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海湾化学:老牌化工企业的质变崛起

海湾化学:质变崛起

“化学是研究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科学。”在海湾集团旗下位于董家口的海湾化学厂区放眼望去,半空中银色管道纵横交错,聚合釜、精馏塔等大型装置如高塔林立。作为典型的连续性生产流程,这些管道和高塔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比如,盐经电解生成氯气,氯气与乙烯生成EDC,再经裂解质变为氯乙烯。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发生,一如海湾化学这家企业本身。

海湾化学的质变始于机构重组。自2010年开始的整体搬迁为海湾化学开拓了辗转腾挪的物理空间,也为2017年开始的重组质变奠定了基础。2017年6月,海晶化工更名为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三个月后,原海晶化工、东岳泡花碱、青岛碱业新材料,三家机构在重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开启了海湾化学一体化发展的质变之路。

短短数年时间内,海湾化学实现了飞越式发展:人均年产值达到7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近6倍,乙烯法聚氯乙烯产品年产量全国第一,成为国内第一品牌……

未来,在化工行业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内,海湾化学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延伸扩展产业链,实现从单纯氯碱化工向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延伸,继续质变之路。

一体化重构

在经历数年的去产能周期后,2016年开始,化工行业出现大面积的盈利改善,度过上一轮周期底部寒冬的企业开始迎来春天。在蓬勃向上的行业大背景下,海湾化学开启重组质变之路。

经过全盘考虑,海湾集团决策层把产业链关联度较高的氯碱板块作为突破口,2017年开始将原海晶化工、东岳泡花碱、青岛碱业新材料等上下游关联企业、板块合并重组,统一成为分工协作的整体。海湾集团一体化发展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开始重塑生产流程,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一体化组织模式重塑了生产流程,极大地释放了生产潜能:氯碱装置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氯气,成了下游生产氯乙烯的原料,实现了产品之间的平衡;下游聚氯乙烯装置又将氯乙烯作为上游原料,进行聚合深加工,产出5种不同牌号的聚氯乙烯产品;氯碱装置通过管道,直接将高温烧碱输送至偏硅酸钠装置,供其作为生产原料使用。

海湾化学聚氯乙烯二期装置。柳栋 摄

各装置之间成为有机联动的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在大幅下降。相比其他行业,产品成本管控对化工行业更为重要,因为在大体量、连续性的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点滴浪费最终都会形成指数量级的放大。

机构和流程的重组为海湾化学解决了这个难题,大幅降低了原料采购、能源供应、物流仓储等生产环节的成本。以运输成本为例,原本海晶化工生产的烧碱要先运输到东岳泡花碱后,再生产偏硅酸钠,现在则可以直接省掉中间的运输和升温环节,仅烧碱的运输费用一年就可节约200万元。据海湾化学测算,在刚刚实现一体化时,海湾化学在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上节省的费用就高达1亿多元。

质变逐渐呈现。海湾化学的整合开始凝结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通过乙烯的集中采购,企业对供应商具有了更大的议价能力;多重产品的营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也让企业面对经销商有了更大的议价能力,最终获取最佳的供货资源,建立起强势销售网络。

创新是催化剂

化学反应的发生离不开催化剂,而在海湾化学的质变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最好的催化剂。

海湾化学对创新的追求,体现在0.01%的精确中。为提升下游聚氯乙烯产品的质量,需要将上游产品氯乙烯的纯度从99.98%提升到99.99%。海湾化学技术部部长张清亮说,虽然纯度仅需提升0.01%,但对整个工艺流程而言却是质的飞跃,氯乙烯纯度的提升涉及原料纯度、中间产品纯度、裂解效果、精馏分离效果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毫厘之差都会导致失败。

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苯乙烯装置。

为了提升产品0.01%的纯度,海湾化学氯乙烯厂及技术部等相关部门下足了功夫。技术人员首先提高了中间原料二氯乙烷的纯度,对高温氯化反应情况进行实时大数据跟踪检测分析,最终找到了合理的反应温度和最适宜的母液纯度。

通过优化调整,自去年5月开始,达到99.99%纯度的氯乙烯产品比例逐月提高,目前这一比例维持在90%左右,大大提升了下游聚氯乙烯产品品质,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这一点,聚氯乙烯厂的销售人员朱新奇深有感触。

今年年初,为开拓聚氯乙烯产品的新销路,朱新奇联系了江苏一家做卡基材的企业。在答应少量试用后,这家企业发现,使用海晶牌聚氯乙烯生产的卡基材参数更加稳定,从此成为海湾化学的忠实客户。今年以来,海湾化学聚氯乙烯产品不断降低贸易商比例,开发了数十家新客户。

上海一家塑胶公司的玩具膜之前全部采用进口材料,自从用了海湾化学生产的聚氯乙烯后,完全替代了以前的进口材料,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目前,海湾化学的“海晶”牌聚氯乙烯产品在医用树脂、儿童玩具、家装环保地板、汽车用品、PVC弹性体、塑料合金等全部高端领域都有应用,已完全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海湾化学在自动化装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也开始厚积薄发。聚氯乙烯一期项目主要采用英国英力士专有工艺技术,一期项目建设期间及竣工投产时,外方专利商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今年上半年,外方技术人员因疫情不能到现场参与指导,海湾化学的员工硬是依靠在一期项目建设期间积累的笔记,研究写下了1000多页的编程设计,独立自主完成了项目的自动化系统编程。这一点,让英方专利人员惊讶不已。

与周期“共舞”

质变永不止步。在化工行业上行周期的大环境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超级炼化项目纷纷上马。这一轮的产能周期扩张还在持续,海湾化学也将乘势而上,与周期“共舞”,继续质变之路。

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海湾化学厂区。柳栋 摄

截至2020年9月,海湾化学已形成烧碱56.5万吨/年、聚氯乙烯80万吨/年、苯乙烯50万吨/年、偏硅酸钠16万吨/年以及3万吨+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相应仓储能力。目前,海湾化学聚氯乙烯产能已占据国内乙烯法聚氯乙烯产能头把交椅。同时,50万吨/年苯乙烯产能国内单套最大、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国内最大、偏硅酸钠产能升至亚洲第一。海湾化学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均突破77亿元。

海湾化学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增长极。目前在建聚苯乙烯、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三个项目,这三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海湾化学的产品布局将更加广泛。其中,双酚A被用来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在矿泉水瓶、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我们现在发展的主要还是乙烯链项目,未来还将规划轻烃链项目。”海湾化学氯乙烯厂厂长孙业涛说,后期规划建设的轻烃链项目意味着海湾化学将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未来,海湾化学的生产布局将实现由单纯氯碱化工向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延伸,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向终端应用型化学品生产拓展。随着后续项目落地实施,预计海湾化学202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2025年将达到210亿元。

一个朝气蓬勃的海湾化学正在质变中强势崛起。(王伟)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