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AIGC语境下“人人都能拍大片”?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在青召开

万物可AI,一步一重天

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在青召开 AIGC语境下“人人都能拍大片”?

去年10月,陈坤还是一位传统影视人;今年7月,他担任导演的“山海经”题材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正式上线,一个月播放量达到了5244万。

这期间最大的诱因在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出现——《山海奇镜》是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也是快手平台上第一部“全片无真人拍摄、服化道音效均通过AI生成”的系列短片,人工智能生成的玄幻生物、壮阔战场令人目眩。对此,陈坤导演坦言:“人人都能自己拍大片的时代不远了”。

图为导演陈坤在论坛上发表观点。

2024年,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工具横空出世,让业界关注到以陈坤为代表的AIGC影视人的成功,也进一步关注AIGC在影视领域的创新应用。近日,“新质影像力——2024年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在青岛东方影都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影视、动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200余人齐聚东方影都,共同探讨AIGC前沿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培养,为影视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在影视科技盛会现场,青岛电影学院发布JINXIANG·AI系统平台,该平台“集剧本编辑、音视频生成、社区互动于一体,不仅是对技术的勇敢探索,更是对影视制作流程的深刻变革”;在“新质影像力”大会同一天,西部电影集团在西安丝路电影节发布“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该系统能够快速生成剧本初稿,进一步向制片管理、成片流程发展。

从东海之滨的青岛到丝路古城西安,用AI实现“输入故事——生成电影”成为行业的共识,而平台大模型竞争已经初露端倪。

在AIGC语境下,影视基地何为?电影之都何为?面对新时代电影创作者,影视基地应该打造什么样的创作环境?在“新质影像力”大会现场,导演、技术人员和专家畅所欲言,展望即将到来的“AIGC+影视”大时代。

关隘:万物可“替代”

输入一段文字或者一个剧本,通过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工具生成一部电影,这个美好的设想正在飞速变为现实。然而,在此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各种技术细节的关隘。此次“新质影像力”应用大会,展示了各家技术团队打破关隘的“绝招”。

面部表情被认为是数字人的一个重量级“关隘”。从《流浪地球2》里的年轻版刘德华到《传说》里27岁的成龙,一张带有年轻态、微表情的AI面孔是影视作品的“刚需”,毕竟一个表情就牵动了肌肉、皮肤、神经、毛孔、毛发等多层次表现。“一个表情变形通常会有几十个、上百个mesh生成,过程往往长达一两个月,取决于精细程度。我们用神经网络大量生成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已经能够实现在一个无表情mesh上实现自定义的表情。”南京原力数字科技研发总监翁乃奇介绍,“当导演要改台词,大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接受语音数据生成合成语音,进一步驱动角色的面部,保证了实时推理速度并生成画面。”

图为论坛现场。 王 雷 摄

数字角色的另一重“关隘”是高速运动下的肢体细节动作,例如,小提琴演奏的“轮指”指法。应用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在东方影都五号动捕棚见证了“迪生VICON-东方影都动作捕捉创作中心”的落成,技术团队现场演示了小提琴、小轮车的动捕示范。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技术总监于秋贝介绍,VICON技术的落地意义重大,“小提琴的指法在以前的动捕模式上难以实现,而现在不仅得以完成,动捕精度也非常高。以往,手指动捕采用的是全身动捕技术,对于手指细节的运动捕捉往往只是动捕手腕,手指留在后期重新填补。如今,所有运动细节都能一起捕捉,极大缩短了制作周期。近期,不少影视项目正在和我们对接,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

一个个“关隘”被打破,AIGC取代人工已经到了哪一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云鹏教授介绍:“AIGC正在大幅度提升影视行业的劳动效率。动画原本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中间画师和原画师。现在,人工智能可以解决许多重复性劳动,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概念性场景,设计师花费大量时间产出的成果数量非常有限,现在通过AI在短时间就能产出可供设计师参考并进一步完善的作品。电影海报设计一次就能生成几十张甚至上百张,我们可以挑选相对符合要求的深加工,而过去只能从人工画的十几张里挑选。”

