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6日讯 在上海,即便是对文创、艺术知之不多的人,也总会听闻2014年“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引发的沪上观展热潮。彼时,虽然有人多有诟病,但看看价格不菲的门票,排队如长龙般的观众,连外行人也知道,这场展览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也正是在这一年,业内人士将其定义为大陆的“特展元年”。因为在此之前,欧洲的展览来亚洲办巡回展,东京、首尔、台北是首选地点。
观众在上海无界美术馆。
六年过去了,现在上海一年有300多场特展。去年对外开放的81家美术馆,更是以960场展览841万人次的接待量,形成了以美术馆集群为亮点的城市美术版图。喜欢上海的理由,必定有文化的温度。如今,看展如同看电影、看演出,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城市里出现的顶级艺术展习以为常,同时还始终保持着主动走进艺术场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种“习以为常”,便是一座城市带给市民的文化自信。
与世界顶尖艺术作品“零距离”
11月14日是个周末,不到一个小时的高铁,尚女士从南京向上海直奔而来。这是个她再熟悉不过的城市,毕业于此,现在的工作与这座城市也多有交集,而这次周末的“冲动”,则是专程为一个美术展而来。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正在上海展出。
占尽外滩最美风景的Bund One Art Museum,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正于此展出。和数量颇多的莫奈的睡莲相比,《日出·印象》仅此一件,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这一次,它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也是这幅画作问世近150年来第一次来到中国,所以很多观众愿意花费200多元的门票为此买单。“马摩丹莫奈博物馆因为疫情关闭,让这幅画有了出借的空档可能,而最终能让馆方点头来上海,是这里有符合展出世界顶级艺术品的条件,这一点非常关键。”在尚女士看来,在城市美术馆生态中,上海堪称一流。
而这,仅是上海众多美术展的惊鸿一瞥。仅以11月为例,本月沪上美术馆为市民呈现了“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时代经典——陆俨少·宋文治·周昌谷艺术作品展”“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等44项新展在内的130余项展览,其中免费展览达94项。
专业实训干部崔锡杰(左一)、纪静怡(右一)与上海无界美术馆工作人员交流。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织,奠定了上海城市的精神底色,“上海文化”,也成为上海着力打造的城市“四大品牌”之一。 就之于美术馆这一细分领域,记者从“2019年度上海市美术馆名录”获悉,目前,上海全共有各级各类美术馆81家,其中,国有美术馆23家,非国有美术馆58家。在81家美术馆举办的960场展览中,免费展览占到展览总数的约80%,上海美术馆的生存活力和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上海在让市民实现与世界顶尖艺术作品‘零距离’接触的同时,本土观众的视野、艺术鉴赏力和艺术文化的普及,也随着一座座美术馆的建成,一个接一个的展览举办,在相互交流中浸润着公众文化素养。”专业实训干部于华说。
一年300余场文创特展的背后
无界美术馆(teamLab Borderless)是上海最新的文化地标,去年11月才开放,却已是“上海最卖座的展览”,在“大众点评”上获得4.97的高分评价,吸引不少年轻人一来再来。在黄浦滨江,记者看到这家美术馆外表方方正正没有太多特别,但馆内却别有洞天,走进去就踏上了一场光与影创造的奇妙之旅:成群结队的小鱼在脚下穿梭,绚丽花朵在眼前飘动,花瓣组成的大象缓缓走过……这家主打“没有边界的艺术”的美术馆,让观众永远有“意想不到”。
观众在上海无界美术馆。
“这是上海琳琅满目的展览中最新的表现形式——特展,这种展览模式的壮大,与社会整体经济与文化发展程度提高带来的‘体验经济’有关。”专业实训干部崔锡杰说,“后工业化社会,人们的消费重点从‘物有所值’到‘价廉物美’,从‘超值服务’又变成‘个性体验’。”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海全年特展有300余个,单个特展的人流大多在2-6万人次,平均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从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特展”、中华艺术宫的“清明上河图”等严肃的文化艺术类展览,到自带流量的IP衍生展如根据迪士尼漫画做的“冰雪奇缘”、根据网游衍生的“王者荣耀”,散布在城市地标、购物中心,规模不一,或免费、或收费的文创特展令人目不暇接。
数量密集,覆盖各年段、不同群体的艺术特展,和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可能产生交集,但是,上海是如何打造一场“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特展? “和坐在电影院一片漆黑的环境不同,对于特展,观众除了看和听,还会产生触摸、互动、在思考中探索的诉求,在观展时,他们的行为也相当社交化,比如自拍、合影、发朋友圈。这就意味着,展览过于‘阳春白雪,有可能遇冷。”专业实训干部崔锡杰说,“对此,上海采取了语境‘降维’与品质‘提升’的方式,让更多普通观众既能学习感悟,同时整个过程还很轻松愉快,满足了他们花钱买下那张门票时的期待。”
超越园区、街区、景区的“超级文化区”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看来,从城市肌理中挖掘特性,从而根据城市的发展脉络不断调整自身定位,是上海多年来历久弥新的“密码”所在。
从龙耀路地铁站向着黄浦江的方向走10分钟,能看到几幢巨大的白色圆柱体散落在徐汇滨江空间上。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原是龙华机场航油油罐的地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上海西岸最具人气的艺术空间。连同周边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上海西岸龙腾大道已经成为一条颇具人气的“美术馆大道”。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从徐汇滨江目光向东,世博园片区与之隔江相望。记者看到,以中华艺术宫、世博公园为代表的网红打卡点,印证了“将世博片区打造成一个集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文创高地”的最初规划,而随后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大歌剧院等项目的落地,更呼应了昔日的功能定位,一个公共艺术空间正在“蝶变”形成。
将“审美”植入城市肌理,上海的美术馆版图不只是在城区做文章,大雅的美术馆,还被“安放”在阡陌田间。
青浦区练塘镇一片广阔的农田间,几栋小屋,白墙黑瓦,素朴纯净,这里就是近段时间以来文艺爱好者热捧的网红打卡地,上海首家现代乡村美术馆一一可·美术馆。在此参观,观众能遇上扛着锄头从农田走回家的村民,而当地村民中也有不少人第一次踏进艺术馆,其生存的理想,是让艺术在乡土田园中生根,并成为乡村美育的“新课堂”。
观众在《清明上河图》沉浸式体验展。
“如今,超越园区、街区、景区的‘超级文化区’正在上海不同区域形成,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关联,毛细血管般的带动作用,令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市民的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 专业实训干部高鹏说,“既有产业动能又有文化内涵和景观体验,上海的城市文化以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新方式,驻扎进新老市民的心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文/图)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