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教育改革成果巡礼之市南区: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

2020-12-09 08:12 青岛日报社 / 观海新闻  

写在前:

改革创新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从2013年起,青岛市建立教育改革成果评选和经验推广机制,在前五届教育改革成果评选中,推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的教育改革成果,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2020年,青岛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第六届青岛市教育改革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出教育改革创新奖10项、优先发展教育贡献奖2项。即日起,青岛市教育局联合《青岛日报》开辟“第六届青岛市教育改革成果巡礼”专栏,对获奖项目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市南区:

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凝练“市南经验”

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是家长共同的心声,而“好教育”需要“好师资”来成就。如果把市南教育比作岛城教育地图上的一片高地,那么优质的师资无疑是筑就这片高地最为厚重的基石。

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特色示范区,市南区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道路上始终大踏步走在前列。特别是今年5月,市南区在全省率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市南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顶层设计,直面问题,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人事管理体制藩篱,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构筑教育人才“引育”新高地。今年9月,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市南区作为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唯一典型进行发言。

“教师是教育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市南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来抓,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区域教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轶强表示。

市南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建平台、搭梯子,

为校长教师“量身定制”发展方案

“青岛市实验小学名师多,青年教师发展势头猛!”提起这所岛城名校,人们总是不禁对其师资力量竖起大拇指。实际上,这背后是一系列制度的支撑和平台的构建。为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构建了《教师发展结构图》,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梯级规划》的基础上,实施《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让老师的发展有目标、有路径、有抓手。

以点看面,市实验小学的做法是市南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市南区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为教师们建平台、搭“梯子”——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教师使命感;推进“校长学院”建设,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实施教师分层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团队攻坚能力。通过实施《市南区“四有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2019-2022年)》,构建纵向衔接、点阵互促的培训结构,推动形成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校长、教师队伍培训新格局。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市南区构建常态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培训课程,为教师“固本培元”“补钙壮骨”。通过集中培训、网上研修、自修阅读等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融入教师教育、融入学科专业、融入教学实践。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固定在每年3月、9月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集中推介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建立反向约束机制,出台《市南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制定具体可行的师德师风正面负面清单,把师德师风与教师资格注册、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挂钩,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形成崇尚优良师德师风的浓厚氛围。

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再高尚的师德都会显得苍白。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市南区在全市首创“校长学院”。“校长学院”从党建工作、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领域设置培训课程,采用集中学习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开课,既紧盯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探索,又从学校现状出发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校长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市南区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班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校长培养过程和专业发展状况的动态管理,确保“校长学院”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市南区实施教师分层培训。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围绕“悦动课堂”实践与研究、课程深度构建、“四位一体”学校体育和美育目标等,开展新教师入格培训、班主任高格培训、学科带头人风格培训等多专题、多层次培训。

为保障区域重点项目精准落地,市南区还创新开展“种子教师”培训,通过组织系统性培训与实践研究,培训一批“海洋教育种子教师”“STEAM种子教师”“信息技能种子教师”,促进相关重点项目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实施全员班主任。

促交流、强招引,

让每一所学校拥有更多“好老师”

回想起担任“共享教师”的那段经历,青岛嘉峪关学校骨干教师李霈将其形容为“为爱行走”。为响应市南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教师跨校交流的改革,李霈作为“共享教师”,到青岛镇江路小学任教多个班级的英语课。在教学中,她的党员先行课、家长开放日展示课、交流示范课,都赢得了家长和学校的赞赏。她还与镇江路小学教师一起备课,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享之爱”在不同学校的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流淌。

“共享教师”相关改革,所瞄准的就是优质师资分布不均衡的痛点。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南区通过推进教师交流招引改革,一方面让“好教师”流动起来,另一方面扩增“好教师”数量,努力让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师资力量强大的好学校。

