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卡纺织谷,探秘老厂房!晚报小记者探寻岛城“母亲工业”根脉

2020-11-07 23:11 青岛晚报  

屹立近百年的水塔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经风雨的打包机穿越时代更迭,纺织博物馆、纤维科技馆蕴藏了关于纺织的历史和奥秘……作为工业文化的新地标,青岛纺织谷犹如一座宝藏。日前,青岛晚报的小记者们研学纺织谷,在纺织博物馆、纤维科技馆馆长王雷专业生动的讲解中,小记者们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网红”打卡地,领略传统与现代交互碰撞、兼容并蓄的独特魅力。


工业遗址“三宝”开眼界

“当我们进入园区,就等于进入了博物馆。你们猜猜纺织谷这处始建于1934年的工业遗址,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伴随着王雷的提问,小记者们迅速集结完毕,正式开启了纺织谷之旅。

一进入纺织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区最高建筑水塔。据王雷介绍,水塔高22.8米,始建于1934年。水塔浑身被爬墙虎裹了个严实,秋风拂过,深红色的树叶一阵婆娑,动人的姿态引得小记者们目不转睛。“哪位小记者演示一下,男子汉是怎样站立的?”在王雷的引导下,小男生们纷纷昂首挺胸,像极了水塔的“站姿”,充满历史感的水塔瞬间有了生命的律动。随后,小记者们又见到了一棵粗壮的金桂树,尽管已过鼎盛花期,但仍隐隐飘散出一缕缕桂香,沁人心脾。听说这棵树已经有153岁后,小记者们纷纷开启拍照模式,一阵闪光灯赋予金桂树又一高光时刻。

继续往园区深处探访,小记者们又见识到另一件“镇园之宝”——打包机。王磊告诉小记者们,尽管打包机看起来体型不大,却重达19.2吨,“足足有四五头大象那么重”,形象的比喻令小记者发出一阵惊呼。



纺织博物馆探访“母亲工业”

作为岛城纺织历史的见证者,青岛纺织博物馆依托厂房旧址而建,内藏千余件藏品,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立柱,甚至每一个铆钉,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积淀。从小记者们跟随王雷进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一张擘画岛城纺织业百年发展史的恢弘画卷便在小记者面前徐徐展开。

“纺织厂房坐南朝北,屋顶采用锯齿式的拼接,窗户朝北开,既保证了最大的采光度,又利于控制车间温度,同时在视觉上也便于工作。”“车间的每根立柱都使用4根工字钢借助热卯工艺焊接的,历经80多年,依然紧固如初,现在这种工艺已经失传了”……作为馆长,王雷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博物馆中的一景一物,而通过他的讲解,小记者们也真正了解到曾经提供了青岛75%的税收并带动本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纺织业,为何会被称之为“母亲工业”。

“我姥姥有时候在家也讲她上班时候的故事,那些画面光凭讲真是想象不到。”小记者柳欣恬的姥姥干了一辈子的纺织工作,她说自己参观了纺织博物馆,才意识到姥姥当时工作的辛苦。



纤维科技馆寓教于乐

“芝麻开门!”随着小记者们齐声念动“咒语”,纤维科技馆的大门轰然而开。栩栩如生的恐龙,憨态可掬的小熊,以及造型逼真的巨石等,将科技馆装点的犹如一个小型游乐园,在这里,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焕发出勃勃生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跃动而生。

博拉粘胶、抗紫外线天丝、牛奶粘胶、富硒纤维、铜氨……明明看起来都是一团白色纤维,却是用完全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令小记者们大呼神奇。在经过王雷的同意后,小记者们纷纷上手,揉一揉,捏一捏。这些纤维或轻柔绵软,或弹性十足,感受到不同的触感,小记者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当得知常见的玉米、小贝壳等,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竟然也可以摇身一变被穿上身,小记者们更是掏出相机、手机,对着相关纤维一阵猛拍。

当天参加活动的小记者中,有不少就读于三年级,对于他们而言,讲解、展板中的某些字着实生僻,不过孩子们或以拼音代替,或对照原字仔细描摹,一笔一划认真记录下纺织知识的点点滴滴,令王雷也大为欣慰和感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小记者 崔怡帆 王泽齐 王小萌 刘家赫 张子涵 李泊文 高天一 王纹卿 李德鑫 吕不为懋 豆艾亭 豆艾轩 任芝初 贾峻熙 胡渝曦 辛雨燊 郭沛霖 辛沛霖 迟静瑶 李沂轩 苏墨岚 胡文昊 刘洺暄 陈玺羽 王秉义 陶树圻 刘羽玹 刘逸帆 施家辰 张瀚匀 柳欣恬)

【小记者手记】

浸润金桂香 研学纺织谷

青岛53中基础学部 王泽齐

周六的下午,天空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一样如此。因为我有幸参加了青岛晚报组织的小记者纺织谷研学活动,我十分兴奋,也十分激动。

在去纺织谷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纺织谷里是纺织布的吗?纺织谷是个博物馆吗?纺织谷有多久的历史呢?我都疑惑不解。

