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央视新闻
写在开始: 在市北的一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双手雕刻时光,匠心铸就梦想,用12年时间,打造出了一艘心中最完美的龙舟木雕模型。今年六月,央视新闻对这位来自市北的手工艺人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年已74岁的医院退休锅炉工人孙志芳,凭借精美的龙舟手造,走出市北,走进全国人民视野。
“飞桨逐浪,百舸争流。”耗时12年制作完成的龙舟,凝聚着孙老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承载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细腻匠心。
龙舟木雕模型长达2米,装有3座仿古建筑楼阁,内含斗拱18366件,还有彩绘金龙1168条,以及有柱子、活动门窗、垂兽、盏等组件,共用木件两万五千多件。全部木件均以精巧的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榫卯结构所搭建,整个龙舟重达200斤,制作过程繁琐。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这条蜿蜒曲折的龙舟制作之路上,孙志芳老师匠心以致远,将个人信念化作不朽诗句,装点中华文化渊远流长的灿烂星河。
01.
艺海拾珠,岁遇良机
回忆起想法萌发的过程,孙老讲到了他的童年。1950年,他出生在青岛市市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期,电力尚未全面普及,每当年节来临,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制作漂亮的手工花灯,便成了童年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记忆。
花灯,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不仅作为节日装饰存在,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和家庭的温馨。“我们用纸张、竹条和彩色的布料,加上蜡烛或油灯作为光源,晚上提着出门,可漂亮了。”对于孙志芳来说,童年时期的花灯,激发了他的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也让他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早期的体验逐渐转化为了他对艺术和设计的热爱,并最终影响了他走上龙舟制作之路。
1979年,从内蒙古回青岛的路上,孙志芳路过北京,逛了逛北京的故宫,见识到了宏伟的宫殿群和精湛的木结构技艺。从此,重拾年少时对传统手工艺的喜爱,制作出点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这一念头,便埋在了孙志芳的心底。“有一天我在急诊室病房的走廊上走,看到有个人在那看一张报纸,就是上海的新民晚报,我一看上面有张图片是个龙舟。”孙志芳老师表示,“心情非常惊喜,太好了,这就是我要做的东西。”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他搜集到了更多龙舟的图片,“我一定把中国古建筑和中国龙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文化项目,给它加在一块。”
02.
技艺磨砺,亲朋支持
打定主意,孙志芳正式开始绘制龙舟的设计图纸。没有任何功底,他从零开始,自学绘图和木工技艺。“我是自学,学了有六年,一边学一边画,画了200多斤的图纸。”孙志芳老师坦言,“也想找个老师跟着学,但是找不到,没有那个条件,只能自己研究。”他一遍遍学习和绘制,购买昂贵的专业书籍钻研。纸张不够用,朋友特地从印刷厂帮他搬来一摞摞印坏了的废纸,一张一张画。潜心钻研,初心不改,再加上亲人朋友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终于,他的设计图纸从开始的青涩,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孙老笑称,“那段时间晚上就是睡觉做梦都有龙舟。”1998年,龙舟设计图纸正式定稿。
这年恰逢搬迁,孙志芳一家搬到了房屋更加宽敞的浮山后。于是他将买来的那块大木材搬到屋内,作为龙舟主体,正式开始了龙舟的制作。图纸精细,制作繁琐,两万五千多块零件,每一处细节都需要匠心打磨,这一做,便是全心全意的12年。
“这叫垂梁,这叫仙人,这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的东西。因为这种木头比较硬,刻的时候,我没办法,就是用指甲盖顶着以后一点点刻。”从龙舟的细节之处,不难窥见其中的艰辛。“最需要感谢我的妻子,没有她的支持和理解,我不可能完成这件作品。”据孙老描述,在他潜心创作制作的背后,是妻子王天华主动承担起许多家庭责任的身影。
03.
不拘于古,推陈出新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建筑耀目光彩不褪,底蕴传承至今。基于对中国古建筑的喜爱,孙志芳在龙舟之上设计了三座精美的古建筑。从龙头端向龙尾数起,第一座模型仿造山西榆次城隍庙玄鉴楼的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春晖阁。第二座则是仿山西万荣东岳庙飞云楼十字歇山顶三层四重檐组合式建筑——飞云楼。最后一座仿了北京故宫雨华阁四角攒尖三层三重檐组合式建筑——雨华阁。
虽为仿造已有的三座古建筑,但实际在设计和制作时,他并未亲眼看过这三座建筑的详细构造,而是凭借着朋友帮他搜集来并剪下的报纸上的建筑图片,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行创作而成。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推陈出新,融入了自己的小巧思和小设计,让这艘龙舟雕刻模型,刻上了属于他的独特印记。
04.
匠心之任,传承之责
从设计到选料,从木工到画工,他亲力亲为。几千个日夜往复地研究、琢磨和制作,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常事。完工的那一天,孙志芳看着展现在眼前的巍峨壮观、美不胜收的彩绘木雕龙舟,失声痛哭:“这是高兴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能完成它,是让我这辈子感到自豪的事。”“我这样认真的性格,就该用到有用的地方。”细腻匠心下,孙志芳老师实现的不仅是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更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
“我生长在这片文化沃土,传承中华文化是责任也是使命。”如今,74岁的孙志芳老师依然坚持着做传统花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未来,他计划继续制作更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把这种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
孙志芳老师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更是一个文化传承者的坚持和努力。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焕发新生,让我们看到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力量和魅力。期待他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多人,加入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