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青岛高新区:动力激荡 向“新”而行

■在红岛汇科技金融中心,世界500强企业阿斯利康的标牌已经挂起。

奋斗的汗水承载着梦想的重量。2023年,青岛高新区在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创新创业活力涌动,开放融通的动力激荡,“1+2+1”现代产业体系蓬勃发展。新的一年,青岛高新区将继续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担当,聚焦实体经济、双招双引、科技创新等主责主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拉高标杆、加压奋进,继续为“奋战五年,重回前十”不懈奋斗,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懈奋斗。

创新驱动 催生发展新动能

全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4家、占全市近1/10;高新技术企业482家,万家注册企业高企数全省第一;新增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累计15家、占全市8%;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1家,累计34家、占全市10%;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去年,青岛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收获喜人。

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脱细胞羊膜材料产品,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国内首创。“我们目前正在注册申报的‘关节腔注射用脱细胞羊膜基质’产品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Ⅲ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书,预计2026年底获批上市。”华夏生物总经理张美荣介绍,该产品将有效提升临床膝关节填充类产品治疗效果,给骨关节疾病患病群体的治疗技术带来重大变革。

作为青岛高新区“1+2+1”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备受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日前,康立泰生物医药(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立泰生物”)与青岛大学分子医学与新药研究院合作,获批一项国家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将开展白介素-12(IL-12)联合已上市的免疫抑制分子(PD-1)抗体药物治疗黑色素瘤和肝癌、肺癌、胃癌等其他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目前,“重组人白介素12注射液”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得到省财政扶持资金940余万元。“这笔钱对企业融资和市场开拓有很大帮助,新药开发的周期长、费用高,这笔资金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康立泰生物总经理王建刚表示。

创新是企业立足和制胜的核心关键。锚定科技创新攻关路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青岛高新区积极搭建起企业创新积分信息管理平台,深化积分结果应用。日前,山东立菲生物产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评估,收到全省金融系统首笔“火炬创新积分贷”1000万元。“贷款从申报提交材料到资金到账,前后大概只需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董事长黄宁表示,这笔资金的到账对企业快速扩产起到“及时雨”作用。据介绍,积分制是根据企业创新发展指标打分,打分体系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分为初创期企业和成长期企业两种类别,提升评价精准性。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将全区3000余家科技企业纳入创新积分制管理平台,企业评价更趋全面。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康复大学加快“去筹”,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全面启动,青岛高新区拥有的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已突破1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0%。

开放引领 开辟发展新机遇

2023年,除了“创新”这一浓墨重彩的底色更加突显,“开放”也成为青岛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要关键词之一。

争分夺秒,主动出击,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城市开发、孵化器、人才引进“五大招商军团”带回傲人成果。2023年以来,新引进高质量项目311个、总投资35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医疗医药产业板块,引进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国药科技城及智造园、海尔大健康高端医疗装备总部、威高集团数字低碳总部等62个项目;智能制造产业板块,引进卡泰驰智慧充电桩制造等128个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板块,引进青岛方旭科技等83个项目;现代服务业板块,引进鼎特智慧产业园、凯丰阿里云创新中心等39个项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总投资7亿美元的阿斯利康气雾剂工厂项目签约落地,不仅实现了山东省跨国药企生产类项目“零的突破”,更成为落实国务院外商投资24条的标志性成果。

前有“招商军团”出征招大引强,后有“落地办”支撑“一条龙”服务。青岛高新区通过组建项目落地办公室,变“分段负责”为“一体推进”,全面汇总梳理土地出让、项目立项、竣工验收等26项审批业务流程,编制了《青岛高新区占地类产业项目建设服务手册》,全流程服务项目落地建设。目前,总投资85.3亿元的6个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其中,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正进行桩基试验;国药科技城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一期当年封顶的“高新速度”;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海尔大健康等项目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内竣工投产。

与此同时,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青岛高新区推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企业积分制”“工业用地一件事”等改革举措,获上级推广改革创新成果增长600%,“高新贷”为117家科技企业授信4.4亿元,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动盘古智能成功上市,13家企业入选青岛高企上市培育库,数量居全市第一。

此外,坚持以开放创新的思维破解人才发展突出问题,不断深化青岛“人才特区”建设,青岛高新区打出“政策+产业+环境”引才组合拳,2023年新引进本科以上产业人才5000余人,科研助理岗开发完成任务177%,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产业升级 构筑发展新优势

创新驱动,开放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围绕“1+2+1”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青岛高新区正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不断聚焦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依托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两大市级专业产业园区,青岛高新区不断强链、补链和延链,激发产业集聚效应。其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了青岛市1/2的“链主”企业,以及海尔生物、易邦生物等近1000家市场主体,2023年1月至11月,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注册企业增长40%,将依托康复大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已集聚海克斯康等上下游重点企业26家,助力青岛市仪器仪表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此外,机器人产业的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市2/3以上,正加快建设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主承载区。

强化政策扶持,青岛高新区积极推动市级层面出台两大专业产业园区政策,制定出台了促进医疗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实施细则。在基金支持方面,新设立松源壹期等3支子基金、规模达23亿元。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青岛高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获批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园区、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累计拥有国家、省、市绿色工厂14家。

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不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青岛高新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泰祥路小学、华贯路小学、文典路学校等学校交付使用,中小学新生数量增长60%;青岛海盐博物馆开馆,澜湾艺术公园完成整体提升,水幕电影、儿童乐园等设施全面开放,入选2023年青岛100个网红打卡地;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户籍人口连续四年增长30%以上,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高新区)……

笃行不怠谱新篇。2024年,青岛高新区将锚定“奋战五年,重回前十”目标,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开放作为发展破局的关键钥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园区建设水平,更好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速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火炬”和“引擎”,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作出高新贡献。(肖玲玲)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