不一会儿,我就到了纺织谷。我们在门口集合,馆长伯伯随后把我们带进了纺织谷,开始了我盼望已久的活动。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像塔一样的建筑耸立在小广场上,这是什么呢!"我心里充满了疑问。馆长伯伯介绍道:“这是一座水塔,是为工厂供水用的,塔高二十二点八米,因为它像一位门童一样站立在那儿,好像在迎接宾客,因此也被称为迎宾塔。”

我听得入迷了,仿佛穿越到了工厂刚建立的那个年代。这时一阵微风拂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馆长伯伯说:“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一股香气了吧?这是我身后的金桂花的香味”,他说:“这棵金桂花是在1925年建立工厂时,从九华山移植过来的,当时这裸树已经五十八岁了,大家想一想它现在多少岁了?”大家思考了一会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一百五十三岁了!"我想:这棵树的年龄也太大了吧!它是这座纺织厂历史的见证者。随后,馆长伯伯带着我们来到了纺织博物馆,博物馆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诉说着青岛纺织业发展的历程和兴衰。馆长伯伯说:“纺织业是青岛的母亲工业。”我想,纺织业一定为青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博物馆里,我们还有幸接触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纺织机。

沉浸在历史的画卷中,一下午的研学活动转眼就过去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因为我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许多课文上学不到的知识。


纺织谷见闻

青岛53中 王小萌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我们结伴来到了“纺织谷”参观纺织厂。厂长亲自为我们讲解,大家很是激动排好队伍有顺序的参观。

进入生产车间一个钟表拉住了我行进的脚步,我抬头仔细仰望,它悬挂在架子上,边缘是黑色的,钟体自上而下、从右到左依次镶着1~12的数字,钟表的正面保存的完好无损,但反面的玻璃已经裂开,那一道道裂痕彷佛向人们诉说着纺织厂一百多年悠久的历史。厂长叔叔告诉我们:车间旁边的花园里有一棵建厂时第一代纺织工人种下的树,到现在它已经一百零八岁了,它见证了青岛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与变迁。接着我们亲身体验了从棉花到棉线的制作过程,感受了老一代纺织工人的不易和辛劳,现在美好生活是多少前辈们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要珍惜当下。


参观纺织博物馆

青岛大名路小学 崔怡帆

今天,我去参观了纺织博物馆,这历史的记载,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首先了解了室外的建筑,比如说水塔,它可是纺织谷最高的建筑,有22.8米高。还有金桂树,是1925年运进的,那时已有53岁了,到现在2020年,已经是153岁了,被称为百年金桂。对了,还有大大的打包机,是负责打包棉花的,它可是有四五百头大象那么重,具体有19.2吨呢。

一走进博物馆,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织布机,知道了它们是怎样织布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纤维科技馆。纤维被分为三大类,有人造纤维,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制作成纤维。比如美丽的珍珠,漂亮的荷花,高高的大树和我们平时吃的小鱼,小虾,小螃蟹的壳等都可以做成各种纤维。

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关于纺织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纺织谷游览记

西海岸新区易通路小学 刘家赫

今天我来到了历史悠久的纺织谷!

进入纺织谷后有一个大水塔,高达22.8米,表面长满了鲜红的爬山虎,美观且壮丽。走入室内,进门就看到了一根粗壮的工字钢。我们往里前行,有四个大字“母亲工业” !我们又参观了一个名人:郝建秀!她是纺织业上的大名人!还有周腹,他对国家也做出了供献!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自动换梭纺织机器和三台保留完好的纺织机。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名叫“好奇世界”的地方。看到了许多自然纤维,就是棉花,说到棉花,大家想到的棉花肯定是白色的,可有些不是,是棕色、绿色以及多色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反祖。我们还知道了特殊纤维做的衣服和普通纤维做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比如做消防服的纤维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后可以承受1300~1400℃的高温!而且纤维还可以分成三大种:人造纤维、植物纤维和自然纤维!我这时候才知道纤维的作用非常大!

这次我才感受到了历史悠久的知识力量!


了解青岛,从纺织业开始

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张子涵

今天,我跟随小记者团,到纺织谷进行了一次研学。一走近纺织谷,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塑,就像一枚要腾飞的火箭,这立时让我肃然起敬 。

在博物馆馆长的带领下,我们认认真真的参观了两个半小时,同时,风趣健谈的馆长给我们做了两个半小时的讲解。通过看、听,我了解了纤维的分类和作用,纤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连南极科考船和航空母舰上都离不开纤维产品。我了解了青岛的纺织业推动了青岛的早期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经济总量占全青岛的75%以上,难怪被称为是“母亲工业”。

这次研学,我们不但收获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收获了快乐。我想对大家说,要想了解青岛必须从纺织业开始。


青岛纺织谷游记

青岛61中 李泊文

今天我们参观了纺织博物馆,博物馆的馆长亲自为我们做讲解。在馆长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们也受益匪浅。纺织业是青岛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项,创建于1902年的青岛纺织工业是中国最早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成长于乱世烽火,积淀于建设时期,成熟于改革开放,经历百年风雨,青岛纺织撑起了青岛民族工业的脊梁,推动了青岛的城市化进程,哺育了城市的工商业,被誉为这座城市的“母亲工业”。