近年来,市南区破除人事管理体制的藩篱,深化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学区“共享教师”制度。推行六大学区内优秀教师跨校兼课、资源共享等软交流措施,明确把新评审通过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九年的新任教师纳入交流范围,配套制定交流教师和共享教师职称评审加分、评优评先优先等激励性措施。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与教师队伍活力显著提升,优质师资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择校热”和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统计,仅2019年,市南区就有182名教师参与交流,其中骨干教师占交流教师总数的72.5%。

与此同时,市南区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设立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多种举措提升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效能。一是用人计划优先审批。2019年市南教育系统的用编进人计划较2018年增长44%,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占比达到81.06%;二是人才投入优先保障。2019年市南区用于教师招聘及教育人才引进工作经费同比增长25%,保障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引人制度优先创新。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构建起“1+X”多元化教师招聘补充机制(“1”是指公开招聘,“X”是指校园招聘、公费师范生招聘等)。2019年市南区共招聘教师146名,“X”方式招聘的教师占到了七成以上。其中招聘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占当年山东生源国家公费师范生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数量之多,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招聘总数的12.33%,同比增长28.57%;采取校园招聘方式选聘的2020届幼儿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数量同比提高400%。以多元化招聘方式录用的新教师综合素养高、可塑性强,得到了学校的普遍认可。优秀人才的引入,有效推动了市南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以初中为例,802名专任教师中,国家公费师范生占比已达到17.96%。

市南教师在“师德教育月”中重温人民教师誓词。

市南区尊师惠师基地揭牌。

优待遇、细关怀,

让老师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说到底,保障教师待遇是激发教师活力的真招、实招。近年来,市南区积极争取政策,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全区统筹专业技术岗位,不断出实招突破解决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晋升问题。2019年度市南区获评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的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50%、82.09%、31.15%,获评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的幼儿教师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75%、160%。同时不断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增强教师获得感;持续深化教师人文关怀机制,增强教师幸福感。

在待遇保障方面,市南区一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出台《市南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建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区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全市率先将政府奖励性绩效工资纳入区工资统发库,在体制机制上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将薪酬制度改革与“三定一聘”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根据教职工的职责、业绩、贡献,合理拉开差距,着力体现奖惩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多劳多得深入人心、让公平公正惠及教师。三是完善班主任津贴制度,出台《关于完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度的通知》,将班主任津贴由人均每月800元提高到1000元,在全市率先实现每人每月1000元的班主任津贴全部由区财政足额保障,不再占用政府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

在人文关怀方面,市南区探索建立尊师惠师工作机制,依托驻区商业综合体成立全国首个面向教师群体的“惠师基地”,教师凭专属的《市南区惠师基地护照》,就可在惠师基地尽享停车免费、免费观影等特惠。成立市南区“惠师联盟”,联系对接83家惠师企业,广泛开展惠师企业活动,推出近百项优待教师服务项目,惠师项目的广度和领域得到进一步延伸。在每个学校成立教师解忧中心,累计为教师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80余件,努力让每一名教师都能静心从教、安心从教。实施教师队伍免费早午餐工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惠师之举,把工作一点一点做到老师心坎上,有效激发了全区教师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幸福感。

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一系列改革创新“组合拳”,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9年以来,市南区共有2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4名教师成为齐鲁名师培养人选,29名教师获评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29名教师获评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00名教师成为市南名师培养人选,全区具有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达52.3%。

青岛市实验小学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成长。

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研学社组成的“靶向式”诊研小组进行课堂诊断研析。

专家点评:

改革创新,激发教师内在活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布和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申报的教育改革成果《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紧扣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基于推动县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聚焦县域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创新政策举措,强化系统治理,激活内在活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教育部、省市出台的上级文件政策对标对接,系统构建政策体系,在优化教师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上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二是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打开人才引进大门,打通人才发展通道,有力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切实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多方面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成果,集中反映了县域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大量报道了该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取得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是一项引领县域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来源:青岛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号:qdsjyjxcc))

责任编辑:杨海涛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