鱼鳞甲的工艺,刀工、拉花细致。崔鹏亲手制作的鬼金羊星君皮影,刀工舒朗,高达2.1米,具有海派风尚,尤其是彩虹般的上色效果非常新颖。展览期间,创新版本的《甄嬛传》以及众多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皮影戏接连上演,带领大众沉浸式体验手造魅力。
泥塑传承人项翀带领团队制作软陶系列产品,打造出大学路网红墙、“龙飞兔舞”等文创产品,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相关作品在青岛市美术馆陈列售卖。
多渠道呈现,手造“动”起来
当想象力打开内容创作的空间,本次手造大展呈现形式也在“动”起来。
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展现手造技艺。本次大展开设“大师展”板块,每日邀请一位手造艺人,现场直播制作过程,参展的群众可以线上线下与手造艺人近距离交流沟通,由手造老师解疑。今天,绒花技艺传承人于慧现场直播绒花的制作过程,两小时内,观展游客购买绒花作品六件。
手造大展开辟互动体验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手造研学在此区域开展,想要学习剪纸、衍纸等技艺的人可以在此跟着老师学习手艺,制作成品。
“六十甲子太岁神”系列作品根据《周易》创作而成。展品帮助观展游客根据生辰找到对应的“太岁神”,获取相应卡片留作纪念,增强互动性。
利用思想碰撞让手造“活”起来。一些参展手造艺人表示,手造大展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灵感。大展现场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各自掌握的技艺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热爱手造,可以带来更多思想上的碰撞。也有一些人表示对于这次参展感到压力,在观摩其他手艺人的精美作品时,也会反思自己的创作内容和形式。这些也正是王晴所期望的。王晴提到,这次大展欢迎大家“踢馆”,如果现场有人提出自己的作品比展品更出色,他们可以现场同台竞技,优秀的作品可以在此展览。王晴希望手造大展不仅仅是为大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它还是手造艺人的课堂。各种手造技艺汇聚一堂,它不单单是一种展示,各种技艺的较量也暗藏其中。“对于青岛手造技艺,看到技艺的妙处是一方面,看到不足也是重要的一面,作品的持续创作需要变化,这才是发展之道。”王晴这次布展向许多手艺老师提议布置大型装置,手造产品由小向大转变,尝试开拓手造作品的应用场景,探索手造发展的多元路径。
作为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的先行活动,本次手造大展将手造技艺以体验化、潮流化的模式链接年轻群体,向大众呈现青岛手造的传统与时尚,厚重与精致,守正与创新,沉稳与活力。(智慧青岛 王梦园)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