园中有一棵百年金桂树,这棵金桂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散发着阵阵桂花香。她花开花落,静观见证了现在“纺织谷”工业1.0的曲折历程。


走进青岛纺织谷

青岛新世纪学校 高天一

今天下午,青岛晚报小记者团组织大家来到青岛纺织谷参观学习。在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园区,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高耸入云的水塔,历史悠久的金桂树,全中国唯一的打包机,还有纺织用的梳棉机等等。

我们参观了纺织博物馆、纤维博物馆。在纤维博物馆中我了解并触摸到了好几十种的纤维,纤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离不开纤维。在纺织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历史意义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馆长讲述的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纺织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75.9%,纺织业被称为青岛的母亲工业,青岛的纺织工业真是太伟大啦!今天,青岛的纺织业会持续发展下去,作为一名青岛小市民,我感到特别的骄傲!


青岛纺织博物馆之行

青岛浮山小学 王纹卿

今天,我跟随青岛晚报小记者团参观了青岛纺织博物馆,馆长给我们讲解了关于纺织业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个纺织厂1934年建设成立,1937年抗日时期被炸毁了,我们参观的是它重建的部分,博物馆里陈列着各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机器,感觉很新奇。馆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了整馆的设计和纺织业对青岛的贡献,然后仔细讲解了过去和现代布料的制作工艺,大家都在仔细听讲解,认真做笔记。听着馆长的讲述,我仿佛回到了历史,看到了人民怎样纺织、怎样刺绣的全过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馆长讲关于纤维的内容。纤维分为两种,分别是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天然纤维又分为矿物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知道了纤维的用处很大,有的纤维可以防火,有的纤维可以免疫病毒,还有一些纤维可以防毒气,纤维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它可以与混纺一起做细布,做服装,有的纤维还可以用于汽车的轮胎制作。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了青岛纺织行业,知道了纺织业是青岛的“母亲工业”,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参观青岛纺织博物馆

青岛53中小学部  李德鑫

今天,我们小记者团一行40余人,一起参观了位于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园区内的青岛纺织博物馆。并且我们非常荣幸的由博物馆的王馆长亲自为我们大家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生动有趣,又富有爱国主义教育的讲解。

青岛纺织工业发端于1902年,是中国重要纺织基地之一,鼎盛时期经济总量占青岛全部产能的75%以上。青岛纺织博物馆始建于2009年;2017年移地再建。新馆所在地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上海纱厂旧址。是国内首家纺织主题动线博物馆和纺织遗址公园,是青岛工业1.0至4.0印记的完美展现。

首先,我们来到了水塔面前。水塔建于1934年,是“上海纱厂”的最高建筑。高约20余米,塔上爬满了爬山虎这种植物。爬山虎红色的叶子特别的俏皮,一点儿一点儿的将整个水塔装饰的非常美丽。

随着王馆长一步一景的为我们讲解,一株巨大的金桂树映入我的眼帘。此树1925年引进,引进时已经58岁了,现年153岁,这棵金桂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叶片浓绿并且它也是一棵有故事的树。据王馆长介绍,此树是周学熙当年建立新厂时因他的母亲信佛,而来到著名的九华山请高僧算一算吉凶,高僧提出先种金桂,才能一切顺利。于是,这棵金桂树就在这里扎根,成为一个代表纺织厂历史的标志。

王馆长告诉我们,纺织是青岛的“母亲工业”,她对青岛的影响非常大,就拿人口来说,从1899年的8.4万增长到1913年的18.7万,市区人口从1902年的14905人增加到1913年的53312人;1937年青岛产业工人4.6万人,其中纺织工人3.2万,占总数的69.1%。青岛的每个家庭中都有“纺织人”的血缘。

然后,我们进入工业长廊,我从梳棉机,走到粗纱机,又从细纱机来到织布机。我的耳边仿佛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仿佛一个个纺织工人就坐在我的身边,辛勤的劳作,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劳动,都为这个厂,这个青岛,乃至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我们来到了神奇的“好奇世界·纤维科技馆”,随着一声“芝麻开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这里不光有好玩的,还有很多种类的纤维知识。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纤维从哪里来,更知道了,这些纤维最后又到了哪里去。还认识不同种类的纤维,有荷纤维、竹纤维、咖啡纤维、香蕉纤维、牛奶纤维等等很多很多,我听都没听过的纤维种类。

三个小时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跟着王馆长,学到了好多好多书本上学不到,在家里听不到的,自己原来更加不理解的知识,受益匪浅,这次的博物馆之行,真是不虚此行呀!