SORA与好莱坞电影之间尚未有直接的合作输出案例,然而,“文生图”和“文生视频”在中国电影里的运用已然从动画电影打开了入口。“‘文生视频’不只是直接生成镜头、替换实拍画面。从真正的制作角度来讲,很多环节都可以用到AIGC,包括动作捕捉、虚拟资产的制作、虚拟拍摄等。”于秋贝举例说,暑期档《白蛇:浮生》不少背景画面展现的杭州美景都是文生影像的方式生产的。AIGC技术正在各个影视制作的环节广泛应用,逐步实现更高效率的替换:对于短剧、微短剧而言,就是文生视频——直接生成镜头替换;到了后面的动画电影、类型电影阶段,AIGC可逐步实现更多环节、更复杂流程的替换。”

竞发:瞄准AIGC蓝海

既然AIGC成为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么,这一趋势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贾云鹏指出:“AIGC的‘三驾马车’就是算法、算力和数据。从目前来看,焦点基本上集中在数据。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新劳动对象,数据越多,训练出来的结果就越完善。”

“文生视频”的过程里,从输入剧本到产生影视作品,每个步骤都在飞速进展,青岛显然不能缺席平台的竞争、数据的竞争。

由青岛电影学院自主研发的影视内容智作工具平台JINXIANG.AI在应用大会上正式亮相。青岛电影学院产教融合中心主任孙振向介绍,该平台按照现代影视创作流程,结合了国内外先进大模型,具备智能剧本创作、智能声音创作以及智能图片和视频创作等功能,致力于简化影视创作流程,提高创作效率,为现代影视制作提供全面的AIGC集成解决方案。

同一天发布的西部电影集团“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则以“剧本”为入口进入“电影AI”领域——编剧输入一个故事灵感,平台设置故事策划、情节设置和内容生成三大阶段,历经数十个步骤,一步一步引导编剧填入想法和思路,由大模型时时辅助提供创意和内容,快速生成类型片剧本初稿。西影方面对此表示,电影AI的下一站就是电影的制片管理、成片流程,届时将实现“个人在家独立完成电影制作”。

不同AIGC平台的竞争,同时也是数据的竞争。而影视基地在AIGC时代的竞争,比拼的又是什么?

“行业要拥抱新技术不断变革的过程,包括软件硬件、云技术、算力,但在这之前我们要深入到AIGC行业里,进入行业板块,通过展会让业内看到我们开放的态度,找到合作伙伴。”于秋贝认为,“针对AIGC后续的落地,包括具体管线流程的铺设、具体技术如何与拍摄流程结合,我们都要开展探讨交流。AIGC现阶段不行,不代表它在未来不会颠覆我们整个产业。”

AIGC的出现同样让影视基地之间的比拼更“卷”。在动作捕捉、虚拟拍摄领域,青岛影视基地通过新技术、新合作保持技术优势。新技术不仅适用于电影,更适用于动画片乃至3A游戏大制作。“随着虚拍技术进步,电影和动画的后期制作成本都将大幅度降低。虚拟拍摄有了虚拟摄影机和动捕技术加持,使得动画与电影影视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逐渐形成融合。”于秋贝介绍,以前的动画是手绘,现在的动画片普遍采用虚拟拍摄方式,在前期预演阶段找真正的电影摄影师去拍摄,将电影镜头的运镜技法运用在动画短片、短剧、番剧里,动画学科教育和动画导演专业呈现融合的状态。

正在上映的纪录片《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记录这部科幻大片的制作流程,可以窥见青岛在电影拍摄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今年又有《刺杀小说家2》《流浪地球3》等大片联篇而至。“大片特效镜头都需要虚拍和动捕,二者也是制作方节省成本、减少拍摄环节、降低拍摄难度的必要路径。”于秋贝说。

创作:一个人也能拍大片

AI影视创作的竞争,同时也是对AIGC理解与适配的竞争。

微短剧行业的兴起证明观众对于较为初级的画面具有一定的容忍度,而超快的故事节奏也成为微短剧吸引力的一部分。因此,尚处于初始阶段的AIGC在短剧、微短剧的应用显然更加适配:生成一个“数字人”,“绑定”影帝级的表演,呈现稍微粗糙但适合微短剧观众口味的产品,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生产路径。

