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3日讯 为提高自然灾害灾情管理能力,日前山东省发布《加强全省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社区,能够熟练掌握灾情统计报送和开展灾情核查评估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
30分钟电话有反馈
灾害信息员是做好灾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灾情统计报送和管理职责,是灾情报告系统的具体实施者,对应急救灾决策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方案要求,2020年底全省每个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确保及时完成统计核查上报等灾情管理工作。
《方案》明确灾害发生后,灾害信息员要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及时、规范、有序报送灾情。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本行政区域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要在1小时内审核、汇总并报告省应急管理厅。对造成县级行政区域内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县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及时核实并报告市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省应急管理厅;市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1小时内审核汇总上报,并及时续报灾害有关情况,严禁迟报、瞒报、漏报、误报和谎报。对于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在灾情稳定前,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落实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逐级上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原则上电话反馈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书面反馈(包括传真、微信、短信等方式)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24小时应急值班
《方案》要求,汛期等灾害易发频发时期,要强化灾情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做好抢险队伍、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避难场所等应对处置准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有效应对处置。要及时组织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坚决转移可能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严防极端天气引发次生灾害。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尤其要妥善安排好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带班工作,确保灾情应对处置及时有力有效。要密切跟踪关注灾情变化,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抢险救援。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制度,强化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要统计完备的信息要素,明确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死亡(失踪)时间、地点、灾种、原因等,并在灾情报告后附详情况说明。对于倒塌损坏房屋,要规范填报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家庭类型、家庭人口、住址、倒塌房屋间数、损坏房屋间数、房屋结构等信息。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为激励引导广大灾害信息员立足岗位、扎根基层、务实奉献,不断增强灾害信息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方案》要求,对能够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时统计报送灾情信息的灾害信息员要予以表扬,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或挽回重大损失的按省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对报灾失误或延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履职到位,但确因客观条件不允许导致未能及时、准确报送灾情信息的灾害信息员,应当免于问责,保护工作积极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滈)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