探秘纺织谷

青岛53中小学部 吕不为懋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纺织谷小记者活动。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活动,我非常激动,所以早早的来到集合地点等待参观。

进入园区后,刚刚还略显狭窄的小路猛然间变得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百年历史的水塔和金桂树,它们一个像挺拔的卫士守护着园区,一个像热情的迎宾员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到来的游客。

进入博物馆后,抬眼望去,矗立在面前的是拥有80多年历史的大柱子,一个个铆钉都为我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再往前走就进入“母亲工业”展区。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而纺织业也带给青岛母亲般的滋养。伴随着纺织业的兴起,纺织工人和家人们还有各种人员的到来,让青岛的人口激增;青岛的经济也因为纺织业的蓬勃发展变得更上一层楼;青岛的纺织产品远销海内外也让青岛的知名度变得远近闻名!纤维展区我们还可以认识到100多种纤维,颜色五彩斑斓,摸上去又软又滑,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原来纺织品也是那么的有趣。

博物馆里,一张张图片在我身旁飞舞,一个个纺织名人的事迹在我眼前展示……我仿佛能看到一台台纺织机器正在运转,纺织工人正忙的热火朝天……

快要离开的时候,给我们讲解的馆长伯伯告诉我们:这里原来就是棉纺厂,1937年的抗日战争遭到了破坏,但是我们又在战后进行了重建,并且发展的蒸蒸日上。再到今天,伴随着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厂的出现,原来的棉纺厂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曾经的母亲工业变成如今的博物馆,继续带我们讲述那一段珍贵的历史!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我了解了许多关于纺织的知识,知道了青岛的许多历史,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小记者活动能快点到来。


纺织谷研学记姊妹篇1

青岛长沙路小学 豆艾亭

昨天,我和小记者们一起去参观纺织谷。

我和妹妹拉着手走进了这辽阔的博物馆,我们看见了高高的水塔,伯伯跟我们说: “这个水塔高22.8米,名为迎宾塔”。伯伯又说: “桂花是8月开花,这棵桂花是1962年来到这里的,但它来的时候已经有58岁了,现在是2020年,大家猜猜它今年几岁?”我们都猜出来了是153岁,伯伯笑着夸奖我们说:“你们可真聪明!” 我们又走到1个建筑面前,伯伯又开始讲:“这是个打包机,重19.2吨,大约重5头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玩的非常开心!


纺织谷研学记姊妹篇2

青岛长沙路小学 豆艾轩

今天我去了纺织谷,一进门就看见了水塔,水塔高22.8米,1934年建造,水塔也叫迎宾塔,因为它在门店附近,好像是在迎接客人,它是用来供水的。我还看到了英国人做的打包机,它的重量是19.2吨,打包机像4头大象那么重。


纺织博物馆之旅

青岛大名路小学 任芝初

今天,我们来到了青岛纺织博物馆。一进大门,我们就领略到了这里的风光,在秋高气爽的秋天,树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院子里的风景美不胜收。

在我们热烈的掌声下,讲解员馆长伯伯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带领着我们一边走一边讲解。首先,我们看到了一棵高大的金桂树,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十五岁了,这是一棵很老的树,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结出的很多小果子,真是充满活力啊。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开心的来到了纺织博物馆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时钟,并且窗户都是向北开的,这个厂房是德国包豪斯时期建造的。我们还看到了支撑大厅的很多柱子,每一根柱子都是由四块钢组成的,并用铆钉连接,是可以拆卸的,这样能使运输更加方便。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所以只能用人工打孔,当时英国人给泰坦尼克号做的也是这种设计。馆长伯伯还带我们看了摇纱机,小打包机,绞纱机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打包机,全身都是绿色的,是用铁制成的,很像一个正在努力工作的人,方方的脑袋,左手拿圆盘,右手拿铲子,正在干劲十足的工作。

我们还把青岛纺织称为母亲工业,二十世纪初青岛才有一万多人,现在青岛已经有几百万的人口了,青岛的每个家庭中都有着纺织人的血源。

通过今天的纺织博物馆之旅,我们见到了很多纺织机,也学习了很多知识,知道了纤维是什么,同时也知道了纺织的历史,真是让我意犹未尽啊!


游网红打卡地——纺织谷    

青岛大名路小学 贾峻熙

今天,我有幸来到现在很火的网红打卡地——纺织谷,进行参观。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水塔,上面长满了爬山虎,在这个秋季让它穿上了枫叶红的毛衣。看它的样子,不禁仿佛看到了一位英俊强壮的男士站在那里,它的位置一进门就可以看见,所以它代表了整个工厂,向所有的游客来宾问好。今天带我们讲解的是馆长伯伯,他说:“以前没有自来水,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就建了水塔,在下边挖一口井,然后把水抽上去,再利用落差把水分散到厂区。”这个水塔见证了青岛纺织的百年发展历史。再往前走,便看见一株金桂花,它现在已经快200岁了,是当时的厂长栽培的桂花树,现在可算是一件“文物”了。在这个季节,满园都飘荡着阵阵桂花香。接下来馆长伯伯还给我们介绍了一根大柱子,它有四部分,上面的铁钉运用了失传的铆钉,很坚固,这也是它这么多年不倒而依然坚固的原因,伯伯还给我们讲了纺织产业的来源,以及对我们青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给我们讲了劳动模范——郝建秀,她勤劳吃苦,是纺织厂的好榜样。

今天的参观,我收获了生活之外的知识,学习了中国纺织工人勤劳.吃苦.创新的精神。它现在成为青岛的网红打卡地,向世人诠释青岛纺织的新理念,新形象,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来了解纺织谷精神。


