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在青岛海信广场5F SkyDome开幕的艺术展,打开了一扇青岛通往当代前卫艺术的斑斓窗口。艺术展的名字是“你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用这样一句具有浓郁哲学意味的话语作为题目,展现出了画展的深邃隐喻。语言的世界与人们概念的彼此投射,既反映客观世界,又构筑认知系统。这个画展的哲思深度与艺术含量相辅相成,令观者深刻领悟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独立语境、经典图景和可期前景。
陈杰
在陈杰的展览中,摆在醒目位置的油画《霞光普照》以青岛海派的欧韵风情为画面主题,青岛人寻常可见的教堂、欧式建筑、海景和女孩儿,在他的笔下彰显了沉甸甸的时尚清新感和青春力量感。这几种不同美学含量的元素所堆砌的艺术呈现,在形式与内容上表达出画家在个人加速度的艺术路径上,跳脱出传统与既往的艺术面貌,正“成为自己”。这幅画是陈杰艺术世界的剪影,也是很多青岛观众的“共情”。
艺术家有一个共性就是爱这个世界,那么,他必然也会非常热爱他的故乡。“我出生在青岛,这座城市赋予了我对艺术最初的感知和热爱,所以虽然15岁时随父母搬到北京生活,但故乡仍然是我艺术的根基。”青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像基因一样刻在陈杰身体里,青岛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浪漫且梦幻的城市,很多的童年回忆,似乎也越来越变得虚构而又越来越清晰。这种深切的自然力量,影响了他近十几年的艺术创作。所以他的作品总是以虚构为基础,与现实并存。这是关于真相和谎言的。正是这些矛盾体,成为艺术天然的敏感或者说灵光一现,艺术家的灵感便是这种超现实的解构载体。
大概在10年前,当陈杰刚刚重新捡起画笔的时候,面对着白色的画布,思考着过往、当下与未来。这样的“哲学三问”,让他想起曾在各大博物馆看到的大师作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艺术定位。于是,他产生了创造一个虚构自传的想法。他开始想象一个关于他生活的故事,一个关于童年记忆的故事,一个近乎虚假的记忆,一个发生在海边的场景。如果陈杰愿意,他可以让故事发生任何事情和任何场域。如果他决定走出工作室,去体验一个更冒险的生活,可能他就不可以站在白色的画布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用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创作。
“作为人类,我们总是充满幻想。想象一下,如果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有一些奇妙的际遇,那将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在陈杰的作品中,他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呈现生活。不是有一个刻板的框架或故事线,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叙述组成。这些叙述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关联,就像他儿时常常坐在青岛的海滩一样,天马行空地思忖着与年纪不符的各种想象,每一个碎片都代表着一种经历或情感。“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像一片海滩一样留下。这片海滩上有我的记忆和经历,但也有着许多其他人的故事和情感。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的作品也代表了我的缺席。我并不在场,但我的作品却能够传达出我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我喜欢创作的原因之一,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近乡情怯。这次在青岛海信艺术中心的作品展,就是想表达对故乡青岛的依恋,青春已逝,中年人的生活依然充满色彩。同时,也希望年轻的人们能从中思考自己的未来,年长的人们能回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中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我们告别青春,迎接成熟。岁月会带走我们的青春,但带不走我们对故乡、对艺术的热爱与热情。”陈杰表示,作为艺术从业者,我们更需要通过绘画和文字,去回顾自己的青春,去总结前半生的人生。因为,热爱可抵岁月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