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技改焕新① | 锻造“老产业”,竞逐“新赛道”!青特集团“改”出澎湃动能

制造业如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技术改造是重要一环。2022年以来,青岛市先后出台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五年规划、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青岛市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焕新行动指南等重要指导性文件。在青岛,提质增效的“技改热”持续升腾,真金白银的“技改红利”正加速释放。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助力我市制造业提质升级,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推出《技改焕新》专题栏目,旨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生动呈现青岛制造业技术改造经典案例。栏目首期聚焦机械制造行业,探访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特集团”)的技改蝶变之路。

“大手笔”持续加码,技改助力转型升级

走进青特集团的制造车间,自动化铸造线、全自动机器人焊接线、桥壳自动化加工线、自动化装配线等映入眼帘,各工序在控制系统的“布置”下,正有条不紊地生产。青特集团始建于1958年,拥有年产专用车1万辆,各种轻、中、重卡及大型客车系列车桥110万台(套),支承桥10万支、齿轮10万套、铸件10万吨的生产能力。

对企业而言,技改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更是穿越产业周期的关键一招。近三年,青特集团技改投资约2亿元,按现行政策预计可享受补贴4176万。依托于技术改造,青特集团在传统车桥的基础上,扩展产业链布局,先后投资多条自动冲压线、自动焊接线、自动加工线、智能装配线、高性能清洗涂装线、高端验证装备等合计60余套装备,实现了国际高端产品及新能源电驱动力总成的批量生产。

以“1.5mm”优势,实现世界最高水平桥壳的批量供货

出于成本的考量,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国外市场,通常采用海运或铁路运输,汽车重型零部件的批量运输中更是鲜少采用空运的方式,而青特集团却以1.5mm的优势使戴姆勒公司在疫情期间将M6轻量化桥壳空运至国外。据了解,自2012年起,青特集团技术研发团队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戴姆勒的相关部门共解决2900余项生产、工艺、技术、质量、管理等问题,过程中同步开展技术改造,用时六个月完成了国内第一条无点焊全自动桥壳焊接线、第一台自动校直机、第一条桥壳内腔自动喷涂线等多项创新,最终实现国际最高水平桥壳的批量供货。在技改加持之下,该生产线的单线生产力提高2倍以上,订单交付及时率提高至99%,质量合格率提高至99.8%,设备故障率减少25%。

瞄准新能源车桥赛道,自主研发50余款高端产品

近年来,青特集团围绕传统产品的电动化、轻量化等方向,延伸传统车桥的机电产品产业链,增加产业的产业链布局,组织研发新能源商用车车桥,并与国际设备制造商联合研发工艺装备,共同打造高端制造平台,实现产品的智能精准营销、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验证、智慧物流,推动企业工艺装备持续升级。

为满足新能源车桥高质量装配、新能源车桥及传统车桥的喷漆外观高质量要求,青特集团实施新能源车桥智能化技改项目,新增分总成装配线、桥总成涂装线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青特集团自主研发50余款高端平台新能源车桥,关键技术突破国外壁垒,新能源车桥研发周期由原来的6个月缩减至4.5个月,整体研发效率提升25%,新产品研发问题减低60%以上,研发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该智能化技改项目也带动了零部件制造、原材料工艺等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产生良好的拉动作用。

如今,技术改造已经成为青特集团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利器之一。由“青特制造”进阶“青特智造”,青特集团正不断“改”出发展新动能。(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责任编辑:张慕鑫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