走进纺织谷

青岛四方小学 胡渝曦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青岛晚报小记者团的活动,我们去的地方是纺织谷,那里的东西非常有年代感。走进纺织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水塔,它叫迎宾塔,它的高度有22.8米,上面爬满了爬山虎,爬山虎的叶子变红了,看起来特别神秘。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纺织博物馆里用来支撑的铁柱,它们是用四块铁板和铆钉组成的,铆钉经过加热固定铁板才保存到现在,这种做法是英国发明的,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棉花是怎么变成线,线又是怎么变成布,有了这些布才有了我们身上穿的五彩斑斓的衣服。


历史悠久的纺织谷

青岛四方小学 侯杰译

今天我来到了纺织谷,在晚报记者老师和王雷馆长的带领下,参观了纺织博物馆,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纺织的发展历史。

据介绍,纺织厂初建于1934年,但是在1937年因为抗战被敌军炸毁了,后来在1938年的时候又进行了重建,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进入园区内,一个高高的水塔,长满爬山虎,很漂亮,像是在迎宾客,它有22.8米,往里走有一颗金桂树,已经有153岁了。往前走我还看到一个棉布打包机,它的规格尺寸为2200×1500×4750。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备,它们和纺织谷一样的历史悠久。

到了博物馆里面,大厅里有158根铁柱,是由热铆技术建造的,这个技术是英国人设计的,这些铁柱也是泰坦尼克号上使用的。馆长伯伯说,当年的这个技术不成熟导致了惨烈的事故,死了很多人,但是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进步了,我们的考察船撞进冰山15米,还是能完好无损地完成任务,安全回来。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纺织的发展历史和一些做了贡献的人,有1897年的青岛村,1902年胶济铁路的修建,1905年建设的青岛大港码头,1914年的帝国法院……

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玩的很开心!


晚报小记者研学纺织谷

青岛浮山小学 辛雨燊

10月24日下午,我跟随青岛晚报小记者团前去青岛纺织博物馆研学。

纺织博物馆前身是一座百年老厂。来到博物馆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无比的水塔。它身高22.8米,已是深秋季节,爬满水塔全身的爬山虎已呈现出火红的颜色,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泽,就如同守护着工厂的勇士一般。据馆长介绍,它建于1934年已是86岁高龄。跟随馆长,我们绕过一棵153岁高龄却仍然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小记者们来到了博物馆纺织工业的历史展厅,展厅也是由百年老厂房改建而成,独特的建筑结构使没有什么照明设施的大厅依然非常明亮。随后我们就跟随馆长进入了回顾青岛纺织业的历史盛宴。自1898年《胶澳条约》德国占领青岛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人在青岛建立九大纱厂,侵略者将先进的纺织技艺带入了青岛,进而纺织业在青岛蓬勃兴起,创造了与上海、天津齐名并称“上青天”的历史辉煌。馆长的讲解引人入胜,小记者们听得聚精会神,原来一部青岛历史竟有半部是由纺织业撑起的。此时,再看看身旁这老旧的厂房和机器设备,竟让人肃然起敬,它们不仅仅是一件老物件,它们身上都刻着深深的历史的印记。

参观结束,小记者们都收获满满。有骄傲,为我们曾经辉煌的大纺织业感到自豪;也有失落,为我们现代纺织业的衰落感到惋惜。更希望我们青岛纺织业重振雄风,再度辉煌,重新屹立于世界工业之巅!


纺织谷之旅

青岛长沙路小学 郭沛霖

10月24日,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参观了位于四流南路80号的青岛纺织谷博物馆。

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纺织谷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知道了关于青岛人纺织厂的故事。遇到了蛟龙号的模型,它是由一根很粗的绳子绑住的,这样,在海底工作没有能源时就可以用绳子把蛟龙号拉上来。馆长伯伯还告诉我们纤维的种类非常多,分为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就有几十种。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好奇乐园的地方,可是大门却打不开。于是,我们一起喊道:“芝麻开门!”哇,门打开了,里面有许多动物模型,猛犸象、鳄鱼、恐龙、猎豹……我们在它们之间自由地穿行着,玩的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精彩的纺织谷之旅。


参观纺织谷有感

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小学部 辛沛霖

今天跟随晚报小记者团,我参观了青岛纺织谷。这里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青岛国棉五厂,我的姥姥退休前就曾是厂内的纺织女工,我要来看看她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

走进纺织谷,看到众多20世纪30年代老厂房,厂门口高高矗立的老式水塔周身爬满胳膊粗的紫红色的爬山虎,仿佛忠诚的卫士在站岗;院内生机勃勃的153年的金桂树散发出阵阵清香,好似在述说着青岛纺织业近百年的点点滴滴;如今,这里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到处洋溢着我们小记者的欢声笑语……

跟随博物馆王馆长,我们走进宽大的车间。厂房全部都是坐南朝北,屋顶采用锯齿式的拼接,窗户朝北开。这既保证了最大的采光度,又利于控制车间温度,同时在视觉上便于工作。车间的每根立柱都使用4根工字钢用热卯工艺焊接,历经80多年,依然紧固如初。厂房的这些设计处处体现了专业严谨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的。