在人工智能生成高品质数字人领域,聚力维度创始人兼CTO赵天奇有着丰富的经验。“两三年前,我认为小模型时代无法生成那么逼真的‘数字人’,而且,我发现能表演的人少于能创作故事的人。进入大模型时代之后,我们把之前技术变成现在技术的参考来源。”赵天奇进一步以自己的SEVA平台举例,“如果你喜欢周润发,就用我们的技术捕捉周润发的表演作为参考,把台词输入后就可以在其他人的脸上实现周润发的表演——精准的手势和动作都能实现。”

2023年,文生视频公司PIKA发布一则“马斯克身穿宇航服畅游太空”的动画视频,激发了陈坤导演对AI影视的兴趣。相较于传统动画片动辄近百人的团队,陈坤用10个人就完成了《山海奇镜》从前期到后期的全部制作,将这部充满奇幻生物角色的短片圆满呈现,打造了一个AI语境下的“山海经”IP。如今,他正与周星驰合作,打造国内外双线运作的动画IP。

以1/4的投资完成传统影视一半的视觉效果,体现出AIGC“以快打慢”的优势。“我们初步实现了‘一个人的全流程’:一个导演通过工具编辑完成全流程影视制作;10万成本一分钟的网剧,他一天可以实现一两分钟的制作,成本降到原来的1/100。”赵天奇的愿景是“打造世界首个AI影视制作基地,产能超过100个横店”,“横店模式是前期集中投入搭建,配备服装、道具、场景、摄影设备,结合一定的二次修改能力,让剧组可以直接开拍,形成传统产业的聚集。而AI数字横店前期投入数字服装、道具场景,结合全流程3DAI影视制作平台和数字二次修改能力,形成新产业聚集,让每个人拥有一个AI剧组,一天可以产出10分钟影视级视频内容。试想,上千万人可能每天都在创作AI短剧,在追逐个人梦想,也在开创AI影视制作的新时代。”(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青岛文化2024日志

记录

▶●9月22日

“新质影像力——2024年人工智能影视创新应用大会”,来自全国影视、动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200余人齐聚东方影都,共同探讨AIGC前沿技术的应用和人才培养,为影视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地点:东方影都

●9月23日

新喜剧专场《大笑嗨喜剧》

地点:市南区中山路街道黄岛路镇海楼

●9月24日

【馆际交流展】“千里阴山·千古岩画” 巴彦淖尔阴山岩画艺术展

地点:青岛市美术馆

●9月25日

【岑寂的回响】赵桃桃&张珂双个展

地点:朗艺美术馆

●9月26日

罗涣涣独角戏——《天鹅之歌》, 一把椅子、一条红绸、一个人、一台戏。

地点:市南区和兴里

●9月27日

德云社新鹤岚·朱鹤松相声专场,让观众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地点:海誓山盟广场喜剧大棚

●9月28日

“琴声礼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音乐季”2024青岛·大剧院艺术节《2024年璇音·回响——扬琴系列专场音乐会》

地点:青岛大剧院

●9月29日

何以燎原——“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文献研究展,展览分“源流汇聚”“欣荣相依”“同频共振”三个版块。

地点:青岛市美术馆

●9月30日

“我和我的祖国”——2024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青岛市大型群众合唱展演

地点:五四广场

●10月1日

第二届媒体艺术国际展

地点:纺织谷1902美术馆

●10月2日

现象与现场——中国青年艺术家十人展

地点:青岛市市南区徐州路77号

●10月3日

“欢乐四季”城市音乐角专场演出

地点:小青岛

●10月4日

开心麻花稼轩文化主题历史剧《辛弃疾·北望》

地点:城阳开心麻花大剧院

●10月5日

《本色出演/成为本尊》二十四位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影像作品

地点:青岛黄盒子美术馆

●10月6日

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影像展

地点:市文化馆群星展厅

●10月7日

2024青岛·大剧院艺术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音乐会

地点:青岛大剧院

(具体内容及时间以现场为准)

王 雷  整理

青岛日报2024年10月8日7版

责任编辑:孙源熙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