从王馆长的介绍中,我们还了解到,青岛纺织业源于1902年,以德华缫丝厂建立作为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以工代兵,参加一战,德华缫丝厂派出了几万人参加,以行动和爱国热情代表中国支援了国际斗争。1918年,周学熙收购德华缫丝厂,成立华新纱厂。青岛纺织业的领军人物,以生产纺织机械的隋石卿,经营棉纺业的周志俊,经营印染业陈孟元为代表。中纺青岛公司是第一家官方经营的纺织公司。青岛纺织业当年有12万工人,提供了75%税收,支撑了青岛经济,称为母亲工业。

在原厂车间旧址,我们参观了纺织生产流程上使用的主要设备: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以及织布机,通过王馆长的介绍,我们对纺织生产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听说纺织女工每天8小时要走5-6万步,全月无休,这让我体会到了纺织工作的艰辛,也明白了姥姥现在腿疼得走楼梯要一步一台阶的原因,老一辈的工人实在是太辛苦了,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纺织博物馆到纤维科技馆,大家对纺织工业的设备、流程、历史、成果都有了了解和认识。现在工业4.0时代,上到航空器的外壳,下到蛟龙号深潜器的绳索,这些都离不开纺织工作,我们中国现在只是纺织大国,离纺织强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年轻一辈当为之而努力。

今天很开心,参观了青岛纺织博物馆,看到了姥姥当年工作时的车间,摸到了她们曾用过的机器,也从老师的介绍中知道原来青岛纺织在过去有非常光辉的历史。我还知道了青岛纺织历史上为民族工业腾飞所做出的辛勤努力,最终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从近代的周志俊,到现代的郝建秀,每一代人都经历过拼搏,努力和奋斗,才换来越来越好的生活。继承前辈们辛勤耕耘种下的成果,学习前辈们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我们新时期少年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好好学习,长大成才,为中华民族复兴尽最大努力!


青岛纺织博物馆研学之旅

青岛海逸学校 迟静瑶

今年我加入了期盼已久的小记者团,青岛纺织博物馆是我小记者实践的第一站。

走进纺织谷内,高高耸立的老式水塔、生机勃勃的百年金桂树,以及上世纪30年代的老厂房,处处诉说着曾经的辉煌。特别是老式水塔,像一个绅士般伫立着,迎接往来的参观者。馆长伯伯说,“过去建厂时,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就建了水塔,并在下面挖一口井,然后把水抽上去,再利用落差,把水分散到各厂区。这个水塔见证了青岛纺织的百年发展历史。”

在历史馆,我知道了,纺织在青岛是工业体系形成最早、从业人员最多、历史贡献最大的行业,被誉为青岛的“母亲工业”。

在纤维科技馆-好奇世界,我知道了,纤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最奇妙的是进入好奇世界,当我们一齐喊“芝麻芝麻,开门吧。”玻璃门真的自动打开了。现代感十足的场馆,各种纤维制作成的超大动植物,“棉花”、“玉米”、“鳄鱼”、“恐龙”……深深地吸引着我。

小记者活动既有意义又有趣,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我们,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共同成长进步!


参观青岛纺织博物馆

青岛大名路小学 李沂轩

周六,我和小记者站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纺织博物馆,还听了馆长伯伯的精彩讲解。

青岛的纺织工业是青岛的母亲工业,它促使青岛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加。很多外国人也在青岛留下过足迹。

进入青岛纺织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水塔,它像一个健壮的男人一样站在那儿,为整个博物馆提供水。再往前走,有一个打包机,它是日本生产的,有19.2吨那么重,是全国唯一的一台。还有一颗金桂树,这颗金桂树是从外国引进的,现在已经有153岁了。

进到馆内,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工字钢,馆长伯伯告诉我们这是英国人设计的,由四块钢板组成,组装起来简便、坚固,采用了热铆技术,如果被撞,一个铆钉承受的力量就分散到每个铆钉上,泰坦尼克号上就用了工字钢。馆长伯伯还介绍说,德国人把井盖叫做“古力”,因此我们当地人把井盖叫做“古力盖”。

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纤维科技馆,那里有好多在书上也找不到的知识。纤维分为两大类:天然纤维和人工纤维。纤维可以从矿物、植物和动物中提炼出来。纤维可以做很多衣服,它们的用途各不相同,有的可以做普通衣服,有的可以做卫生衣,还有的可以做防火服。大家猜猜纤维还可以做什么呢?手术时的缝线、很有韧性的绳子等等……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的,这一次可以让我增长知识的参观结束了。下一次,我会给大家介绍其他博物馆的参观情况,好期待呀。


抽丝剥茧

青岛定陶路小学 苏墨岚

天气晴朗的周六,青岛晚报小记者团一行四十多人去了四流南路的纺织谷参观研学。

到了目的地,我们兵分三路,由张记者等人带领。馆长爷爷很详细地给我们进行了讲解,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参观了水塔、金桂园、打包机、纺织博物馆、纤维博物馆;学到了工字钉、北向开窗、热铆技术、工业1.0-工业4.0、棉花、爆燃等;还学到了抽丝剥茧,作茧自缚两个成语。还知道了青岛曾经被德日占领过,还知道了纺织工人的不容易,每件衣服的背后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

小记者团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我还会继续参加!


追溯“母亲”工业

青岛53中 胡文昊

10月24日下午,我随同青岛晚报小记者团来到青岛纺织博物馆研学,活动邀请了王馆长为我们做详细的讲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型水塔,塔高22.8米,当年可是国棉五厂最高的建筑,修建水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用水困难的问题。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展区,纺织业是青岛城市化进程的源头,堪称“母亲”工业。为了节约能源,馆内采用北向开窗的方式,整个厂房由158根工型钢柱子组成,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铆钉。到达展厅,我看到了几台织布机,它们都是由日本丰田公司制造的,它们的种类各不相同,用途也不相同,有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我赞叹道:“原来纺织机也有这么多类型啊!”

通过王馆长接近三个小时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了解到了纺织业是德国占领青岛时传过来的,当时德国在青岛建立了几座纱厂,其中以国棉五厂为主,使我国的纺织技术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让我深切领略到了青岛纺织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使青岛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真不愧是我们的“母亲”工业。青岛53中七年级十班胡文昊


青岛纺织谷游记

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刘洺暄

10月24日,我和“青岛晚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参观了青岛纺织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记者团的活动,心里又忐忑又激动。

跟随带队的三位老师一起,我进入了纺织博物馆。馆长伯伯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纺织谷的建设时间和发展历史,并带我们观看了一座高大雄伟的水塔、一口古老的水井和一棵历史悠久的金桂树。通过他的讲解,我知道了许多的纺织知识,比如纺纱机器分为粗纱机和细纱机、自然纤维包括麻纤维、丝纤维和毛纤维等、我们熟悉的竹纤维和玉米纤维等属于人造纤维……看着眼前一个个跟纺织有关的“作品”,我目不暇接。

最令我震撼的是,纺织业曾经是青岛的“母亲工业”,当时的工人不到150人,却能养活整个青岛市的所有人口,他们为青岛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青岛纺织业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感动人的事迹,也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我真切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

作为一名青岛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纺织谷游记

青岛53中小学部 陈玺羽

周六的下午,来自各所学校的小记者们聚集到了纺织谷,了解了青岛纺织工业,又称之为“母亲工业”,是生青岛、养青岛的第一个产业。

青岛纺织工业起源于1902年,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青岛纺织厂在1934年建成,由于战争毁于1937年,万幸的是有些建筑保留了下来,例如百年的水塔,它属于国家工业遗产,属于保留非常完整的建筑,还有一棵153年的金桂树,更是让人十里闻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那个年代的打包机,它的重量等同于有四、五头大象了,我们还看见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从中国掠夺的主要物资,我们还听说了陈孟元、周志杰的故事,后来我们还了解了蛋白纤维,它有吸湿性好、光泽柔和、纤维洁白、柔软等优点,兔毛纯纺较为困难,大多与羊毛、涤纶、腈纶等化学纤维混纺,它的特点质地轻柔,光滑透气,保暖性好,穿着舒适,对身体的束缚小,特别是衣面毛茸感强。

今天是非常充实的一天,因为我了解了青岛的历史,我非常开心!


纺织谷游记

青岛贵州路小学 王秉义

今天我们记者团一起去参观了纺织谷博物馆。里面有一个非常高的水塔,有20多米高呢;还有一件用植物和动物做成的衣服,通过王伯伯的解说我知道了许多做衣服的材料,希望有机会也能用它们做一件衣服。


纺织谷研学

青岛59中 陶树圻

10月24日,我们青岛晚报小记者团进行了纺织谷研学活动。

进入纺织谷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高大的水塔,我们通过王馆长的介绍了解到,这个水塔高22.8米,当初建厂时,因为附近没有水源,而纺织和生活都需要用水,所以人们在厂里开了一口井,上面建了一座塔,通过高压把水抽上来,人们就能用到水了。在如今的纺织谷,它也被亲切的称为“迎宾塔”。接着往里走,我们看到一棵桂花树,这是在1925年从国外引进的,引进时就58岁了,聪明的你能算出它已经有多少岁了吗?没错,这棵桂花树已经整整153岁了。紧挨着桂花树的是一个打包机,它把织好的棉布进行压紧,捆装成包,便于运输。这是国内仅存的上世纪打包机,他足足有四五头成年大象的重量。当看到打包机的操作台离地面很高之后,我们都心生疑问,以前的人们是怎么操作的呢?王馆长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原来以前的人们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把这个打包机放进去,使打包机的操作台和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纺织博物馆,也就是青岛国棉五厂旧址,以及纤维科技馆,学到了更多关于纺织和纤维的知识。这次纺织谷之行,真是让我受益良多呀!


纺织谷的水塔

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刘羽玹

今天,天气晴朗,我的第一次小记者“旅行”开始啦。我们小记者团参加了青岛纺织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许多多见证历史的物品。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伫立在纺织谷门口的水塔。

我一到纺织谷门口,就被门口高大的水塔吸引住啦,所以馆长王叔叔介绍时,我听得可认真啦。这个水塔建于1934年,有20多米高,是原“上海纱厂”的最高建筑。水塔塔底和深井相连,采用逐级提水的方式为厂区供水。馆长叔叔说:以前的农业生产和百姓们的生活都需要水源,那时候人民的生活很辛苦,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建造了这个水塔,水塔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直给大家提供水源,它还是青岛市区内仅存的历史最长的工业水塔之一,见证着青岛纺织工业的历史变迁。

后来,随着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当自来水贯通后,水塔就逐渐停用了。今天我们再也不会为用水发愁了。我每天都可以洗澡、洗衣服,却从来没有认识到用水的辛苦。当我真正了解到水塔的历史,才知道以前的人们为了用上水,还需要做很多很多辛苦的努力。今后我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纺织博物馆研学记

青岛53中基础学部 刘逸帆

今天我们青岛晚报的小记者团来到青岛纺织谷进行研学参观。

首先纺织博物馆的王馆长给我们介绍了纺织谷的整体情况,其中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一个28.3米高的水塔和一颗158岁的金桂树,纺织谷的历史真是非常悠久啊!然后王馆长带领我们来到纺织博物馆参观,他先给我们讲解了整个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结构,厂房的所有窗户都是朝向北面这样主要是为了要保持室内的恒温恒湿。厂房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整体由158根工字钢柱子支撑起来的,每根柱子上有88个铆钉,分散支撑了房屋的重量。王馆长还给我们介绍了青岛纺织业的历史、纺织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纺织机械的使用方法。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纺织工人们每天要工作 8个小时,要在车间里面一直走来走去,每天大约要走5万多步,每个月还要工作28至31天,以前的纺织工人真是太辛苦太伟大了!最后王馆长带我们来到了纤维博物馆,我们小记者齐心合力喊了一声“芝麻开门”,大门就缓缓的打开了真是太神奇了!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纤维的知识。知道了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纤维可以组成丝,丝可以组成线,线又可以组成绳子,最后就可以纺织成我们做衣服的布。

活动结束的时候,小记者们对王馆长进行了采访。我请教了王馆长未来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情况,王馆长给我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现在中国的纺织工业正在飞速发展中。即将成为世界纺织大国。”听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我非常激动。希望祖国母亲越来越繁荣富强!


青岛纺织谷博物馆研学

青岛大学附属第二小学 施家辰

10月24日,我作为晚报小记者身份参加了青岛纺织谷博物馆研学活动。

在热情、幽默的王馆长的带领下,我们小记者团走进了纺织谷的院子。纺织谷是1902年建成,距今已有118年的历史。我们在院子里看到了有着历史意义的百年水塔和百年金桂树。沿着直直的小石子路,我们走进了博物馆大厅,其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母亲工业”四个大字。王馆长向我们隆重介绍了这四个字的由来。母亲两字代表生我们养我们的人,而纺织工业带动了青岛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因此称之为“母亲工业”。象征着青岛百年母亲的辉煌。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各种陈列展览,有细纱机、纺纱机、织布机等纺织机械,由此,我了解到我们穿的衣服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王馆长滔滔不绝地讲解了许多博物馆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伟人的故事,有些我还听不太明白。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我作为新的接班人,要努力向伟人学习,创造更好的未来!


纺织谷

青岛香港路小学 张瀚匀

今天我跟随小记者团参观了历史悠久的青岛纺织博物馆。当我进入纺织博物馆——历史馆,听了讲解老师的介绍,我了解了工字钢是由四块钢铁组合而成的,了解到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以及青岛的早期发展建设。讲解老师还带我们认识了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织布机这几种织布机器设备。

经过今天的参观,我知道了我们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通过一台台机器,一位位纺织工人的双手一根根线串起来的。看着门口那古老的水塔和打包机、大大的金桂树,能深深地感受到“纺织谷”古老的文化。我非常喜欢这次活动!


纺织谷研学 追忆姥姥过去的故事

青岛香港路小学 柳欣恬

我姥姥干了一辈子纺织工人,有时候在家也给我们讲她上班时候的故事,画面是想象不到的。今天有幸参观了青岛纺织博物馆,才意识到姥姥当时工作的辛苦。嘈杂的声音让她们练就了说话的大嗓门,再害羞的姑娘在车间里都要大声说话;飞扬的棉絮让她们养成了多吃木耳的习惯,再吃不惯也得为了身体健康去排毒;机器的飞转让她们拥有了麻利的手脚,再笨拙的人在工作面前都变得积极向上。从摘棉花到纺粗纱、纺细沙、单股线到倍捻机,多道手续的加工才让我们有了成衣的最主要原料--线。

参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厂的顶梁柱--工字钢,就这么平平无奇的东西竟然有好多学问,从运输的方便、焊接的坚固到韧性不同结果不同,从纺织厂的厂房能涉及到泰坦尼克号的沉亡竟然都有联系。

责任编辑:张琰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